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染性腔上囊病毒(IBDV)感染家禽过程中,大量外源T细胞迁移到靶器官腔上囊组织,造成家禽严重的免疫抑制,本试验主要为了弄清影响T细胞定向迁移的关键因子。本试验利用IBDV感染SPF鸡动物模型,收集IBDV感染后第1和3天的腔上囊、胸腺和脾组织,利用定量PCR技术来测定T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感染对照组中CCR4、CCR5、CCR6和CCR7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IBDV感染后第1天趋化因子受体基因表达水平比第3天高;CXCR4基因表达水平先升高后降低,变化明显;同时腔上囊组织中CCR5和CCR7的配体CCL4和CCL19基因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结果表明,CCR5/CCL4、CCR7/CCL19轴可能参与T细胞迁移至腔上囊的过程,从而对IBDV的致病性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1日龄SPF鸡通过口服腔上囊提取液,4 d后剖杀称重及对腔上囊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鸡增重较快,腔上囊重无明显差别;组织学检查试验组鸡腔上囊发育较快,腔上囊淋巴滤泡增多、滤泡间隙变窄、滤泡皮髓质分界明显,其内充满大量淋巴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人工感染大肠埃希氏菌试验显示,腔上囊提取液能推迟感染鸡的死亡时间.结果显示,通过粘膜接种途径不会影响该物质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3.
鸡传柒性腔上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在河南流行范围广。我们于1982年起在本省19个地区和单位的养鸡场及养鸡户,以微量琼脂凝胶沉淀扩散法(AGPT)抽样进行血清学调查,阳性检出率平均为52.5%,并将分离出的一个腔上囊病病毒株接种土种鸡,测定其对新城疫免疫后HI效价的影响。结果是:1、7、11日龄雏鸡感染后其HI效价平均为4.8~5(1og2),有明显的免疫抑制和免疫失败现象。14、21、35日龄雏鸡感染后其HI效价平均为7.6~7.8(Log~2),达到了正常免疫标准。其结果证明1~11日龄雏鸡感染腔上囊病后受到的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的腔上囊是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攻击的主要靶器官。由于腔上囊受损伤后影响B细胞的形成,产生免疫抑制,使机体对多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极易感染其它疾病。本试验旨在观察鸡感染IBDV强毒...  相似文献   

5.
用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SNJ93株、BC6/85株、B87株感染SPF鸡后观察免疫器官淋巴细胞中Bcl 2和Bax蛋白的分布定位和动态变化。结果,B87株接种组的腔上囊、脾、胸腺淋巴细胞中这两种蛋白在各检测时间均为阴性反应;SNJ93与BC6/85攻毒组胸腺淋巴细胞中这两种蛋白呈现阴性反应,SNJ93攻毒组腔上囊和脾淋巴细胞在48h即开始出现Bcl 2和Bax阳性反应,腔上囊淋巴细胞内这两种蛋白在感染后72、96、120h呈现明显的强阳性反应,以后开始降低,脾淋巴细胞中这两种蛋白在感染后72、96h出现强阳性反应;BC6/85攻毒组腔上囊淋巴细胞中只在96、120h出现阳性反应,脾淋巴细胞中只在96h呈现阳性反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ax和Bcl 2,有可能为IBDV毒力划分增添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CH10×100倍镜检单纯性败血性霉形体病(MG)雏鸡的腔上囊组织,观察到柱状细胞、杯状细胞萎缩、网状细胞坏死、出现空斑痕,淋巴滤泡坏死、异型细胞浸润,淋巴细胞轮廓模糊、核溶解。由此证明腔上囊不单纯是传染性腔上囊炎病毒(IBDV)侵害的靶器官,也是MG侵害的靶器官。由于早期感染MG、IBDV损伤了腔上囊组织,分泌激素功能降低,应答免疫效应微弱,造成肉仔鸡新城疫(ND)抗体参差不齐,诱发新城疫的问题在现地养鸡场已经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7.
珍珠鸡雉鸡传染性腔上囊病血清学调查与人工感染试验@古飞霞@李少雄@叶秀明@刘容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珍珠鸡雉鸡传染性腔上囊病血清学调查与人工感染试验古飞霞李少雄叶秀明刘容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州510225)传染性腔上囊病(InfectiousBursalD...  相似文献   

8.
用市售的腆类化合物、氯制剂、双季铵盐类化合物、酚类制剂和醛类制剂与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相混合,在4℃和30℃作用24 h,用1000 ID50的剂量作用后的病毒液感染23日龄健康AA鸡.感染后72 h扑杀试验鸡,取其腔上囊,用IBD-ELISA快速诊断盒检测IBDV抗原,仍呈阳性反应;用3 mL/L的甲醛溶液与IBDV病毒液混合,在37℃作用24、36和48 h后,按以上剂量感染鸡,感染后72 h扑杀,取其腔上囊,用IBD-ELISA快速诊断盒检测IBDV抗原,全部呈阴性.  相似文献   

9.
用鸡、鸭、麻雀3种不同源性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分离株人工感染80日龄的SPF鸡,初步试验发现,这些病毒均能使接种鸡的腔上囊明显萎缩,组织切片见淋巴滤泡萎缩、坏死,从人工感染的鸡腔上囊组织中可检测和分离到IBDV。各试验组的腔上囊指数平均值分别为:鸡283,鸭314,麻雀364,对照组511。经统计学分析(t检验)3个攻毒组与对照组间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二价细胞弱毒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二价细胞弱毒疫苗的研究贺荣莲吴健敏兰美益蒋冬福黄红梅韦志锋(广西兽医研究所南宁530001)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其病原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感染后引起鸡群发病死亡,因其损伤鸡的免疫器官腔上...  相似文献   

11.
采用RT-PCR方法扩增腔上囊病病毒(IBDV)VP2 基因,亚克隆到 pAdlox转移载体,与野生型腺病毒ψ5一起共转染Cre8细胞,将IBDV-VP2基因在5型腺病毒中进行表达。结果,获得了含有腔上囊病病毒 VP2 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Adv VP2,感染重组腺病毒的细胞经 Western blotting检测,得到了1个约37 ku的VP2多肽,而感染空载体病毒的细胞及对照细胞则无此蛋白条带。证实,成功构建了表达IBDV VP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相似文献   

12.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阻断ELISA对麻雀、鸭、鹅进行了IBDV血清学调查,麻雀的阳性率为7.4%(4/54),鸭的阳性率为95.5%(363/380),鹅的阳性率为9.4%(11/117)。表明IBDV传播已非常广泛,提示麻雀、鸭、鹅特别是鸭在IBDV生态和传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芪多糖对人工感染IBDV雏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由未免疫接种腔上囊病疫苗鸡的种蛋孵化而来的160只1日龄海兰白雏鸡随机分为A、B、C和D共4组。A组为对照组,B、C和D组于26日龄时按每只0.3 mL的剂量用IBDV攻毒。A、B组未用黄芪多糖(APS)处理,C、D组从攻毒当日起连续胸肌注射APS 6 d,剂量分别为每只鸡5 mg和10 mg。分别在21、29、32、35、38日龄时心脏采血1~3 mL,测定E-C3bRR、E-ICRR、ERER和ERIR。结果显示,雏鸡感染IBDV后可使E-C3bRR和ERER显著降低(P<0.01);APS处理组E-C3bRR、E-ICRR、ERER均高于A、B组(P<0.01),其中D组最高,而ERIR则与A组相似。证实,雏鸡感染IBDV后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APS可显著提高其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应用RT PCR法对分离于当地典型发病鸭群的鸭传染性腔上囊病毒 (IBDV )YL997株进行了VP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并和相关毒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YL997株与STC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只有 92 .5 %和 91.8% ,与超强毒株UK6 6 1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7.6 % ,而与当地鸡群中分离的超强毒株HN94 2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则高达 98.1%和98.4 % ,该毒株的VP2基因序列完全具备了超强毒株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人体成语”是指含有表示人体各部位名称及关于人的知、情、意、行等语素的成语。俄语成语中与人体有关的成语所占比例较高,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带глаз,нос的成语。从认知角度对俄语“人体成语”的构成成素进行分析,区分人体成语的概念意义和范畴意义,用隐喻模式和换喻模式对“人体成语”进行认知语义分析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比格犬甲状腺显微与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3~6月龄比格犬甲状腺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比格犬甲状腺实质由滤泡和滤泡旁细胞构成。滤泡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0.22~220.00μm,平均90.80μm;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围成,细胞高度3.04~7.11μm,平均5.18μm,电镜下可见功能状态不同的两型滤泡上皮细胞;滤泡旁细胞很多,直径4.40~8.82μm,平均6.23μm,位于滤泡之间或镶嵌于滤泡上皮细胞之间,也可聚集在一起形成滤泡样结构,胞质内含有大量的分泌颗粒,电镜下也可见两种类型的滤泡旁细胞。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是俄罗斯最大的东方学研究机构。东方学研究所及其下属的圣彼得堡分所,是俄罗斯研究中国问题时间最长的机构之一。研究所机构设置齐全,既是科学研究机构,也是博物馆和图书馆,在国际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历史渊源东方学所至今已有180年历史。1818年,东方学所的前身——俄罗斯皇家科学院亚洲博物馆在圣彼得堡成立。首任馆长为克里斯汀·弗伦院士。成立之初,亚洲博物馆主要收藏各种来自东方的文物和文献,当时博物馆最重要的藏品是彼得大帝的遗书。到19世纪初,俄罗斯探险家在中亚和中国西北地区掠夺的大量珍贵文献和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框架到底是什么"已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中国哲学的文化根基,同时尊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统,将两者融合成新的本体论认识,以"陆王"心学的认识论作为过渡进一步论述儒家思想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方法论原则,提出"中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认知,尝试在哲学意义上回答"‘中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框架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档案资料,对苏获波兰战俘问题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一方面比较清楚地交代了苏联对波兰战俘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部分遣返、分类关押、劳动使用、思想教育、侦探肃反和秘密处决等,另一方面也比较清楚地交代了被关押战俘的生活状况、思想情绪、人数变化和不幸遭遇以及所有波兰战俘的流向和归宿.对于"卡廷惨案"被公布于世后苏联围绕该案所作的各种自欺欺人的文章,本文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披露和叙述.  相似文献   

20.
日本经济安全保障理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健 《东北亚论坛》2006,15(4):102-106
日本是对经济安全问题研究比较早的国家之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安全保障理论。在日本的经济安全保障理论中,关于什么是经济安全保障以及经济安全保障与军事安全保障、综合安全保障、人类安全保障的关系等问题,在不同的时代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对此要进行综合地辨析,才能真正理解日本的经济安全保障理论,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日本安全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