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下中国城镇化路径和方向正逐步由粗放型的半城镇化、半市民化向集约型的新型城镇化方向转变。新型城镇化是对过往城镇化的解构、克服与超越,是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等级化向平面化"、"土地‘增减挂钩’向‘人地挂钩’"、"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速度型向适度型"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和方向为:依托开发区、创业园区等创新平台,打造新型城镇化的产业基础;提高农民城镇化中稳定、持续的非农收入,重塑新型城镇化中农民的财产基础;进一步完善"城、镇、村"社区服务体系,建构新型城镇化的社会基础;推动城乡复合型二元结构背景下半城镇化、半市民化向城乡一体化方向演进,建构新型城镇化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2.
人民公社运动初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的管理体制。公社将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全部纳入其管理和管辖范围,形成了以公有制和高度计划经济为基础,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和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社员个人的生产、生活等全部包括在内的、"一大二公"的管理体制。公社权力向党组织高度集中;与此同时,各级党组织的权力向分管的领导集中,党支部向支部书记集中,党委向党委书记集中,形成了公社党委和党委书记的绝对权力。公社体制和整个国家集权政体一样,以党代政,党就是国家。公社实现了国家对乡村的"一体化"管理,由此带来"共产风"等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存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农民收入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农业问题.而是越来越多地和农民非农就业问题相关联,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一定要"跳出农业抓农业",改变只在农业内部找出路的思维定式,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把农民收入和一、二、三次产业的发展相联系,把农民收入问题和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步伐相联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相似文献   

4.
贾艳霞 《学理论》2014,(2):46-47
"中国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是十三亿人民的梦。而我国农民众多,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农民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增强,其精神物质文化需求也日益提高,如何实现中国农民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阻碍新农民"中国梦"实现的关键问题是城乡差距,实现其"中国梦"的必备途径如下:纠正农村基层领导不正之风;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和技校的投资力度;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不断突破城市管理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聚集,中国正在从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向城市居民占大多数的国家转变。这是一个巨变,它宣告传统以控制乡村、限制农民流动为  相似文献   

6.
湖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创新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安平 《行政论坛》2009,16(2):88-9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涉及三项关键因素:财政投资、城乡统筹和农民参与.湖南农村在探索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中的主要经验,一是整合支农资金发挥政府主体作用,改变农村公共产品筹资方式;二是镇村同治--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一事一议"--调动农民积极性,扩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参与主体.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1)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变迁和发展,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农民流动的大规模进行,乡村关联开始逐步加强,使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城市文化和以传统乡土文明为代表的乡村文化开始了接触、碰撞和融合,从而产生了城乡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本文试图找出城乡文化冲突的矛盾点,并提出融合方案,以期为城乡文化的发展提出一些借鉴意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最终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愿景。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快速变化、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尤其是农村空巢家庭越来越多的背景下,传统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农民的养老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2009年9月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文简称"新农保")正式启动.构建新农保制度是改善民生、关系8亿多农民福祉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贫富不均,社会财富分布趋于集中逐渐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核心问题。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扭转社会财富集中,是破解经济体制改革困境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社会财富存在"向城市集中、向发达地区集中、向政府集中、向少数家庭集中、向垄断行业集中和向资本所有者集中"的现象;社会财富过度集中的制度成因是收入分配制度供给质量低、产权制度扭曲、政府改革和社会转型的迟滞;财富过度集中的治理应从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收入分配制度的供给质量,改革不合理的产权制度,加快政府改革和社会转型等方面着手,以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0.
农民收入翻番与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过程中政府管理不断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就。表现在管理理念不断深化,管理政策有效实施,管理制度逐步完善,管理效果明显。但是,当前,在农民收入翻番中政府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管理活动存在"重城轻农"的现象,管理制度存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系,管理体制存在部门分割、层次过多、机构同构的问题。为此,要求农民收入翻番过程中创新政府管理。一要管理活动要城乡并重,二要管理制度要城乡一体,三要管理体制要改革优化。  相似文献   

11.
江燕 《学理论》2014,(6):1-2,5
改革开放以来,"乡政村治"体制适应了农民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需要;有助于乡村治理权力结构的合理化;促进了乡镇政权的民主化、规范化建设。而在具体实践中,当前我国乡镇政权与村委会之间总体上依然保持着明显而强烈的上下级行政命令关系,与法律规定的"指导关系"尚有相当距离。对于改革的走向,应该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在治理方式上由资源汲取型向资源支持型转变,由管治型向服务型转变,统筹城乡基层治理,在体制设计上,尝试由"乡政村治"向"乡村共治"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城乡发展失调的根源是生活实体农民与社会设置农民的分离,社会设置偏离了生活实体的变化。社会设置农民与生活实体农民相分离阻断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自然演变的过程,造成了城乡发展的失调。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社会设置农民与生活实体农民相分离的状况,推动农民向农业生产经营者与市民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且开始实施。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诸如乡村社会分层加剧、乡村基层组织冲突加剧、精英分子流失、乡村文化流失等问题将逐日呈现,而传统"乡政村治"治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难以再维持治理的高绩效。协同治理模式是克服"乡政村治"模式弊端,提升乡村治理绩效的重要模式。在新型城镇的进程中,协同治理要遵循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发挥城乡各自资源优势,通过城市和农村之间、工商业和农业之间、市民和农民的协同发展实现乡村治理之善治目标。为此,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互助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互支持;形成城乡基层组织整合机制,促进城乡组织相互合作;形成城乡制度互融机制,促进城乡制度相互融合;形成城乡文化的"互哺"机制,实现城乡文化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4.
推动资本下乡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农"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克服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现实选择。在下乡资本较为普遍的农村,下乡资本、农民和农村基层政府之间构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多主体复杂关系网。构建乡村振兴中多主体和谐关系,就是要按照"亲、清"原则构建下乡资本和农村基层政府之间的和谐关系,按照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下乡资本和农民之间的和谐关系,按照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要求构建政府和农民之间的和谐关系,并构建一套能够确保多主体和谐共处的制度和体制机制。只有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确保相互之间和谐相处和良性互动,才能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进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5.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在"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框架下推进农村改革,从根本上对改变农村现有的生产方式提出了要求。我国农村现有的生产方式是建立在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集体经济为支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生产方式之上。《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的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等权益,实质是对农民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生产关系的进一步调整,此项改革的关键,是推动农民家庭经营向与城市一体化的社会分工转化。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4,(3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实施以来,太和县立足县情、着眼民生、多措并举,初步实现了农民群众看病"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有效解决了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长效筹资机制未建立,定点医疗机构监管难度较大,县、乡、村三级公示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等,探索相应的对策如下: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积极探索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合作医疗保险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走出农民因病致贫的怪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看不起病"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下,低收入的农民面对的是一个统一的、按照城市标准制定的医疗和药品价格。  相似文献   

18.
加快上海郊区的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集镇建设,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是建设都市型新农村,实施市委提出的“三个集中”战略方针的基本条件。它对农业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现代化过渡,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繁荣郊区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别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上海郊区城镇建设发展的特点及问题上海郊区城镇建设是从70年代末初现端倪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的迅猛崛起,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摆脱了土地和传统经济的束缚,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从而极大地冲击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有力地推动了…  相似文献   

19.
承湘 《瞭望》1985,(12)
在农村经济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又在全国兴起。城乡改革的实践打开人们的眼界,使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在商品经济的时代,城市离不开乡村,乡村也离不开城市,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农村广阔、农民众多的国度里更是如此。打破城乡相互分割、封闭的状态,实现共同繁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城乡关系的要求日益强烈。这是当今中国出现的又一桩具有深远意义的新事物。 过去提起城乡关系,总局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结构性矛盾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中国的"三农"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其主要因素是结构性矛盾,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惯性和转换迟滞.因此,要解决"三农"问题,仅仅局限在农业、农村、农民存在着局限性,必须跳出"三农"范围,采取各种措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转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