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监视居住若干问题的思考林楠监视居住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制措施。监视居住同其它强制措施一样,其是否科学,是否完善,不仅关系关卤家能否有效追究和惩罚犯罪,而且和被刑事追究者的合法权益的保障密切相关。新刑事诉讼法在原刑诉法的基础上,对...  相似文献   

2.
监视居住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五种强制措施之一,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它仍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正确适用监视居住,我们必须从立法、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执行方式、执行场所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是我国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在监视居住的范围内增设的一种特殊的监视居住方式。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增设引起学界广泛的关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在适用情形、执行场所和方式、执行监督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展开讨论,以正理解与适用。  相似文献   

4.
司法实践中监视居住的执行场所存在着很多问题,典型的如执行场所的异化怪胎现象,严重的制约监视居住制度整体功能的发挥。必须尽快采取有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明确执行场所,强化对相关概念的具体化,完善与健全相关制度及法律规范,以保障其应有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非羁押性强制措施。指定监视居住地点应当固定化。"恐怖活动犯罪"的范围应以《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为依据加以界定,"特别重大贿赂犯罪"的范围,既要考虑量刑幅度,也要考虑其他情节,而且对数额标准不能"一刀切"。公安司法机关至少要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原因和处所通知其家属(包括近亲属)。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必要性审查的主体应当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的侦查监督部门承担,审查时间也要进一步缩短。  相似文献   

6.
指定监视居住的制度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3条对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规定了指定监视居住制度。由于在适用条件、适用内容及法律后果等方面均与现行法律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存在重大差异,指定监视居住事实上已经成为法定的第六种强制措施。但是,由于其在适用对象、适用机制、适用成本以及公平性方面都存在隐忧,因此,有必要在肯定其现实合理性的同时,秉持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相平衡的理念,对其进行公正化改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案件的增多,检察机关在查处这类案件时。越来越多地采用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监视居住,是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决定,规定被告人不得擅自离开指定的地区,并对其行动自由加以监视的一种强制措施。实践中,正确适时地采用这一措施,能有效地防  相似文献   

8.
关于监视居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监视居住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之一。但是,由于立法上的一些模糊概念和规范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司法实践中把监视居住由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变成变相拘禁,违反了刑诉法的基本原则和立法本意。如何在刑事司法程序中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是我们必须加以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就监视居住的几个问题提出拙见。 一、监视居住是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监视居住是限制人身自由而不是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①虽然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作此规定,但是学者们普遍认为不能将监视居住变成变相羁押。公安、司法机关的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刑法规定"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规定及其演变对行贿罪的构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汪云波 《人民检察》2012,(11):62-64
强制措施的适用是对犯罪嫌疑人自由的剥夺,新刑事诉讼法在不触动强制措施制度体系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了逮捕和监视居住强制措施,但监视居住制度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在司法实践中高度重视,以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一、我国监视居住措施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的评析(一)适用条件逐步完善,但不明确的情形仍然存在。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把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两种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混为一谈,导致强制措施的程度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危  相似文献   

11.
一、何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谋取不正当利益.是行贿罪定义构成的一个必备要件。如何理解法中"不正当利益"的含义呢?第一次对"谋取不正当利益"含义作出解释的是两高《关于在办理受贿犯罪大要案的同时要严肃查处行贿犯罪分子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于1999年3月4日发布,其中明确规定: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谋取违反法律、法规、国  相似文献   

12.
论监视居住     
论监视居住曾芳文监视居住是刑事诉讼中的五种强制措施之一。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为了防止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根据案件情况,都可以对被告人适用监视居住。但是从司法实践中的情况来看,要充分发挥监视居住措施的最...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中,有些政法机关对需要逮捕但证据还不充足而又不会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被告人进行审查,依法运用监视居住这一强制措施,取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秉持对监视居住进行改造而非取消的理念,对监视居住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和完善。堪称强制措施修改的重中之重,基本上重塑了监视居住制度,但仍应对这一制度在适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新法对监视居住制度在适用对象、执行场所、法律救济等方面的规定还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定位设计的内在矛盾需引起我们重视,如何规避风险并真正发挥该制度的作用,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关监视居住该强制措施的存废之争一直不断,对该强制措施的批评也不绝于耳。鉴于我国刑事诉讼法依然规定了此强制措施,因此,本文立足于实际,探讨监视居住适用的相关注意事项,力求监视居住进一步得到规范化使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监视居住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旺年 《法律科学》2001,(6):116-121
从保护人权、减少羁押角度看 ,设立监视居住强制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监视居住并非我国独有 ,有关国家的立法中也规定有此类强制措施 ;监视居住的本质属性是限制人身自由 ,与剥夺人身自由有本质区别 ;监视居住的地点是住处或指定的居所 ,但不是居住房屋以内的空间 ;监视居住可根据具体情况 ,采取不同的监视方式。  相似文献   

17.
张娟 《法制与社会》2014,(14):167+172
刑事强制措施在新刑事诉讼法中进行了系统的修改和完善,其中第72至76条对监视居住强制措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对监视居住措施予以细划,第73、74条明文规定了可以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情形及适用、刑期折抵情形。可见,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处于羁押措施与非羁押措施间的过度领域,结合实际探讨能否真正落实对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切实做好监督,适当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力保障刑事诉讼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监视居住和拘传,取保候审,拘留,逮捕一起构成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和其它四种强制措施相比,监视居住制度在实践运用中一直存在很多问题,近年来在理论界和实践部门都引起了很多争议。笔者认为在我国刑事诉讼法改革的今天,监视居住制度终将被弱化和最终被废除。  相似文献   

19.
取保候审是指司法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被保证人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在传讯、审判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妨碍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一种强制措施;监视居住是指司法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准许不得离开住所和会见他人,...  相似文献   

20.
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科学、系统的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目前粗线条的证据规则难以对司法证明活动发挥应有的指导、调整和规范作用。为此。首先应当明确证据规则主要规范的对象是证据资格而非证明力,并要明确证据能力或证据可采性的概念;其次,需要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传闻证据规则、自白任意性规则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