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良好生态系统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必须从观念上、战略上、政策上、具体工作上、行业产业上、贯彻落实资源节约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较多省份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省份跨越,是山东省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主要目标之一.从省情实际出发,山东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着重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二)加快节能技术创新;(三)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3.
面对当前资源环境形势,必须进一步强化全民节能环保意识,坚持开源节流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以节能为重点,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4.
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应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必须明确,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共赢。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基本要求之一。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巨大决心,也是面对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约束日趋强化提出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8.
转变理念 抓好建筑节能 江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主任):建筑节能是节能减排工作中很重要的一块,因为建筑能源消耗在北京市占到了总能源消耗的20%-24%,同时,像北京这样大的消费型城市,建筑节能可能是节能潜力最大的。  相似文献   

9.
2007年5月,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爆发,水源水质恶化,使无锡城区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以解燃眉之急。对于此次蓝藻突然爆发的原因,有关负责人承认,太湖周围的污染排放是个问题。太湖严重水污染,实际上是当地环保欠账过多的一次总爆发。2006年,无锡人均GDP突破了7000美元,但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过去几年,无锡每年大约要用8万亩土地换取15%的GDP的工业增长。这说明,太湖流域环境污染问题不是短期内形成的,高GDP是以透支发展后劲、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曾严厉警告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话至今仍令人振聋发聩。太湖水污染事件为我们再一次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0.
廖其成 《党史文苑》2008,(2):61-62,72
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良好生态系统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必须从观念上、战略上、政策上、具体工作上、行业产业上、贯彻落实资源节约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对于人类及人类社会的优先地位的科学论断。然而,人们从事的物质资料生产实践活动,确实会破坏由自然条件决定的自然生产力,使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并且,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补偿不了自然生产力的下降,使得总体生产力并不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太原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效、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快发展的对策。当前的阶段性成效是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优化正在稳步推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成效初显;城区生态环境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区生态环境改善成果依然脆弱;经济发展质的转变还未完成。因此,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一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要继续完善制度建设,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三要加快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四要改善市区生态环境状况,需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3.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改变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一条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形成全社会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4.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能源和资源总需求迅速扩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要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就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和谐社会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首先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目标,并以制度机制保证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田文富 《学习论坛》2007,23(7):64-66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党做出的一项事关发展全局的战略决策,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起生态价值观念,积极倡导绿色生产和适度消费,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环境压力的情况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本的是要引进和谐建设的理念,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积极倡导利用绿色能源、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科技含量等措施,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曾林 《实事求是》2007,(4):25-27
系统论视阈下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人的一切活动能控制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范围之内的,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人与自然两个要素体现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系统的多样性;人与自然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系统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体现了环境友好性社会系统的关联性;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系统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19.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受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蔡溪 《学习导报》2012,(2):28-29
云龙示范区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五大示范区之一,自成立以来,坚持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将两型社会的理念和要求贯穿于试验示范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