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会愈发感知这一论断的重大意义。社会主要矛盾是个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了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我们有必要从现实依据、理论内涵、历史回溯和实践把握等四个方面作一些必要的考察。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依据,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意义,是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基石。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依据,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意义,是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基石。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4.
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新矛盾需要运用新理念,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到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是我国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本文从五大新发展理念观出发,以社会主要矛盾为着力点,通过分析新发展理念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之间的联系,从新发展理念观的角度对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论断,体现出百年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其表现为对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关系认识上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社会主要矛盾演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认识中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深入分析百年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演变历程与党对社会矛盾认识逻辑发展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依据和理论内涵,深刻理解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第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数十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准确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现实。经过6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从国家发展的现有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更高需  相似文献   

7.
杨立宾 《共产党人》2017,(22):24-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成就的肯定,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的主要问题的科学研判,同时,也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最突出的理论创新就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新矛盾、新思想三者有机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新发展理念深刻洞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具体的实践根据,该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矛盾集中反映出当前我国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矛盾,即人民群众的需求不仅有"量"的增加,更有"质"的提升,而经济社会发展却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结构性问题,二者对立统一,相互作用,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引,而且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策靶向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也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历史时期,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进程中,我国社会的主要矛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十九大作出的精准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社会主要矛盾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决定我们党的工作方针。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在社会客体和社会主体之间保持合理张力。从社会主体来看,人类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从低级到高级演进的过程,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从社会客体来看,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也日益突出,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瓶颈制约。因此,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逻辑进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推进平衡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是在十九大报告的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鲜明提出的,是我们党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36年来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首次调整,逻辑上给人以水到渠成之感.对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刻认识、深入领会.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过程。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客观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集中表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特征,但没有改变对我国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生产力阶段性跃进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最根本原因。从"硬需要"到"软需要"的转型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推动力。没有绝对的"平衡""充分",只有相对的"平衡"和"充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具有中国化、大众化、制度化、辩证化等四个创新性特征。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展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路径,落实新发展理念,倡导真实需要,扬弃虚假需要。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对五年来中国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刻总结,也是对40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的历史回应,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一、站稳历史方位,理清发展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伴生新的矛盾。首先,从供给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判断。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可以看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体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时俱进。由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许多新变化和阶段性特征,促使原来主要矛盾的解决以及新的主要矛盾产生。对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当下社会主要矛盾,把握"变"与"不变"的临界点,丰富社会主要矛盾学说,创新解决途径和方式,促使社会主要矛盾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这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并结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界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发展开拓了前进的道路。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逻辑分析,我们从经济发展需要、社会自我调节和个人需求上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合五大发展理念,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产品供给质量、构建社会公平机制和注重个人均衡共享等方面的突破路径,来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最终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改变,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果的背景下,把握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进行探究,旨在分析当下国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国情相结合的基础上做出的重要论断,其最终指向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要求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要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必须科学厘清共产主义是运动、理想、思想和制度的有机统一,在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基础上,坚持统筹兼顾、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总和,不断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是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科学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既要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又要充分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性特点,更要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实践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本质仍然是需要和供给之间的矛盾,但人民的需求全面提升,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对我们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动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旨归,有效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