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9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间谍风波”使原本已经磕磕绊绊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紧张关系骤然升级,从格鲁吉亚以间谍罪名逮捕俄军官,到俄罗斯大规模驱逐格非法移民、对格实施制裁,这场外交争端愈演愈烈,两国关系一路走低,迄今看不到缓和的迹象。俄格问题既涉及到俄格两国长期积累的  相似文献   

2.
从与东西方的关系来看,特别是从普京第二任期始,饿外交战略出现了东倾势头.梅普组合形成后,在继续保持和巩固东倾的同时,俄外交近来又出现了西向的趋势.本文称之为梅普组合外交的"东倾西向".这一"东倾西向"的特点,是由于俄内外多方面的、复杂的原因造成的.梅普外交"东倾西向",是对俄传统外交战略的超越,同时也不是简单地对叶利钦后期东西并重"双头鹰"外交的回归或重复."东倾西向"既体现了俄地跨欧亚,兼容东西的优势,有可能使俄外交东西逢源,也有可能导致俄外交的实用主义.借助东方抗衡西方,又借重西方压制东方,如果处理失当,也可能伤害东西方的利益,引起双方均对俄不满,使俄成为矛盾的焦点.梅普组合"东倾西向"外交还有待我们继续观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1991年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相继独立,大部分渐渐淡出世界舆论的视野。但近年来,随着美俄在这些地区由地缘政治引发的争吵与争夺日益升级,尤其是在格鲁吉亚、乌克兰总统大选中的“和平演变”,世界的目光又被重新聚焦到冷战时期的这一热点地区。在格鲁吉亚的“天鹅绒革命”中,美国《华尔街日报》便曾评论:“冷战可能已彻底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来了,世界将会怎样?是在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依然复杂多变、动荡不安?还是注定大事频发,人们在纷繁的环境中寻求希望?记者结合国内外主流媒体分析,梳理出2016年国际事件看点及预测。西方与俄罗斯:对抗到几时?背景:俄与西方围绕制裁问题的长期较量。预测: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美国智库"战略预测公司"总裁、地缘政治学家乔治·弗里德曼预测,2016年俄罗斯和乌克兰将达成和解,虽然具体细节不得而  相似文献   

5.
8月8日,格鲁吉亚的萨卡什维利发动了对南奥塞梯的军事行动,结果是以可耻的失败收场。他明知道南奥塞梯背后是军力几十倍于自己的俄罗斯,为何偏偏实行"以卵击石"的军事行动?这里面,如果简单以西方"支持"、"怂恿"来解释,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必要对事件的  相似文献   

6.
一个月来,乌克兰政治危机攫住了全世界的目光:前台亚努科维奇和尤先科分庭抗礼,幕后却是俄与欧美间的你争我夺。俄与欧美关系由此再度成为舆论热评的焦点。人们在问: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究竟与东、西方关系谁亲谁疏。地缘与文化:难分东西世界上有两个国家不易界定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一个是土耳其,另一个便是俄罗斯。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大部分国土在亚洲,但大部分人口却在欧洲。俄罗斯的东方成分,加上其幅员广大且又野心勃勃,使欧洲人一直对其侧目而视,不愿加以认同和接纳。著名的历史学者诺曼·戴维斯曾在其历史巨著《欧洲历史》中写道:…  相似文献   

7.
正一段时间以来,占据西方主流媒体重要版面的是频发的枪击案和暴恐袭击、愈演愈烈的"通俄门"等负面新闻。面对乱局,一些西方人习惯于"灯下黑",或将之归因于西方运气欠佳,或将之视为外部因素使然。美国学者福山的答案似乎与众不同:"真正的问题,部分根源于美国社会的特质,部分根源于美国的制度。"我们不想揣摩福山的本意,但"西方之乱"确有其制度根源。资本逻辑产生贫富分化。马克思曾说  相似文献   

8.
正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备受摧残,民族虚无、历史虚无和文化虚无的思潮在部分国人中间滋生蔓延,其突出的特征是盲目推崇西方文化,其秉持的信条就是"西方中心主义"或曰"西方主义"。西方主义者认为,中国"百事不如人"。当下,西方主义思潮仍有一定市场,其突出的表现就是把西方标准当作全能标准来剪裁、评判一切:合之则取,不合之则弃。其实,西方主义本是19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达到高峰时的产物。欧洲经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  相似文献   

9.
徐占伟 《党课》2009,(7):78-81
5月18日,北约在格鲁吉亚举行的第一阶段军事演习宣告结束,共有14个成员国和伙伴关系国参加了演习。俄罗斯对演习反应强烈,采取了一系列报复动作,从而使俄与北约关系再次面临新的考验,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16,(12)
正黑龙江省是我国对俄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不断深化升级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俄各领域务实合作的不断提升,黑龙江省对俄文化合作交流也不断加强。作为我国对俄文化合作的重要大省,黑龙江省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缘、文化、经贸、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国家提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机遇下,黑龙江省要发挥既有优势,不断深化促进中  相似文献   

11.
正通过各种手段干涉他国内政,是西方国家乐此不疲的事,其中最常用也最实用的方法就是高举所谓"新闻自由"的大旗搞舆论渗透。西方媒体常常自觉与政府默契配合,在一些敏感议题上捕风捉影、兴风作浪,试图煽动他国社会内乱。但最近美国的一些举动却耐人寻味。美国"通俄门"事件仍在调查中,对媒体的整治却已痛下杀手:一方面,指责俄罗斯国有媒体"今日俄罗斯"(RT)以"假消息"形式秘密干扰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为此强迫RT美国频道在当地登记为"外国代理人";另一方面,呵斥以脸书、推特和谷歌为首的美国  相似文献   

12.
国家沿边开放战略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为哈尔滨对外开放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国家打造"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及黑龙江省委的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对于哈尔滨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通过积极开展对俄合作,把哈尔滨打造成对俄商贸中心、对俄物流中心、对俄科技合作中心、对俄产业合作中心、对俄文化旅游合作中心、对俄金融合作中心、对俄合作会展中心、对俄合作信息咨询中心和对俄合作人才培训中心,最终把哈尔滨打造成对俄合作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3.
徐占伟 《党课》2008,(10):84-87
8月8日,北京奥运会正式开幕。此前,中国和联合国多次呼吁在奥运期间全球休战,然而格鲁吉亚却恰恰选择此时对南奥塞梯地区发起军事行动,违背了奥运会的和平传统,引起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应,格南冲突也迅速升级为格俄之间的国际军事冲突,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张西平 《前线》2017,(1):40-44
西方文化优越论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东方文化不仅是西方文化之根,同时也长期是西方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精神导师。要做到文化自信,首先就要走出"西方中心主义"的迷雾,破除西方文化就是现代文化的神话,将文化自信建立在东西方文化平等交流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5.
正"人创文化"与"以文化人":哲学家黑格尔说:凡熟知的概念,往往是无知的。文化这个概念也一样,东西方学者对文化的界定和看法各有侧重,不同阶层对文化的价值和把握也有差别。顾久:确实是这样。文化像一座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山中的人,无论是中西方,还是具体到我们的党、政、士、民等各阶层,对文化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把握。我们从《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定义来看:"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里强调是人而非上帝创造了文化。这个定义是西方  相似文献   

16.
<正>记者:何教授,您好!近些年来,全国各地掀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热潮,您认为是什么原因?何中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兴起"国学热",它的出现有很多原因,我觉得至少有四个方面值得考虑:第一点,"国学热"的兴起,是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西方做出的自我认知,是西方的一个"镜像"。在同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偶然性的吗?敢于从历史与理论的角度回应这种疑问,需要说清楚:近代中国救亡图存历史背景下的学习西方潮流;对资本主义的失望与"以俄为师"的转向;马克思主义与其他传入中国的社会思潮在比较中获得优势;中国先进分子由自觉传播马克思主义到实践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正人们对于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一些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的原因有不同说法,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新闻媒体起了重要作用。苏联解体后,一些新独立的国家非常重视所谓"新闻自由",不仅制定了禁止出版检查的法律条文,而且对新闻媒体管理由原来的批准制改为登记制,私营媒体获得巨大发展空间,尤其是为西方国家投资和支持的新闻媒体扩张提供了条件。例如,美国政府曾公开宣布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多个"民主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族文化的生存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第三世界各国的文化都有一个"生存"问题.这是由于西方的强势文化对各弱小民族的文化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各民族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学习西方,发奋图强,都面临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如何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随着西方科学技术大规模移入第三世界国家,西方文化也大举入侵,大有吞没各弱小民族的文化之势.第三世界各国都为此伤透了脑筋,我国当前出现的关于什么可以"接轨"与什么不可以"接轨"的讨论也是这方面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演化实现了一种自觉的"文化转向",从社会历史观向文化历史观的转变。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哲学理论范式的转向"从三个维度展开:其一,依恋于阶级意识意境中的文化阐释与范畴;其二,从阶级意识的文化憧憬到宏观文化批判;其三,从宏观文化批判到微观政治学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观的历史逻辑演进对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