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甄实 《党史博览》2013,(9):17-22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上,毛泽东作了《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会议通过的《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重申了党的独立自主地放手发动和组织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方针,确定把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战区和敌后。巩固华北。发展华中。会议还决定。撤销中共中央长江局。设立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中央南方局,并把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改为东南局。1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由刘少奇、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等为中原局委员。刘少奇任书记。由此。刘少奇在华中抗战发展的紧要关头.担当起建立与发展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2.
“挺进敌后,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决策,是毛泽东关于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发展运用。中共上海地下党在毛择东这一伟大战略思想指导下,为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作出了两方面的重大贡献.一方面是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才望革的优势,从人力物力上全面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为敌后根据地的巩固、建设和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深入上海外围敌占区农村,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  相似文献   

3.
"西安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中华民族高举抗日大旗,同仇敌忾,共御外辱,共赴国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不仅在正面战场配合国民党军进行大规模作战,而且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运用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方针,八路军部队在敌后战场取得很大胜利,有效地牵制了敌人的兵力,拉长了日军的战线,延缓了日军侵略的节奏,赢得了宝贵的抗战时机,将侵略者拖入"持久战"的泥潭。贺龙、关向应率领的120师在冀中大地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抗日行动,他们不仅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升了抗日军民的必胜信念,而且扩大并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贺龙部的抗战是八路军在敌后战场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4.
<正>1939年10月至11月,忻口会战、太原会战全面失败后,华北地区全部沦于敌手。毛泽东指出,正规战已经退出华北战场,今后华北地区将转为以游击战为主,八路军应该到敌后独立自主地放手发动群众,壮大自己的力量,在敌后广大乡村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成为了指导华北敌后游击战的纲领性文件。华北军民充分掌握毛泽东游击战的思  相似文献   

5.
浙东抗日根据地,是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对坚持华中敌后乃至全国抗日战争胜利,具有战略支点的作用。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浙东军民高举团结抗战的旗帜,同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牵制和抗击了法西斯东方战场的力量。浙东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对华中抗日战争和全国的抗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一,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提供了在平原地区创立根据地的例证,也标志着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在敌后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和建立抗日根据地的理论和决策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6.
夏明星  张玮  王学军 《湘潮》2012,(9):49-49
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大战一开始,就打出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减轻了当时日军对蒋介石的压力,在客观上起了援助蒋介石的作用。因此,在9月4日,蒋介石发出嘉奖八路军百团大战致朱德和彭德怀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  相似文献   

7.
<正>1937年11月,聂荣臻率八路军从山西开赴阜平,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阜平人民秉承太行山的刚毅与坚强,为支持民族独立与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片热土上,诞生了许多感人而有趣的故事。阜平柴火最干一点就着"七七事变"爆发以后,国共两党宣布联合抗日。然而,国民党根本没有拿出与共产党合作的诚意,洛川会议上,毛泽东主席决定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聂荣臻遵循中央的命令开辟了晋  相似文献   

8.
抗战一周年,第一本毛泽东著作在河北太行山中出版 1937年底,受中共中央委托,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聂荣臻率部来到太行山北部,在晋察冀地区开辟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同年,中共晋察冀区党委机关报《抗敌报》诞生.到达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不久的邓拓任《抗敌报》主编.  相似文献   

9.
张俊 《党史文汇》2022,(10):40-43
<正>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党中央首先将山西作为八路军出师抗日最直接、最便捷的通道和开辟华北敌后战场的立脚点和出发地,使之发展成为华北抗战特殊局面的战略支点。八路军第一二〇师挺进晋西北,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部署和发动山地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0.
《胜利报》是我党在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创办的最早的报纸之一。该报作为中共晋冀特委的机关报 ,于 1938年 5月 1日创办 ,报头由朱德同志题写。1939年 9月 2 0日中共晋冀豫区党委作出决定 ,将《胜利报》改为区党委机关报。卢沟桥事变后 ,国共合作 ,共同抗日。中共中央军委根据国共谈判的协议和洛川会议决定 ,命令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并设总指挥部 ,朱德为总指挥 ,下辖 3个师 :第 115师、第 12 0师、第 12 9师。9月底 ,八路军总部命令 12 9师主力出动到晋东南 ,开辟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总部进入太…  相似文献   

11.
张玉艳 《党史博览》2010,(12):49-51
在抗日战争时期,凡是到过抗日根据地的国际友人和大后方来的朋友,无不对八路军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坚持敌后抗战感叹不已,认为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当他们看到在艰难困苦的敌后.在荒僻狭窄的山沟里。诞生出的抗日根据地第一本摄影画报——《晋察冀画报》创刊号时,更加感到振奋,惊叹这是“奇迹中的奇迹”。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创建于1938年冬,在敌后办学历时7年多,经过两次挺进敌后的长途“东迁”,行程5000多里,从延安到晋东南,后到山东。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北渡渤海湾,进军东北,归属总校建制。随着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抗大一分校应运而生1938年9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战略相持阶段全党的方针、任务。会上,毛泽东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和会议总结,强调把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战区和敌后,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并号召冲破日、伪、顽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到敌后办…  相似文献   

13.
正1937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太原失守后对山西敌后游击战争和创建抗日根据地工作的全面部署,中央军委华北分会在山西省和顺县石拐镇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史称"石拐会议"。石拐会议的召开,为八路军在抗战初期及时实行战略转变,坚定贯彻执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方针,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创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太行文联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活跃于太行革命根据地的一个群众文化团体,也是这一区域开展文学艺术活动的领导机关。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其铁蹄迅速践踏我华北的大部分地区。11月,我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迅即进军到太行山上党地区,开始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据地的初创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抗日工作的局面很快开展起来,在抗日群众运动中,工、农、青、妇等抗日团体纷纷建立,其时,文化界的抗日团体也在紧张热烈的酝酿当中。  相似文献   

15.
刘少奇领导华中敌后抗日的军事战略与策略思想黄祖琳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革命家、理论家,同时,也是伟大的战略家和军事家。他在领导华中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伟大斗争中,亲临第一线指挥,取得了成功地开创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大规模发展华中地方武装和新...  相似文献   

16.
1944年01月24日,杨震率领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袭击华容墨山铺日军据点,缴获大批物资弹药。02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南数省抗宣戏剧团、队在桂林举行大规模戏剧展览会,我省衡阳中国实验剧社及在湘的军委政治部刚宣九队等四个团队,冲破国民党湖南当局重重阻挠,赴会参展。09月,根据中共中央和南方局关于《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敌后抗日武装斗争》的指示,中共湖南省工委决定:一、积极恢复和发展党组织,训练党员,培训骨干,组织抗日游击队;二、培养和组织抗日积极分子,组织以党员为骨干的不脱产群众抗日游击小组,宣传抗日…  相似文献   

17.
正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奔赴晋东北、晋东南、晋西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1938年秋,党中央号召延安的干部和文艺工作者"到敌人后方去",于是一批艺术家辗转来到太行山,在敌后茂密的深山丛林里展开了另一种形式的战斗。他们以文化当武器,宣传革命思想,发动人民群众,配合八路军抗日的同时,用文化荡涤人民的心灵,激发群众的抗日热情。西北战地服务团西北战地服务团是八路军领导的一支宣  相似文献   

18.
谒天福山     
一文登城区东去30里,有天福山,山势不高,却很有名。公元1937年12月24日,这里爆发了震惊胶东的天福山起义。任何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大众日报》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刊登了由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山东抗战大事记》,我在其中搜寻到如下内容: “1937年: 10月3日,日军第十师团大举入侵山东,中共山东省委决定在山东各地发动抗日武装起义。 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在文登县天福山发动抗日武装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  相似文献   

19.
姜义军 《世纪桥》2012,(24):4-8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并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和团结一切抗日力量,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及各种人民武装前仆后继、奋勇抗敌,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表明了她为赢得抗战胜利所发挥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率先表明抗日立场、主张最早提出开展全民族抗战,归结起来可以说践行了具有首创主义的十个“第一”。  相似文献   

20.
抗日根据地知多少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等深入敌后,在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随着游击战争的发展,我军建立了一块又一块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敌后根据地计有华北地区6个,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