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栾艳秋 《世纪桥》2014,(2):58-59
李兆麟是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其他抗联将领一起率领东北抗日民众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十四年,在坚持北满抗日斗争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46年3月9日,李兆麟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为了纪念这位牺牲在哈尔滨的民族英雄,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与李兆麟将军有关的纪念地保护工作。本文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将哈尔滨市文物管理部门对李兆麟将军纪念地历史价值所做的研究保护工作进行交流,借以加强对革命先烈纪念地的保护工作,使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继续受到党和人民的尊敬与缅怀。  相似文献   

2.
李炳侯 《党史纵横》2014,(10):39-40
正在东北中长铁路沿线德惠以北哈尔滨以南,其间有座古城叫双城堡,日本投降后的1945年11月,中共领导的东北人民自治军辽东支队进驻这里,使之成为中共"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最早进驻的北满地区南部县城。1946年初,南满地区国共两党为争夺东北,在北宁线展开激烈战斗;而在北满哈尔滨,敌我斗争也异常尖锐复杂。3月9日,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李兆麟将军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暗杀。4月1日,中共满洲省委在双城堡东南郊双城中学,为李兆麟将军举行隆重的追悼会。会上展出了李兆麟将军的血衣;追忆了李兆麟将  相似文献   

3.
2 还有一件让陈龙念念不忘的使命,那就是要全部缉拿1946年3月9日在水道街9号残酷杀害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的凶手,以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 在抗联的时候,陈龙率第二军在东满杀敌,李兆麟率领第三军转战北满,两军相隔虽远,但两军领导人都相互闻名。听到李兆麟遇害的消息,陈龙心中十分悲痛,他深知经  相似文献   

4.
1945年8月17日,和苏军一同解放东北的抗日将领李兆麟将军领着20多名抗联干部从苏联回到了哈尔滨。任滨江省副省长,中苏友协会长。 1946年3月9日下午6时,天渐渐黑了,在一幢别致的小楼里,一个少妇给两个孩子讲故事,妙趣的故事,逗得两个孩子哈哈大笑。“当、当、当,”突然,急剧的敲门声惊得少妇一愣,两个孩子瞪着惊慌的眼睛向妈妈身边靠去。她立即下床  相似文献   

5.
1946年3月9日,在光复后的哈尔滨发生了一起特大政治谋杀案,即国民党特务残酷地杀害了东北著名抗日将领中苏友协会长李兆麟。事件轰动全国。同日晚中苏友协秘书长张有才也惨遭暗杀。只是在他殒落之时,为前者光芒所掩盖,致使其运行轨迹未得展示。现作者据一手资料整理成文,刊发于此,以昭后人。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9日,是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东北抗日联军卓越的领导人之一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牺牲60周年纪念日。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李兆麟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无私无畏,披肝沥胆,特别是在率领东北抗日联军与日本侵略者浴血作战中,表现出了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李兆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将军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唤起了千百万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誓死斗争的觉悟和信  相似文献   

7.
为配合苏军反攻东北,在周保中和李兆麟的主持下,抗联教导旅确定以现有人员分别进驻57个战略要点,其中大城市有长春、沈阳、哈尔滨等12个,中小城市45个. 抗联教导旅人员进驻各地后,以当地苏军卫戍司令部副司令的合法身份,迅速投入清除日伪残余,宣传组织群众,开展建党、建军、建政工作.坐镇长春的周保中以主要精力领导建军工作,至1945年10月20日已扩军4万余人,缴获各种武器6.3万余件.进驻沈阳的冯仲云为恢复抗联与中共中央的组织联系做了大量工作.作为东北抗联特别是北满地区主要领导人,李兆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斗争中.  相似文献   

8.
王宗璋 《奋斗》2001,(7):25-26
哈尔滨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近代新兴城市。在风雨如磐的20世纪上半叶,我党著名革命家刘少奇、陈潭秋、陈云等曾先后到哈尔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领导革命活动;抗联英雄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等不畏强暴、抗御外侮,在这里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哈尔滨1946年获得了解放,成为最早沐浴新中国曙光的大城市,并作为大后方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赵俊清 《世纪桥》2010,(6):27-31
<正>著名的抗联将领、民族英雄李兆麟(1910—1946)为了民族的解放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十四年。他作为东北抗联的主要创始人、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以其坚韧不拔的革命精  相似文献   

10.
<正>1946年3月9日下午,中共北满省委主要领导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李兆麟将军告诉秘书,自己要去赴一个约会,最多1个小时就回来。之后,李兆麟就与组织失去了联系。第二天,在哈尔滨市道里水道街九号,李兆麟被发现已遇害身亡。警察和苏军先后赶到现场。苏军将案发现场附近居民带回司令部盘查,警察局也成立了"特别搜查队",假意"查缉凶手"。右图就是当时哈尔滨市警察局长余秀豪关于"逮捕杀害李兆麟主犯孟庆云"的报告。当时东北的形势非常复杂。随着国民党政府接收大  相似文献   

11.
叶冰 《世纪桥》2010,(22):F0002-F0002
2010年11月2日是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李兆麟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日。黑龙江省在哈尔滨花园邮宾馆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深切缅怀李兆麟将军。  相似文献   

12.
穆笑冰 《世纪桥》2014,(4):55-56
1923年10月,在陈为人同志领导下,正式成立的"中共哈尔滨党组",成为党领导哈尔滨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九·一八"事变后,革命的火种越燃越旺,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周保忠等许多民族英雄;留下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刘少奇革命活动旧址、抗联三、六军基地、槟榔沟抗联密营地等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哈尔滨市现存141处革命遗址已经成为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服务并拓展哈尔滨市红色旅游,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文化遗产。本文针对哈尔滨市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的部分革命遗址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与有志之士共同研究寻求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1937年末至1938年6月,日伪以数千人兵力先后向松花江下游地区抗联各军发动了两次大规模围剿。抗联各军后方基地遭到严重破坏,游击区和根据地日益缩小,部队大幅度减员。鉴于形势的急剧变化,1938年6月初,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在通河县境召开了第八次常委会议。会议决定:北满抗联各军要尽快突破敌人包围,组织人民3、6、9、11各军向西北远征,到黑嫩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斗争。为贯彻会议精神,李兆麟在萝北县梧桐河畔麻花林子召开了有师团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的军政干部会议。会后,各部队积极整顿,准备远征。7月末,张中孚随抗联11军领导李景荫、于天放等和3…  相似文献   

14.
王家骥 《世纪桥》2013,(2):54-57,64
小兴安岭地处我省东北部,山高林密,地势险峻,连绵起伏,地域辽阔,背靠黑龙江,南临三江平原,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在七十多年前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是中共北满省委和抗联三、六军的重要根据地。著名抗联将领赵尚志、冯仲云、李兆麟、张兰生、金策、夏云杰、于天放等,曾在这里领导和指挥抗联将士们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是名符其实的革命老  相似文献   

15.
王作东 《党史纵横》2014,(12):37-39
正他是东北抗联主要领导人之一李兆麟的战友,曾率部队纵横松嫩平原打击日寇,是抗联军歌《露营之歌》的主要创作者之一;他从日本宪兵队的牢房奇迹般地逃脱,所著回忆录《牢门脱险记》建国后发行90万册,成为上世纪50年代的红色经典。他就是被毛泽东称赞为"大智大勇,人民英雄"的传奇人物于天放。青春之歌于天放原名于九公,1908年4月9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白奎堡三道沟于家粉房屯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他9岁入  相似文献   

16.
刘国瑞 《世纪桥》2000,(5):50-52
今年初秋的一天,我慕名前去采访抗联老战士李桂林同志。他向我讲述了当年抗联的战斗与生活,尤其是在李兆麟将军身边工作的日日夜夜。1940年8月间,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二支队,奉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命令,由庆安、铁力一带来到“三肇”平原地区开展抗日活动,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16岁的我积极要求加入了抗日联军,在队部当通讯员,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12,(4):2-F0002
<正>2012年2月5日,由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省抗联博物馆和省抗日战争史研究会等共同举办的纪念周保中将军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哈尔滨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省政协原副主席、抗联老战士李敏,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李景文,省委党史研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21,(5)
正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节节胜利,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使很多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深恶痛绝,中共中央适时提出"携手前进",共同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得到很多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的积极响应。2月28日,坚决拥护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的中国劳动协会理事长朱学范从巴黎经苏联抵达东北解放区首府哈尔滨。3月4日,毛泽东、周恩来致电朱学范,对他到达哈尔滨表示热烈欢迎。3月5日,  相似文献   

19.
1949年4月3日.中共江淮区委机关报《江淮日报》在一版发表了一则新闻报道:国民党南京警卫部队第四十五军第九十七师师长王宴清及该师第二八九团上校团长杨镇洲率一部官兵,于南京外围江宁镇举行起义,3月24日晚渡过长江,安全抵达解放区。这则“新华社蚌埠1日电”.  相似文献   

20.
1944年是朱明王朝灭亡三百周年,也是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胜利三百周年,&#183;洽好又逢甲申,《新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准备发表纪念文章、时在重庆的郭沫若闻讯后.积自己多年对明史的研究心得,写成了《甲申三百年祭》这篇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章,在当年3月19日的《新华日报》上刊出,连载4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