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象食堂     
正单位好不好,不看名头看食堂。在员工眼里,老板不怕太严肃、工作环境不怕像格子间、公司地段不怕在郊外……只要员工食堂充满温馨人情以及每餐都有热腾腾的营养食物,绝对可以加分。01食堂的大师傅貌似都很全能没吃过我们安贞医院食堂的饭菜真是遗憾,这里的美食,随着四季也不断变化。尤其在冬天,我们都喜欢面条、砂锅、羊肉米线、香锅、烤串、卤肉饭、盖饭、面食、甜点、小炒、烤鸭,应有尽有,说的哈喇子都流下来了。我们大师傅烹调手艺之高,据说还能举办大型的正规聚餐。所以,我很懒,基本上不做饭,几乎是在食堂包伙了。  相似文献   

2.
正上班族不仅每天要面对如何挤上沙丁鱼罐头般的公交车这类难题,一到中午,吃饭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吃饭"这桩看起来简单的事,但对许多上班族来说,却成了每天的烦恼。为此,本刊特走访了分散在全市不同区域的多家特色职工食堂,观察这些食堂在经营中是如何突破困境的?他们的经营理念和经验,或可为我们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首农集团北郊农场食堂"伙委会"每周订菜谱■新闻镜头"我们食堂的菜,天天不重样,搭配的还特有营养!"说起单位的职工食堂,首农集团北郊农场办公室文秘石卫锋一脸幸福。再看她碗里的当日主打——"黑六"猪肉炖海带,也已经消灭了大半。石卫锋说,以前工作过的单位,都  相似文献   

3.
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腐败问题解决的好坏,关系到执政党地位的稳固,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也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教训.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语重心长地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要深刻认识和吸取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  相似文献   

4.
实事求是地评价农村人民公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公社运动的昙花一现与人民公社的相对持久都是社会发展规律使然.人民公社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经济中起到了无以替代的作用.它为中国"工占农利"经济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它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持了中国农村近20年的平稳运行.人民公社时期的中国农业保持了略高于人口增长的实绩,其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与同期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相当显著的.公社的某些制度安排诸如包产到户、家庭副业等为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创者之一.他参加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不是照搬"苏联模式"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突破这种模式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有不少沉痛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弥足珍贵的遗产,我们必须加以继承,以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正7:30,首钢矿业公司杏山食堂内厅,班组正在开班前会,气氛凝重。这是个"红脸"的班前会!杏山食堂管理员任春梅:"大家说一下昨天自己的问题吧!"班组师傅:"昨天扫完地,我把笤帚放错位置了。""冰箱盖的卫生我清理得不够彻底。""择菜的时候,油菜有一小块儿黄叶我没发现。"任春梅:"大家都说了自己发现的问题,待会儿我把我发现的问题照片发到群里,今天整改。""蔬菜中的黄叶不管多小,都要清理干净!""菜该洗几遍,大家心里都清楚,必须清理彻底!""抹布定点悬挂,笤帚放在专门的清洁工具区,这个以后不再强调。""食堂工作,干的就是服务。我们都要换位  相似文献   

7.
趣话食堂     
正"职工食堂"是个总能令人回味的话题。著名作家叶延滨曾经说过,食堂是中国城市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中国城市,有庞大的食堂阶层。虽然社会构成里,有各种各样的单位,但也并不是每一个单位都有一个好的食堂。除了学校,凡是有食堂的单位,必然是政府、事业机构,或者大型企业。听到某人说起单位食堂,别人必然会羡慕,因为那代表了一种社会身份。食堂里有形形色色的故事,单位的人在食堂里吃饭,会间接讨论工作,  相似文献   

8.
戴木才 《南风窗》2011,(15):4-4
"8·19事件"和苏联解体20周年正在来临。20年来,人们一直在反思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历程。在这一时刻,进一步深入总结其深刻教训,对于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过去,我们一直说,无产阶级政党是  相似文献   

9.
正无关"深夜食堂"。我说的是我和我的食堂,或者说是关于食堂的"乡愁"。小时候羡慕吃食堂。一次,家里没开伙,父亲给了我5分钱菜金,我在食堂买了一盘雪里蕻腌菜炒青米豆。腌菜咸津津的,青米豆软糯酥香,比我们家水煮盐拌的菜好吃多了,菜里的油尤其厚,吃完饭,碗边上蜿蜒着几道黄黄的油花。一餐饭,吃得我心满意足。成人后,进厂当了工人,单身汉,三餐吃食堂。食堂的菜,自然不是珍馐百味,但每天也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人权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的国际保护和国内保护的辩证关系,说明人权与主权关系问题凸现的理论根源在于国际关系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内在矛盾,问题的解决须找到两者间的一个平衡点.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在人权观念和实践上的差异有深刻原因,西方"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是强权政治.掌握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权理论对于我们今天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迷误、在人权对话或斗争中争取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一提起食堂,总是充满了回忆的味道。单位食堂的菜品琳琅满目,偶尔出的新菜会让人眼前一亮,大快朵颐。不过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记忆中的味道。初中·未曾堂食我对于初中食堂的记忆,大部分都是排队打饭的日子,人手一个无法降解的白色打包盒子,里面装满了自己喜欢的饭菜,打饭的阿姨熟练地将装了多少分量的饭的盒子上浇自己选择的菜品,合上白色的打包盒,完成了点餐的所有工序。一张金黄色上面写着就餐卡三个字的"饭卡",承载着午饭的全部。五颜六色的校服,成群结队的同窗,似乎都是三两成群地去  相似文献   

12.
正大约是因了母亲的手艺,我对食堂的评判,总免不了与她比较一番。1999年,我到离家几百里地的高中读书,自此与食堂结下了不解之缘。私以为,食堂不仅仅是果腹之所,更是食之人寻找精神慰藉之处。高中的伙食便宜实惠,对我们这些外地生来讲,每月150元便可以吃饱吃好。记得当时午餐最贵的菜是"茄汁沙丁鱼",只卖2.5元一条,蔬菜都是1.5元以下,米饭也是2毛钱足够吃到饱。食堂师傅常常在打饭菜的时候,照顾外地生,说:"多吃点哈,吃饱了不想家!"这对于没有住宿经历的穷学生们来讲,是很大的心理安慰。记得刚入学,住我上铺的洁,一个人扛着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的革命队伍中,在党内,在革命和建设旅程中的每一个关键时刻, "左"倾思想屡屡出现,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极大的危害。在民主革命时期,曾经出现过三次"左"倾错误。以第三次"左"倾错误的危害最大。这次"左"倾错误使红幂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导至90%以上的革命根据地丧失,迫使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受第三次"左"倾错误影响的白区党的组织,损失也很大,几乎百分之百的遭到摧毁。毛主席在总结这段历史教训时曾经讲过,希望在社会主义阶段,不要犯民主革命时期三次"左"倾路线那样大的错误。但是,在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并没有认真吸取民主革命时期"左"倾错误路线的教训,同样犯了一九五八年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和共产风,与当时的天灾人祸一起,造成了建国后难忘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使众多的人丧生于饥饿之中,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是"左"倾错误发展到顶蜂的表现。其  相似文献   

14.
民主社会主义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工人运动中的改良主义。其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是多元化的,信奉"自由、公正、团结互助"的基本价值,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社会事务,建立福利国家。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在历史与现实中存在着联系乃至相似之处,两者都与国际工人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国际政坛中都属于左翼力量,都致力于政治民主和社会公正,都追求变革和革新。但两者在指导思想、行动原则、终极目标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与对立。民主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6,(15)
正前几天,和一位长三角某大城市的朋友聊天。他的一番话让我感到了中国的强大,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普通人生活。他说,以前,这座城市的姑娘都热衷于嫁给欧美人士或日本人,一是有"面子",二是有"里子"。但现在,嫁给外国人早已没有任何吸引力了。相反,嫁给"自己人"才是两者兼备。什么是"自己人"?就是成长于同一座城市的适龄男性。"他们有房子!"在这座城市,即便来自于  相似文献   

16.
正母校的食堂总是最难忘的,那一碗油泼面、一个肉夹馍,都是记忆深处的味道;还有久违的同学、老师、熟悉的校园,承载着许多难忘的回忆。80年代中期,我在西北某市求学。学校处在城市西北郊,当时校内只有一个学生食堂,每天下课,都要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向卖饭的窗口,说是买饭,实际是"挤饭"或者说"抢饭",稍不留神就会弄一身菜汤,而且也时常上  相似文献   

17.
正以中国之大、人口之众,机关、企业、学校、部队、工地……每天吃集体食堂饭菜的人该有多少!但说起食堂,人们却总是不以为然,谁没吃过食堂啊?不就是大玻璃窗后面站着拥有无数的"决定性瞬间"的掌勺师傅;永远脏兮兮、滑腻腻的地面;以及可疑的不锈钢饭盆……说这话,只能说明你很久不去职工食堂了。况且,要是让没食堂饭可吃的职工听见,准得急。君不见,每到中午,有多少写字楼前的小吃摊早已排上长龙,楼前楼后的快餐店人满为患,没有一部电梯里没有送餐员……经历过这些,你会明白,有种幸福叫吃食堂。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5,(1)
<正>2014年12月11日,两名中国乘客大闹亚航客机。稍后,网上又传几名中国女子在飞机上大打出手的丑闻。在火车、地铁、公交车等相对密闭的公共空间里,这类暴力冲突早已屡见不鲜。公众将此类闹事者归咎为"没有教养"、"素质太差"等,这批评是对的,但还不够。其实,我们人人都有暴力倾向,即"攻击性热情"。在人类90%以上的进化历程中,我们都是爬树摘果或茹毛饮血的动物,人类有文明才不过几千年,"动物本能"比所谓"文明教养"更深刻、更直接地支  相似文献   

19.
<正>小食堂、小卫生间、小浴室、小宣传阵地、小活动室、小菜园,北京联通全面开展"六小"建设实施工作,明显改善基层员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实现了基层单位"吃饭有食堂、方便有厕所、洗澡有浴室、宣传有阵地、活动有空间、场地有绿化"的基本要求。在34个二级工会组织的无记名满意度调查问卷中,满意率近百分百。为贯彻落实北京市总工会及集团工会关于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相关规定,北京联通制定《2014年度北京联  相似文献   

20.
正"工人老大哥,吃饭用钵钵",这是孩时传唱的歌谣。歌谣中包含有两个信息,一是工人们盛饭用的器皿是钵子,二是那个时代的工矿企业、机关学校,乃至农村都建有食堂。食堂大多采用甑子蒸饭,蒸饭的器皿就是钵子,或是大锅煮饭,分饭时也用钵子来盛。所谓钵子,其实均为"瓦货"钵,初期的钵子为黝黑色,非常粗糙,后期的钵子有些改进,感观呈深黄色,再后来也有陶瓷的钵子,质地相对细腻了不少。钵子的容积有大有小,机关学校的钵子容量,一般为二两、三两的,鲜有四两的,而工矿企业一般为三两、四两的,甚至半斤的,鲜有二两的,这与职业定额供应的粮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