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复议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研究了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应当改变对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自由选择,取消行政复议中的终局裁决,应将行政复议作为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并建议国务院应当设置复议机构,取消原行政机关管辖;应当将本级政府与上一级主管部门共同管辖改为由本级政府管辖;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派出机关也应当享有复议管辖权。  相似文献   

2.
"行政复议法修改专家建议稿"关于行政复议机构提出了三方面的改革的内容:相对集中复议权;设置行政复议委员会和行政复议办公室。关于相对集中复议权的改革方案,是在区县级以上政府设置行政复议委员会,统一管辖本区域内的行政复议案件;实行全国垂直领导体制的部门,继续保留复议管辖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关于行政复议委员会和行政复议办公室的设置,主要是从人员组成、委员的资格要求以及职责三方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3.
正确区分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管辖权,是行政复议工作中的首要问题。在这个首要问题中,正确区分地方政府工作部门具体行政行为的“条”(政府工作部门)、“块”(地方政府)复议管辖权是一个难点。因此,正确区分地方政府工作部门具体行政行为的“条”、“块”复议管辖权,对正确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条例》(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条例》),推进行政复议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行政复议改革进行的八年间,各省市在地方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在复议委员会的建立、管辖权的集中与程序的创新上形成了不同内涵、各具特色的制度内容。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行政复议的组织、管辖、程序三个方面。据此,行政复议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应从重塑行政复议组织机构、集中复议管辖权、改革案件审理程序三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5.
论申请行政复议期限和行政复议管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申请人在法定申请复议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和受理行政复议的机关具有复议管辖权,是行政机关受理复议的必备的两个条件。本文仅就这两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观点。一、关于申请复议期限问题 国务院 1990年 12月 24日发布, 1991年 1月 1日起施行的《行政复议条例》第 2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应当在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15日内提出,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它特殊情况耽误法定起诉申请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 10日内,可…  相似文献   

6.
一、行署复议权问题行署有没有复议权,《行政复议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没有做明确的规定.《条例》第12条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由上一级人民政府管辖.”根据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行署只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不是一级政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行署没有复议权.但是实质上,行署完全担负着一级政府的管理职能,行使着一级人民政府的权力,它的职权、组织机构等均和省辖市、自治州一样.如果不承认行署的复议管辖权,不利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能体现行政复议的便民原则.那么,行署如何取得行政复议管辖权呢?目前,通用的办法是由省级人民政府把复议权委托给行署.我们认为,委托这种方式不利于行政复议工作的开展.根据《条例》第28条第3款规定:“法律、法规和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该组织是被申请人,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由此可见,一个组织取得职权的途径有两种:一种途径是由法律、法规授权;另一种途径是由行政机关委托.由  相似文献   

7.
网络侵权案件管辖权探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引言 在网络侵权案件中,管辖权问题既对理论提出挑战,又对实践提出迫切的要求。传统的国际私法关于管辖权的定义是指在国际民事诉讼中,依据国际条约和国内法对特定的涉外民商案件行使审判权限和资格,解决的问题是一国根据何种原则、规则来确定国内法院是否有权审理某一涉外民事案件。①而网络空间中,管辖权本身就受到质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行政复议体制的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宝国  陈欢欢 《法学研究》2004,26(2):150-151
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制度将复议管辖权赋予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也即是县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晋高法[1996]148号《关于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1条第2款如何理解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1条第2款的规定是指:在人民法院采取诉前财产保全后,申请人起诉的,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采取诉前财产保全的人民法院对该案有管辖权的,应当依法受理;没有管辖权的,应当及时将采取诉前财产保全的全部材料移送有管辖权的受诉人民法院。 此复  相似文献   

10.
国际私法中的管辖权问题探讨———兼评我国立法关于国际民事管辖权的规定袁泉在国际民商事交往中,管辖权是在处理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时不可避免的问题。由于国际私法上的管辖权是国家管辖权在司法领域的具体表现,同一国的主权密切相关,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国际民事管...  相似文献   

11.
民事案件当事人对管辖权提出异议适用什么程序?来信1987年7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经济案件具体适用(民事诉讼法(试行)>的若干问题的解答》第二条就关于解决管辖权争议的问题指出:“案件的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向受理该案的法院提出。受理该案...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89)豫法经字第8号请示收悉。关于经济纠纷案件诉讼的当事人对受诉法院的管辖权提出异议的期限问题,经研究,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黄安武  曹志高  范军志 《法制与社会》2012,(28):128-132,140
本文在国际视野下,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商事仲裁管辖权异议的影响因素、管辖权异议的基本要素,使读者对国际仲裁实务界和我国仲裁法律关于管辖权异议问题的现状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事仲裁管辖权异议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学界普遍认识到WTO争端解决机构与RTAs争端解决机构存在着管辖权冲突的问题,那么导致这一冲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为争端当事方在不同的争端解决机制下进行的"重复诉讼"行为或"对抗诉讼"行为是导致管辖权冲突的直接原因;二为趋利避害的"挑选争端解决机构"是管辖权冲突产生的内在动因;三为WTO争端解决机制与RTAs争端解决机制关于管辖权制度的差异与不协调是造成管辖权冲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徐泉  钟英通 《法商研究》2014,(2):127-135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裁决执行中的管辖权问题研究并未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世界贸易组织《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第21.3(c)条仲裁程序、第21.5条专家组程序以及第22.6条仲裁程序是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裁决执行中的争议解决程序,这三大程序中的管辖权问题对裁决的有效执行至关重要。三个程序中的裁判机构在实践中已就某些管辖权问题达成了共识,但囿于《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规定的含糊不清,裁决执行中的管辖权规则仍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6.
介绍海峡两岸关于判决离婚的法律规定,分析两岸关于离婚管辖权的规定和理论基础,比较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关于离婚管辖权规定的不足,提出解除海峡两岸离婚管辖权冲突的立法构思。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苏法(经)[1989]第9号《关于第三人能否对管辖权提出异议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主动参加他人已开始的诉讼,应视为承认和接受了受诉法院的管辖,因而不发生对管辖权提出异议的问题;如果是受诉法院依职权通知他参加诉讼,则他有权选择是以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还是以原告身份向其他有管辖权的法院另行起诉。  相似文献   

18.
新《行政诉讼法》关于复议共同被告的规定影响巨大,它部分解决了长久以来存在的行政复议制度定位争议问题,同时也对行政复议产生了较大冲击和不利影响。为解决上述困境,应当将行政复议定位为"替代性行政争议裁决制度"。在此基础上,结合《行政复议法》的修订,从职能、组织、受案范围、审查方式等方面对行政复议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9.
刘懿彤 《法治研究》2015,(3):133-141
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时,在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方面,由之前的4条删减为两条,将涉外协议管辖和应诉管辖的规定删除,适用国内编的相关规定。笔者认为,这种修改不仅没有使涉外编管辖权的规定得到完善,反而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本文拟从2012年《民事诉讼法》关于涉外编协议管辖、应诉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出发,探讨其关于涉外管辖权方面规定的缺陷和不足,并结合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借鉴一些国家或者公约关于管辖权方面的规定,力图提出一些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20.
跨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导致跨国纠纷日益增多。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管辖权体系遭遇了困境。为此,国际社会对网络环境下的管辖权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但因为电子商务的历史较短,所以关于跨国电子商务管辖权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传统的协议管辖、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等原则在跨国电子商务管辖权中仍可适用。此外,因网络而产生的新连结点,成为行使管辖权的新标准。构建跨国电子商务管辖权体系,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