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周作明 《传承》2001,(1):12-13
进入21世纪的广西旅游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种种挑战,面临种种抉择。总结20世纪广西旅游开发与发展的经验,我们不得不考虑未来旅游开发的科学性,探索和研究旅游开发中的科学原则。1、调查旅游资源,认识资源特色。旅游资源调查是旅游开发规划的前提和基础。研究广西各地在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中出现趋同现象和照搬他人成功模式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当地旅游资源的了解,缺乏对所拥有资源特色的认识。要真正使旅游开发克服盲目性,使开发的旅游项目具有个性特色,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对本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广西的旅游资源调…  相似文献   

2.
马梦怡  叶非 《前沿》2014,(21):127-129
近年来,文化旅游的开发带动了很多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目前,在云南进行玉文化旅游开发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为了实现对云南玉文化旅游更好地开发,以促进云南珠宝玉石产业、旅游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我们应该从思想上给予重视,营造玉文化旅游良好环境,深入挖掘云南玉文化内涵,发展玉文化体验式旅游,丰富玉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3.
赵丽华 《前沿》2014,(15):113-114
湟源丹噶尔古城历史文化悠久,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开发优势。本文就丹噶尔古城文化旅游开发价值和优势条件进行分析,对丹噶尔古城文化旅游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简论临沧·云县澜沧江旅游开发刘光禹临沧·云县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块神奇的宝地,有着奇异独特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临沧经济起步较晚,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如何开发旅游资源,振兴经济,已成为人们思考、探...  相似文献   

5.
郑岩 《前沿》2008,(8):99-101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和乡村为资源而开发的新兴旅游形式,已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和亮点。民族地区开展乡村旅游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辽宁省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特色突出,乡村旅游的发展条件得天独厚。辽宁省民族地区乡村应把握好乡村旅游的开发原则,探索其开发的有效途径:以灌注文化为核心,突出辽南乡土特色;以整合营销为重点,打造强势旅游品牌;以智力支持为保障,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最终实现辽宁省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经济蓬勃发展与社会全面和谐。  相似文献   

6.
谭伟平  刘克兵 《求索》2011,(12):260-262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和平文化”探讨的逐渐深入,和平文化旅游亦可成为湖南一项新的旅游主题。目前,湖南省和平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已现良好局面,但也面临一定的问题。因此,从区域、省际、主题整合等层面进行科学整合,以及多方联动实施深度开发,不仅可挖掘开发新的旅游主题和旅游资源,而且可以提升人们的旅游文化品位,还会对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旅游度假区的市场定位与开发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旅游度假区的市场定位与开发方向田里度假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趋势,我国为加速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开发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标志,实现旅游产品结构由观光型向观光与度假复合型转变,经国务院批准于1992年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试办了12个国家级旅游...  相似文献   

8.
广西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广西旅游大省是1997年广西区党委、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而建设旅游大省,必须从旅游资源开发这个基础做起,制订出科学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战略,才能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占领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旅游市场。一、开...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旅游的需求交得日益迫切。当各大景区积极开发文化资源的同时,问题也随之出现,因此关于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显得更加重要。峨眉山是全国知名的风景名胜。其旅游景区近年来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上成效卓著,本文重在以此景点为例,引出一些关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莱索托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红 《求索》2007,(3):78-79
莱索托王国位于非洲东南部,属于中低发展中国家。但莱索托政府重视开发和拓展旅游资源,积极开展旅游开发的国际合作,使本国成为南部非洲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该国在旅游开发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国际合作的模式给中国旅游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巧艳 《前沿》2011,(11):123-128
通过对当前西部地区非遗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借鉴科技哲学的相关概念,分析了西部地区非遗旅游开发张力的形成逻辑,基于不同主体在非遗旅游开发上的特征差异探讨了张力的空间矢量构成、表现形态,以及张力的层次体系和时空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张利群 《传承》2001,(1):14-15
旅游精品是相对于一般旅游而言具有突出的优势和特点的旅游精华、精粹,应具有高于一般旅游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有显著的旅游效益和意义。诸如广西桂林、湖南张家界、四川九寨沟、西安碑林和兵马俑、北京长城和故宫等等,可谓旅游精品。旅游发展初期,开发景点不多,旅游者都为极少数先富起来的人,因而旅游地还不具备精品意识,或者说只具有一定知名度。而旅游作为“无烟工业”勃起之后,各地大批开发景点、景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后旅游者蜂拥而至,造成大众旅游局面,旅游质量明显下滑。针对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和旅游成熟期的要…  相似文献   

13.
旅游地名牌产品的营造——昆明滇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牌产品开发构想杜靖川旅游地的开发、建设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旅游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的过程。旅游产品若能得到广大旅游消费者的欢迎,则旅游地开发、建设也就获得成功。因而,旅游地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就集...  相似文献   

14.
肖洪磊 《前沿》2014,(5):115-117
本文在对旅游小镇开发演变的概念、基本特征等基本理论初步界定的基础上,对其开发演变的背景、影响因素、演变机制进行了分析,进而通过选取影响旅游小镇演变的两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业发展水平作为研究切人点,构建了旅游小镇开发演变的方格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5.
科学认识海南旅游资源优势,对于确立旅游业在海南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正确把握旅游宣传促销策略,促进海南旅游业健康稳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搞清海南旅游资源优势,就必须弄清它与旅游资源的关系。所谓旅游资源是指可供旅游开发的条件,据国内外专家初步调查统计,海南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共有11大类、241处;而旅游资源优势则是指在各种旅游资源中处于有利地位的方面。但是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对此存在不少误区,把旅游资源与旅游资源优势混为一谈便是其中之一。结果不仅给海南国民经济发展,而且也给旅游业本身造成了不应有的…  相似文献   

16.
梵净山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试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梵净山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表现为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的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在市场经济下充分开发梵净山旅游资源,并与脱贫开发相结合,建立贫困地区经济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7.
林鸿民 《新东方》2000,(5):21-23
在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中,要贯彻国内生产环境平衡的指导思想,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行保护与开发并举,以开发促保护的方针;要制定和落实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进行生态环境容量评估,要求旅游经济容量不得大于生态环境容量,旅游设施容量不得大于旅游经济容量;要认真修订原规划、原规划大纲中不切实际之处。  相似文献   

18.
全力开拓全线开发全面开放──关于加快武当山旅游经济开发区发展步伐的思考张二江,郭天林作为全国四家旅游经济开发区之一(湖北省唯一一家)的武当山旅游经济开发区,如何加快开放开发步伐。肩负起在鄂西北山区“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发展的龙头,走向世界的桥梁”的历...  相似文献   

19.
符号经济与旅游符号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丽芝 《求索》2008,(10):36-37
现代旅游经济活动中,特定的本土旅游景观对游客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特定的景观就是旅游符号。其实,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符号经济的消费范式,它一方面通过“原滋原味”的具有代表性的本土符号来吸引游客,另一方面通过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传达人们的精神共鸣,实现文化创新。所以,旅游规划与开发应该根植于民族原文化土壤,同时兼顾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凝视”取向,对旅游符号的意义加以适度创新。最终让旅游活动及旅游业持续兴旺,并推动旅游符号的开发和旅游地旅游经济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08,(10):F0004-F0004
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藤县坚持“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三结合,整合旅游和文化资源,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大县品牌,促进“无烟工业”——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