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两个趋向”的制度安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个趋向”的前提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决策。胡锦涛同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深刻阐述了“两个趋向”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一、落实“两个趋向”重在制度安排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央“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相似文献   

2.
中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和发展目标,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紧紧把握三条主线: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新农村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运》2005,(4):18-19
创建文明生态村是海南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我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独特品牌。至今,全省已创建文明生态村3800个。文明生态村创建为开展“美德在农家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为构建和谐社会、彻底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长期战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核心问题是提高农民的素质。没有农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5.
《创造》2006,(3)
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与以往“三农”主题的一号文件有所不同:过去,多是着眼于某个领域,如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以此为抓手寻求突破。在此基础上,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是从推进新农村建设入手,强化对“三农”领域的全方位支持,更是以人为本地从乡风村容、社会文化事业以及民主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全面求解。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何处?对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能够发现一号文件有许多新思路和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韩天宝 《长白学刊》2007,(1):115-1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审时度势,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判断和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推进的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在这一伟大实践活动中,始终不渝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万众一心,群策群力,就会形成全国上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7.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衢江区从区情出发,不断增强基层文明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自去年9月以来,组织实施了以一首歌·“三辆车”·“十个一”为王要载体的“文化融文明,三车通三农”活动。一首歌:奏响新农村建设乐章根据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结合衢江区实际,回应全省“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衢江区为“双百结对,共建文明”),在广泛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编写了一首160字的《衢江区农家文明新风歌》。根据农村实际、农户需要,以“文明新风歌”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方面清晰勾画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和实现途径,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环节。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那么,如何来理解“乡风文明”的内涵呢?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爱国…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勾勒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令人向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高度概括了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是“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时间内我国农村建设的总目标、总思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具体到各地,应当紧密结合实际,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深入调研,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循序渐进,保证农民群众得实惠,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坚实的基础上起步,在农民群众的广泛拥护中有个良好的开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质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当前我…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特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求索》2006,(2)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为加强“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呈现出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发展,促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价值特质。  相似文献   

11.
2月21日,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连续3年来第三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连续出台3个中央一号文件,表明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从推进新农村建设入手,强化对“三农”领域的全方位支持,更是以人为本地从乡风村容、社会文化事业以及民主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全面求解。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五个五”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说,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全面、系统、完…  相似文献   

12.
何雁 《今日海南》2006,(3):10-13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至今,“新农村”已成为热点词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和中央“一号文件”,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措施和方向更加明确。特别是全国“两会”已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心愿上升为国家意志,足见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清晰思路和坚定信心。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我省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推进海南的新农村建设?在全国“两会”聚焦这个热点话题之时,本刊“主题策划”对此给予了特别关注。我们尤其将视角放在了文明生态村建设——这一我省首创的、得到中央各级领导肯定的海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综合创建载体上。在这组策划里,我们回顾了我省文明生态村创建的历程和成果;解剖“麻雀”,通过讲述一个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个案——昌文村的变迁,来展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对于今后如何深化文明生态村建设,记者走访了我省有关专家学者,让他们放谈开讲,热论我省文明生态村和新农村建设。期冀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为广大读者展现一幅海南新农村建设的美丽蓝图。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充分显示, 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 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它体现出五个"新":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加快建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一项重大举措。这件造福于人民的大事,引起广大农村群众的极大关注。目前,各级政府都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列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付诸实施,要求各部门切实加强“三农”工作,积极支持农村发展。晋宁县人民检察院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围绕现代新昆明南城、西城建设,确定了“找准定位、积极参与、服务发展”的工作思路,立足于自身职能,从八个方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驾护航,为晋宁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高效的法治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黄泽夫 《政策》2006,(1):35-37
开栏的话:湖北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地盘大,“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的历史任务,并强调“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省上下要以此为契机,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抓好新农村建设,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为此,本刊决定,从今年起开辟《新农村建设》专栏,并把它作为常设栏目来办。希望广大读者特别是县市和乡镇的同志关心、支持这个栏目,多给我们赐稿, 并提出建议,我们也将尽心、尽责、尽力办好这个栏目,以共同为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鼓与呼!  相似文献   

16.
吴仲霞 《今日浙江》2006,(23):I0002-I0002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衢江区从区情出发.不断增强基层文明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自去年9月以来,组织实施了以一首歌·“三辆车”·“十个一”为主要载体的“文化融文明,三车通三农”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中央提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这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更高要求。在加快和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乡镇人大应如何确定自己的地位,发挥好自身的作用,是摆在当前乡镇人大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在我国,开展新农村建设条件已经具备,时机也已经成熟。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放弃国家以往的“三农”政策另起炉灶,而是赋予其新内容使之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我们要着重从“新”和“建”两个方面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  相似文献   

19.
李建新  吴坚 《今日浙江》2006,(17):21-22
省委书记习近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的这几年,是我省把握“两个趋向”的转换规律、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最大、农村面貌变化最快、农民实惠得到最多的时期,也是我省“三农”工作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实践充分表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确实是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有效抓手,是全面建设小康的攻坚工程、优美生态环境的基础工程、造福千万农民的民心工程,是与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完全吻合的,确实起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龙头工程的作用,体现了浙江新农村建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特色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十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为完成这了一任务,十六届五中全会、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又作了进一步强调。今年2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战略。紧接着,中央党校对全国5000多名区县长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专题培训。这些举措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起步实施,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许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解决的是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