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在新旧两种体制交替的形势下,中国民族关系依然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如何解决经济发展对充分实现自治权利的制约的问题。一国民族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如何协调统一与自治、统一与多元等关系。因此,重新思考中国中央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及保障民族自治权的问题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族区域自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伟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它正确回答了民族地区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在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保障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苏联解体的表象是没有处理好民族问题,多民族国家发生了分裂,号称已经彻底解决了民族问题的国家却出人意料地分崩离析了。本文总结了苏联民族理论和民族自治政策方面失误的教训,认为苏共在民族理论上教条主义地奉行列宁的"民族自决权",承认各民族共和国有分离的自由;在具体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过程中,苏共又没有尊重民族地区的自主发展权,对于国内出现的俄罗斯族问题、极端民族主义等,注意不够,也缺少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论马克思的自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自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共产主义社会是自治的人类共同体;在无产阶级国家,对人民的管理会被人民的自治取代,实行人民自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无产阶级民主的实质就是自治;自治是政治自治与经济自治的有机统一;民族区域自治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应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马克思的自治思想丰富和发展了自治理论,并对人类的自治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认为,民族矛盾问题长期存在,情况复杂且影响巨大,必须高度重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民族矛盾主要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要把民族平等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和民族政策的立足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起来,这是我们政策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民族政策的角度考察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是研究中国民族关系的一个新的视角。中国的民族政策蕴涵着"民族主义"的价值取向。"民族主义"取向的政策,在解决少数民族发展程度较低情况下的民族问题方面体现了强大的功能,但在处理少数民族发展起来以后的民族问题方面则功能不足。而且,"民族主义"取向的政策也蕴涵着一定的风险。因此,有必要促成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由"民族主义"向国家主义转变。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自党十八大以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讲话,科学、严谨、明确地提出了"法治中国"的科学命题。中国的法治建设,既要遵循法治的共性和实质,又要尊重中国的文化和国情。当前,民族主义思潮和一些地方出现的民族分裂活动等,给民族团结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威胁。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民族团结的"法治思维",在政治上着重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从而有效地促进民族间的相互尊重和认同,使得56个民族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来处理中国少数民族问题的成功政策。中共“二大”到“九·一八”事变前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萌芽期 ,带有明显的苏俄经验的痕迹 ;“九·一八”事变后 ,在对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动 ,特别是对中国少数民族发生的巨大变化的科学分析中 ,中共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逐渐形成并走上成熟。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是不能有任何懈怠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略论国家主权与少数民族人权的国际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问题,一般指的是一国内部的民族和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保护境内少数民族的基本人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缩小各民族之间在生产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这是一国内部民族建设的主要工作,属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事务,是多民族国家应尽的义务和职责,不容外界肆意干涉,这本是国际社会不争的事实。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一股全球性的民族主义新浪潮席卷了当今世界,从而使得一国内部的民族问题突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二六年     
6月南共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别契召开,代表大会接受了斯大林的批评,通过了关于民族问题的决议,在民族问题上采取了基本上是正确的、有原则的态度。"三大"未能解决取消宗派问题。大会以后,党内宗派斗争在完全无原则的基础上恢复起来并更加尖锐。 1926年南斯拉夫出现了经济停滞的严重迹象。工人失业人数增加,生活状况恶化。许  相似文献   

11.
民族政策与苏联解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是世界上民族最多、问题最复杂的国家。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苏联曾刻意塑造"苏联人民",并一直大力宣传取得的民族国家建设成就,但在民主化改革和允许民众进行选择时,各加盟共和国都把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了苏联这个联盟国家的整体利益之上,国家认同感的缺失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实践证明,苏联按民族划分行政区域的做法无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并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民族国家"一词常被用来描述当今中国的国家性质,或用来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但由于这个概念与中国的多民族国家现实存在明显的矛盾,所以,一些人从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寻找理论根据,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讲的民族国家并没有拘泥于单一民族,而是包含有多民族的意思,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也可以被称为社会主义民族国家。认真考察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后可以发现:他们所讲的民族国家就是在相同语言群体基础上形成的政治统一的国家,并不包含多民族国家的意思;他们肯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但强调它是欧洲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正常组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国宪法所认定的事实,我们不能随意用西方的民族国家概念去修正它。  相似文献   

13.
列宁在研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民族问题尤其是俄国民族问题时,特别关注民族文化。针对以保护"民族文化"名义分化瓦解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社会思潮与纲领主张,列宁提出了"两种文化"的理论,并对民族文化自治、民族同化、语言特权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阐释。尽管列宁有关民族文化的具体思想是在当时背景下、针对特定问题而阐发的,但他关注文化的全球化与文化的民族性之间的关系时所持的立场与方法,对当前研究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关系问题,合理推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军 《法制博览》2014,(1):318-319,311
就业是民生之本,平等就业,是实现人人生而平等的基本生存权。近年来,各种就业歧视层出不穷,不断的破坏着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与此同时,在我国少数民族就业歧视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但是在学界很少有人关注民族就业歧视,也很少有人研究民族就业歧视的现状。我们此次调查,旨在了解少数民族就业歧视现状,深入剖析就业歧视原因,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为解决少数民族就业歧视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俾路支早期民族主义运动兴起,俾路支统一组织的建立、"马加西鼓动"成功实施及"俾路支斯坦与全印俾路支"大会的召开,则进一步扩大了运动的规模与影响。俾路支民族思潮的酝酿与民族认同的强化、卡拉特邦在运动中的核心地位,以及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刺激是俾路支早期民族主义运动兴起的原因。在与卡拉特汗王、萨达尔及英印政府的斗争与妥协中,俾路支民族主义者逐渐形成要求打破英印殖民统治、寻求民族独立的核心诉求。从反对英印势力在俾路支的代理人萨达尔到直接反对英帝国主义,俾路支民族主义运动的反殖民性贯穿运动始终。在1948年俾路支被并入巴基斯坦时,俾路支民族主义者对国家权力的争夺这一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这引发了该地区在巴基斯坦建国后持续不断的民族分裂运动。  相似文献   

16.
李北方 《南风窗》2008,(1):36-38
未来12年间,每年至少要解决三四千万人的参保问题,才能保障2020年"基本建成"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网。要实现这一看起来仍然遥远的目标,无疑需要更开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中东欧国家的入盟进程中,欧盟以"哥本哈根入盟标准"和"定期评估报告"作为两个制度性工具,建构和形塑中东欧入盟申请国的少数民族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这种制度性建构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少数民族问题的重视程度存在等级差别;评估缺乏明确参照标准并存在自相矛盾之处;评估报告的落实存在执行困境。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平等无疑是政治民主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但外部力量的参与并不会对少数民族问题的解决产生根本性的作用,更不会从实质上促进民主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是思想解放的直接产物,绝非政策僵化保守的标志。"一国两制"并未停留于港澳模式,构建台湾模式恰恰是"一国两制"具有开放性的最新表现。"一国两制"有香港、澳门和台湾三个模式,而不是一个模式,应设置"一国两制三模式"研究议程,而不是"一国两制一模式"的议程。台湾模式将是与港澳模式有较大区隔的一种模式,需要单独构建。台湾模式有着自己的特殊性:与港澳模式着重于解决两制问题不同,台湾模式首先着眼于解决两岸在一国方面的矛盾,也就是如何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其所反映的主权与治权的关系与港澳模式不甚相同,故需采取特殊方式处理二者关系;在认定双方均是"宪法一中"的前提下,如何解决台湾定位问题是构建台湾模式的关键。只有根据对台政策新思维进行理论创新以产生新的理论论述,并做出对台政策的重大调整,才能成功构建台湾模式,也才能使之具有应该有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9.
革命导师列宁曾经指出:"抽象地提出一般民族主义问题是极不恰当的。必须把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把大民族的民族主义和小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据此原理,结合当今情况,我们还必须把不同历史阶段、特别是历代剥削阶级的民族主义和无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以克服在这个问题上的"左"倾错误,使民  相似文献   

20.
一九二五年     
5月30日斯大林在共产国际执委会南斯拉夫委员会上发表题为《论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演说,批评南共领导人谢米奇(即西马·马尔科维奇)"没有完全理解布尔什维克对民族问题提法的实质","不愿把民族问题看成实质上是农民问题","企图把民族问题贬低为立宪问题,即把民族问题看成改良问题",并"企图脱离国际形势和欧洲可能的前途来谈论南斯拉夫的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