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分配不公问题近年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但对分配不公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在认识上也远未达到统一。为了推动研究工作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摸索解决分配不公矛盾的对策,由北京市委研究室发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委研究室、昌平县委研究室联合主办,于1991年9月在京郊昌平召开了“缓解社会分配不公对策研讨会”。现将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减少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不和谐现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与严峻挑战并存的时期。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初步形成,各方面的改革已经产生促进经济健康增长的效果;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和社会将处于敏感期,在就业、收入分配和劳动力流动中持续存在的问题,都可能诱发和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进而可能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一、目前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基本问题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领域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互相的方面。在实际的分配状况方面,表现为居民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乃至悬殊;在社会心理及公众舆论方面则表现为"不公"呼声及不满情绪不断高涨。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既体现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也表现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及不同群众之间。所有这些最集中的表现是高低收入层的分化问题。高收入层从改革之初形成,至今分化得十分明显。综合各方面资料,目前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者约有400—500万;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者约有100万人;个人资产逾百万、千万甚至更高者都不乏其人。另有学者测算,1991年占人口总数2%稍强的高收入者  相似文献   

4.
李定 《山西政报》2012,(Z1):97-98
实现社会和谐,我们必须走共同富裕之路,但提倡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均等富裕。共同富裕理论本身就是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保持收入分配的差距,当然,这种收入分配差距只能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否则,就不是共同富裕。一、收入分配适度差距的含义与标准在共同富裕的理论中强调保持收入适度差距,防止两极分化。这里适度的标准是什么呢?目前,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标很多,基尼系数由于给出  相似文献   

5.
人人都痛恨分配不公,都希望社会公平分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这一问题,才能科学的认识和正确地解决。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以平等权利为基础的社会公平,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制约。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又反作用于生产。衡量社会分配公平的标准,不能是某一道德原则,只能看它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因此,公平的分配,只能是有利于调动、激发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奋进精神,有利于安定团结。忘记这个立脚点和衡量标  相似文献   

6.
劳动部副部长令狐安近日说,当前,有些“下海”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经验,短短时间,忽成巨富,奥秘何在呢?他们惯用如下手段:“炒批件”。有一批人专门从事倒卖出口许可证的活动,滚滚金钱从企业流入他们的口袋。“炒差价”。主要利用价格双轨制,拉关系、走后门、收回扣、倒卖生产资料平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意义上的"分配不公"是一个指涉广泛的概念,除包括少数人在国民收人分配中拿了不合理的高薪外,还包括社会公共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目前我国社会公众关注的"分配不公"议题,主要是指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的高管(以下简称"国企高管")拿了使社会公众难以认町的高薪,并引发社会各界的质疑.  相似文献   

8.
对个人收入分配不公认识上的第一个难点,就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不存在一个特有的公平观?这是关系到到底以什么作为进一步研究公和不公的尺度的问题。(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观的理论基础科学的公平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为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汪平 《创造》2002,(1):27-27
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发生了十分可喜的变化; 但是,目前我国毕竟远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阶段,收入分配主要由市场调节的机制和调控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有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其突出表现是:①收入分配不公、差距过大与某些方面的平均主义及“大锅饭”共存。②公平与效率的矛盾难以解决。③不少分配透明度差,难以实行有效的调节和监控。④收入分配不规范,相互攀比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少地方和部门存在国民收入超分配的现象。⑤在绝大多数居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有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5.7%的人感觉身边有为了规避房产调控等政策而"功利性离婚"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一线城市的受访者表示"功利性离婚"现象较多的比例最高,达到44.5%。二线城市、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几年来,分配中的不公问题,开始变得引人注目。据有的研究者调查,人们对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所表示的不满,已经上升到和对物价、党风等问题的不满不相上下的位置上。对这个问题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当前社会上的各种利益矛盾,把建设和改革事业推向前进。当前分配不公平的实际状况分配公平与不公,是一个社会的、历史的范畴,没有绝对的判别标准。所谓公平,必须兼顾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有利于社会安定这两个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存在着公有制经济的多种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存在着  相似文献   

12.
分配不公问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而今在中国偌大的土地上,涌现出来的百万级、千万级乃至亿级的“款”和“腕”们,也不再是寥若晨星,寻常百姓们亦是见富不惊了。国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么,只要是合法致富,谁都可以去“闯”去“冒”这里要说的,是工薪阶层普遍关注的行业之间的分配不公,不同部门之间的工资差距问题。因为涉及到绝大多数工薪阶层的切身利益,引得大家不得不去思考。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不同行业之间的工资差距,可以达到1倍甚至2倍。同是一所学校一届毕业生的学生,参加工作后,一个月薪高达600元,一个仅300…  相似文献   

13.
分配不公所引发的社会的、思想的、政治的后果,其严重性要远大于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我国当前已出现不合理收入差距扩大、分配差序不合理等现象,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完善制度、转变贫富两个阶层的观念等方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 ,个人之间的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富人群体和弱势贫困群体的出现 ,标志着我国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新的特点 ,即贫富差距开始拉开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分配领域的矛盾日益突出 ,并成为我国目前主要的利益矛盾。贫富差距是分配不公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而分配不公的根源又在于许多具体制度和政策没有完全体现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一律平等”的重要宪政原则 ,没有把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公民视为一个平等的主体对待 ,而是有意为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公民设置一些不公正的门槛 ,从而为各种不公正的分配方式大开方便之门。为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分配不公问题 ,必须使我国的主要社会制度能够实现权力的平等分配 ,即主要社会制度必须把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平等地分配给每一个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15.
“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是党和国家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社会组织”进行了多方面论述,把“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作为“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具体任务。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人们一谈到分配不公,首先想到的就是地区间、行业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事实上,收入差距过大只不过是分配不公的一种显性的表现形式,是分配结果的不公平。而导致分配结果不公的真正原因在于,不公平的分配原则、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3Z./~颖  相似文献   

17.
“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是党和国家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社会组织”进行了多方面论述,把“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作为“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具体任务。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社会组织”进行了多方面论述,把“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作为“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推进和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是我们民政部门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分配不公的根源在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实上,按劳分配是承认收入差别的,老百姓并不要求收入人人均等。人们最有意见的不是差别本身,而是由于不公平导致的非理性过度差别  相似文献   

20.
阿计 《公民导刊》2007,(8):23-25
“社会立法”这一概念看似陌生,其实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关注社会立法,就是关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关注生活的权利与安全,也是关注我们每个人未来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