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剩衣     
从小,我就是穿剩衣的,不但穿姐姐和妈妈的剩衣,而且还穿哥哥的剩裤。但我一直穿得从容不迫,从来没有为此而郁闷过,反而还很乐意,心想:“嗬,我又长高一点了,能穿上姐姐、妈妈和哥哥的衣裤啦!”  相似文献   

2.
捡白薯     
王希泉 《人民公安》2008,(20):63-63
秋天,实在是个好季节。之所以好,是因为有那么多好吃的,除了桃呀杏呀这类的东西,差不多都在秋天熟,而且秋天熟的东西好吃,比如说白薯,就得秋天最后熟,而且要到10月中旬刨出来才好吃。  相似文献   

3.
罗佳 《今日广西》2007,(5):30-33
一天,当林勇把一盘热腾腾的西红柿炒鸡蛋端到女儿面前,自信满怀地看着女儿拿起筷子品尝时,他却得到这样的评价:“没滋味,炒得不够味儿,还是妈妈做的好吃。”  相似文献   

4.
高亮亮 《今日上海》2014,(11):32-37
这一年多来,王玉珂的大儿子肯定觉察到妈妈有点不一样。王玉珂常常有意识地来到孩子跟前,蹲下身,拥抱他,这种亲密的接触让读幼儿园的大儿子很开心。过去那个事事强势的妈妈,渐渐被这个更懂他、更爱他、更好的妈妈所替代。  相似文献   

5.
6月20日夜里,我被一阵阵电话铃声惊醒,是家政从徐州打来的,说他叔刘正鹄先生走啦,声音很悲哀。呀!我愣了一下,才回过神来。走啦,永远走啦,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啦?我心里“咯噔”一下,多好的老人啊!  相似文献   

6.
两个好少年     
13岁的欧维文自从懂事起,就知道当警察的妈妈罗娟很忙。妈妈在广东省公安厅工作,当了几年大要案件侦察科的科长,后来又当刑警总队副总队长、刑侦局刑事技术处处长。妈妈经常参加破大案,忙起来甚至将他交给老师管几天。小时候。他印象最深的是妈妈有一年出差遇车祸摔断了手,还没有彻底治好,吊着绑带又出差了。妈妈拿回家的两枚立功勋章,令他很羡慕。欧维文是个文静、腼腆的男孩,站在父母中间是个小瘦子。叔叔阿姨说,是爸爸妈妈忙工作让他经常吃盒饭没营养。他只是嘿嘿地笑。平时校服整齐,周末衣着也很普通的欧维文,让人看不出是家…  相似文献   

7.
我家有儿初长成刘鑫雨雪夜归家。妻说你再不回来,儿子就要拿枪将他妈当坏蛋毙啦,晚上为什么总是妈妈、贝贝、唐老鸭,将爸爸藏哪儿啦,我要爸爸。望着儿子睡得通红的小脸,我忍不往将嘴唇凑上去,被妻一把搡出老远,冰着孩子!下半夜刚眯着,又被妻摇醒:你这人,礼拜天...  相似文献   

8.
说鱼     
宇文正 《台声》2014,(9):56-57
买鱼小儿幼时有本童书《第一次上街买东西》,他很喜欢,一次次要妈妈讲,讲到主角小女孩跌一跤,即使早有预期心理,还是会“哎哟”一声,说“痛痛”。那书,总让我想起第一次上菜市场买的两条鱼。应该是小学四五年级时吧,阿姨家那时开米店,后来阿姨曾在三重卖过米苔目(闽南语,又叫米筛目,特色小吃,是用米和番薯粉做成的)。阿姨做什么都好吃,生意好得不得了,又后来,开过成衣厂,都是她一手张罗,真的是很能干的女强人。阿姨生五个小孩,大女儿还小我几个月,也跟阿姨一样能干,照顾弟弟妹妹、煮饭、洗衣。讲起大表妹,我妈便说:“看看人家,多会帮妈妈做家事!”这种时候得我爸主持公道:“怎么能这样比?每个人命不一样嘛!”这话让我妈瞠目结舌:“那就是我的命不好啰?”有个周末我住在阿姨家。快吃晚饭时,阿姨想起我爱吃海鲜,他们家是肉食主义,满冰箱都是肉,没有海鲜。  相似文献   

9.
快乐的钥匙     
孩子很开心。期末考试发挥得很好,今天他将领到成绩单,妈妈已经许诺给他哈根达斯。他10岁了,从来没品尝过哈根达斯,只是听同学讲过。  相似文献   

10.
舌尖     
正舌尖,对,你没有看错,就是舌尖这件大事。一个本很容易被人忽视,却极其重要的部位,因为承载起了中国,而忽地变得让人关注起来。《舌尖2》看了两集,带着孩子一起看的,她说好看,理由是,看着那些吃东西的人样子,就觉得那些东西很好吃,这样的理由直接而简单,原始而真实。  相似文献   

11.
思乡的方式     
单位发年货,是湖南的特产。也不知是真的不好吃还是排外,节后同事们一说起,都觉得不好吃。只有一个同事说她的看法虽和我们一致,但其父母却认为好吃得很。  相似文献   

12.
“饭端上来啦!饭端上来啦!”藏历新年前的年二十九,顿珠多吉家,两个女儿大声喊着,门外响起稀稀落落的鞭炮声。31岁的顿珠穿着藏式新衣和带着藏式头饰的妈妈一起把桌子收拾干净,这个9口之家的团圆饭就要上了。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父亲,一个在北京做保安的父亲。因为儿子有一个做保安的父亲,所以他见到他父亲的时间还不如他每天早晨喝牛奶的时间多。因为“非典”的缘故,今年六月份的休假泡汤了。儿子在电话里说:“我想你。”一下子把我激动得眼泪汪汪。等我回过神,才有点明白,我想儿子是真的,儿子想我,怕是“别有用心”。儿子是很现实的,在他的眼里只有一个叫“叔叔”的爸爸对他不错。“叔叔”每年的六月份到家里一次,会给他带好吃的好玩的。叫“叔叔”的爸爸会抱着他出去玩儿,而且肯为他花钱。更重要的是,当妈妈向他动手挥舞鸡毛掸子的时候,这个人会很及时地…  相似文献   

14.
编辑老师:您好!我的男朋友是一个保安员,我们已经交往快半年了。这段时间里,我觉得他人品好,工作也勤快,对我很体贴,于是我就把我们恋爱的事告诉了家里。我妈妈开始还挺高兴,可当她知道他从事保安工作的时候,满脸的不乐意,要我尽早和他分手。我想,妈妈没见过他、不了解他的人品,要是我带他到家里来多接触一下我的父母,事情可能就会变好的。可我把他带到家里,妈妈根本不愿意理他,气氛很尴尬。我不想和他分手,因为我很爱他,可是我妈妈不喜欢她,要我尽快作个了断,为这我已经和家里吵了好几回了。我现在左右为难,您能帮我出出主意吗?苦恼的人小…  相似文献   

15.
那时候, 13岁的我把警察当做偶像。   其实那时候的警察叫公安特派员。坐在村口,望着绍根河粼粼的水波和岸边绿色的芨芨草、逶迤的沙丘,望着那位特派员骑在马上渐去渐远的背影,那一刻,我羡慕惊诧钦敬感叹,真神啊 !   那是 1964年,村会计的抽屉被村里人撬了,案子报到了公社,于是便引来了那位“公安”。他骑着一匹威风凛凛的白马进了村,背有驳壳枪,胸挎照相机,很神气,很神秘。他赶到案发现场,将那个海鸥牌大方盒子似的 120照相机咔嚓咔嚓摁了几下快门,便对聚拢的人群说,已经照出来啦,知道谁拿的啦,都是村里乡亲,不追究…  相似文献   

16.
1946年的11月,台湾基隆港。年轻的郭烈和他的母亲在海轮前依依惜别。作为光复后的第一届台湾公费生的一员,郭烈要到北京大学去深造了。临登海轮前,妈妈把一小瓶装着台中的水和土的“故乡土”交给他,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它倒在北方的土地上,以尽快适应那里的水土。郭烈知道,妈妈是盼望自己认同祖地的同时,尽快地与祖国同胞融合在一起,健康、茁壮地成长。……回忆起56年前的这一幕,郭绍烈依然很动感情。他说,妈妈的心,他领会了,照办了。当年的一切,他仍记忆犹新:告别基隆港时已是秋末冬初,但11月的台湾仍风和日丽…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英籍华人。他外婆姓倪,和宋庆龄的倪氏妈妈是亲姊妹。所以他称呼宋氏三姊妹为表姨妈,称呼宋子文三兄弟为表姨舅。本文刊登的一张照片就是他在1980年从英国回大陆探望寓居在北京的宋庆龄国家名誉主席时,和她的合影。1988年他又从香港飞往台北去看望三表姨宋美龄。当时宋美龄曾送他一张6寸的照片留念。这位英籍华人就是目前北京中英合资“红宝石”旅游食品有限公司英方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过秉忠先生。最近笔者在北京的一所四合院里拜访了过  相似文献   

18.
饮食之味,大约不仅仅在于食物本身那点酸甜苦辣的味道。可口好吃的东西被文人以“美食”冠名,既谓之美,总得与美丽有些关系。望文生义,当是好看且食之有“美丽”之味。想来食物之“美”,定与美丽给人的感受相通,是为“美食”。能品出食物之“美”的吃客叫美食家。自然,好吃之徒算不上美食家,最多是个老携——传说中叫拉睿的怪鲁嘴大且极其能吃。美食家的“吃”,不但口中有味,心中也是有谱的。哪怕寻常的东西,他也能东西南北说出个道道来。遇上大文人,简简单单的食品,也会被写得笔下生花,似有鲜花那样好看、好品之味儿。说到此…  相似文献   

19.
阿柳的故事     
“我的名字叫阿柳,我在冈比亚出生, 我虽然从小就被遗弃,对双亲一无所知,但我很想念我的父亲和母亲。我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寻找我的爸爸,找到爸爸后,就能找到妈妈,我相信只有他能告诉我,我的妈妈是谁。” 有着一副黑色面孔和东方人面部特征的阿柳,体内流着中国人的血液,他甚至有“阿柳”这样一个很有台湾乡土味的名字,但是,他却始终与台湾这块土地无缘。 据台湾记者推算,阿柳今年应该是29岁,但实际上,连阿柳自己也不知道他是何时出生的;他本该有台湾的“中华民国国籍”,但现在拿的是冈比亚护照;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  相似文献   

20.
美丽爱情     
突然很想恋爱,23岁了,也该找一双温暖的手捧着我的脸,然后听他说:你真美!姨妈总是心事重重又胸有成竹地告诫我,不要去舞厅酒吧找男友,最好的男友应该去教堂里找,一个有爱心的男人,一个喜欢和上帝对话的男人,一定视野开阔、成熟,而且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我信了。因为姨妈的婚姻非常美满。某个星期天晚上,一身淑雅打扮,适时出现在东街口花巷的教堂里。刚进门看见一个男孩孤零零地坐最后一排,第一感觉良好,便心怀鬼胎地向他走去,隔着他有三张椅子,小心地坐下,我有点心虚,然后装模作样用手“洗”一下有点发烫的脸,吁了一口气,情绪稍稍稳定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