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风险投资始创于本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是指风险资本专门用于购买在新思想和新技术方面独具特色的小企业的股份,并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创新小企业的建立管理.风险投资业可由三部分组成:风险资本、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企业.由于我国目前没有既懂技术、又有丰富管理经验,同时还富于创业精神的民间企业家群,也没有富于风险投资经验的投资银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国家大力倡导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离不开风险投资,而发展风险投资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重视政府在其中的监管作用,对于风险投资业的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认为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宏观指导与调控的职能,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积极促进风险投资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国私人合伙风险投资公司组织方式的解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世界风险投资业最发达的国家,其发展尤其得益于风险投资公司的健康运作。美国风险投资机构主要包括三类:政府支持的小企业投资公司(smallbusinessInvestmentcofporation)、银行和大企业附属的投资公司以及私人合伙风险投资公司(venturecapitalpartnership,又称风险投资合伙企业)。私人合伙的风险投资公司多采用有限合伙制,是美国风险投资业的主要力量,其投资额约占美国全部风险投资额的80%。本文拟就美国私人合伙风险投资公司的组织方式,从法律的角度,探讨有限合伙制如何与风险投资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相适应的问题,以期对…  相似文献   

4.
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投资是把资金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技术及其产业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新技术成果尽快商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①。当前,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现行立法明显滞后。因此,加强和完善对风险投资的法律调整,就成为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关键所在。一、外国风险投资的立法状况及经验启示美国是风险投资成功的典范。1946年组建的美国研究开发公司(ARD)被视为现代风险投资公司的鼻祖。现今,美国风险投资的规模己近600亿美元,每年向10000项以上高技术转化进行投资。此外,英…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成功的典范。1946年组建的美国研究开发公司(ARD)被视为现代风险投资公司的鼻祖。现今,美国风险投资的规模已近600亿美元。每年向10000项以上高技术转化进行投资。纵观美国风险投资立法的经验,下面几点可借鉴:(一)给予税收优惠。美国政府为了鼓励风险投资,在1978年通过了《收人法》,将资本收益税从49.5%降至28%,使资本投入较前一年增加5.56亿美元。198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经济恢复税法》,将资本收益税从28%降至20%,使得1982年风险投资额发展到1970年的12倍。1986年,美国又通过了《税收改革…  相似文献   

6.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种专门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由于其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具有很大的风险,所以称之为风险投资。风险投资的基  相似文献   

7.
一、风险投资的历史发展和投资范围  风险投资起源于美国,是私人权益资本的一部 分,二战前已经略具雏形。1946年美国研究与发展 公司(Americ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ARD)的建立,是风险投资诞生的标志。 1957年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对数据设备公司投资7万美元(当时占数据设备公司股份的77%),14年后这些股票的市场价值高达 3. 55亿美元,比投资增长了5000倍,从此改写了风险投资的历史。传统意义上的风险投资的投资对象是创新企业,尤其是…  相似文献   

8.
延生护宝抢注改称伟哥 民营企业家姜伟1998年12月25日注册了一个商标:“伟哥”。这本来不过是沈阳飞龙公司保健品家族中又添一员而已,孰料,竟引发了一场全球瞩目的抢注风波。有媒体说,姜伟“偷渡”成功。 1998年6月,姜伟第一次从国内报道中获悉美国辉瑞公司推出一种治疗阳萎的新药“Viagra”,眼下正风靡全球。报道中,“Viagra”被音译成汉字“伟哥”。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时代日益临近、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趋势的今天 ,每一个企业和每一个企业家 ,都应当学会用站在全球高度的眼光不断审视自己 ,随时发现自己的弱点和缺点 ,并迅速加以克服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认真搞好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LED跨国公司的专利策略及台湾LED产业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D(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发展成对二十一世纪有重大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其发展过程、发展模式带有鲜明的专利制度运用印记。以日本的日亚化学、德国欧司朗公司、美国克里公司、日本丰田合成公司、美国拉米尔德公司为代表的LED业跨国公司在注重市场开发策略、市场营销策略的同时,利用手中的专利壁垒提升市场竞争力,因其对专利的态度和所采用的专利策略差异,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专利纷争。而台湾LED产业在这些跨国公司的专利纷  相似文献   

11.
彭丁带 《河北法学》2006,24(11):173-178
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是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息不对称包括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和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它们都可能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风险投资合同是解决风险投资因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其分阶段投资条款、投资工具选择条款等在美国风险投资合同中大量存在,它们有效地解决了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之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难题.此外,声誉机制也在美国的风险投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风险投资合同的成熟经验对我国风险投资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际资讯     
苹果成功掌控含"iphone"的色情域名近日,苹果公司成功地解决了一起域名纠纷,掌控了包括iphonesex4s.com在内的 7个含有iphone的色情域名。为了能够获得这些域名控制权,苹果公司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签署了一份投诉意见。目前这7个含iphone的域名已经由品牌保护机构 MarkMonitor进行管理,该公司同时管理很多大公司包括苹果公司的域名。(CNET)  相似文献   

13.
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公司商标侵权纠纷案件,以广东省高级法院调解的方式结案。苹果公司答应支付6000万美元,深圳唯冠公司答应转让自己的商标权。这是一个表面上看来皆大欢喜,但双方都不得不接受的无奈选择。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一案件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当年苹果公司在全球收购商标专用权的时候,存在着重大的疏忽,结果导致深圳唯冠公司可以在法律的框架内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于深圳唯冠公司来说,虽然利用苹果公司在谈判中存在的疏忽获得了  相似文献   

14.
从美国经验看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风险投资业虽然有一定的规模 ,但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如投资主体单一化 ,资本来源的社会化程度较低 ,风险投资机构组织形式单一 ,规模过小 ,风险投资的运作与退出机制不完善等。总结美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的成功经验 ,可以看出它保证了风险资本来源渠道的畅通 ;保障了风险投资主体的多样性 ;保障了风险投资的高效率 ;保证了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畅通。作者认为 ,我国的风险投资法律制度应该从促进风险投资高效率运作、促进风险投资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保障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畅通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前,武汉市风险投资公司存在着风险资本的规模小、来源狭窄的问题,应鼓励和吸引机构投资者、民营企业、外资和个人投资于风险投资公司。在风险资本的募集方式上,武汉市应采取公募方式为宜。武汉市风险投资公司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可采取可转换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等投资方式,并通过股权上市转让、股权协议转让、回购、收购、清算等途径退出投资。  相似文献   

16.
《法律与生活》2014,(8):15-16
正提出将美国加州"一分为六"的蒂姆·德雷珀是美国硅谷的一位知名风险资本家、位于美国加州的德丰杰风险投资公司创始人、德丰杰网络创始人。翻阅德雷珀的人生履历,不难看出他自始至终没有远离过风险投资事业。与此同时,德雷珀的家族历史更为其事业的发展书写下一抹神秘的色彩。一切皆有可能德雷珀曾坦言:"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在这个世界上,我最不想做的事就是进入风险投资行业。"最终,他以进入这一行业的行动证明"一切皆有可能"。  相似文献   

17.
在签订注册商标转让协议时,基于交易安全的需要,受让人应严格审查谈判人及签约人是否有处分商标权的授权,疏于履行该审查注意义务,不仅可能导致交易失败,而且还将面临折戟市场的不利后果.美国苹果公司( Apple Inc)是世界范围内的知名高科技企业,其推出的iphone 智能系列升级手机一时间风靡全球,成为时尚与品位的代名词,有众多追捧的粉丝.2010年1月,苹果公司继iphone智能时尚手机之后又在全球推出了iPad平板电脑,该款电脑的多用途功能与时尚造型设计立即引起无数苹果粉丝的青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品市场,自然成为苹果公司推销iPad平板电脑的重要国家,但令人吃惊的是,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上推出iPad平板电脑时,居然IPAD注册商标不属于其所有,该注册商标登记在深圳的一家科技公司名下.苹果公司为推行在中国的iPad平板电脑销售战略,于2010年提起了对深圳这家公司的IPAD商标确权之诉,2011年12月深圳中院对这起商标权属纠纷做出裁判:苹果公司败诉.该裁判意味着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将有可能被迫退出中国市场,或者更换为其他商标再进行销售,并且还将面临被指控商标侵权的严重后果.1如此一来,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将折戟中国市场,同时也将使其商誉在一定程度上受损.商标策略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总结该案的审判经验,可以使相关企业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因商标权转让交易之疏忽而招致不利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文杰 《法制与经济》2010,(2):93-94,97
目前,武汉市风险投资公司存在着风险资本的规模小、来源狭窄的问题,应鼓励和吸引机构投资者、民营企业、外资和个人投资于风险投资公司。在风险资本的募集方式上,武汉市应采取公募方式为宜。武汉市风险投资公司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可采取可转换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等投资方式,并通过股权上市转让、股权协议转让、回购、收购、清算等途径退出投资。  相似文献   

19.
张剑 《中国审判》2013,(6):62-66
正苹果公司作为世界著名的电子设备生产商,在终端电子设备的开发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开发的Ipad、Iphone等电子产品风靡全球。就在业界专业人士忙不迭地表示苹果奇迹不可复制的时候,苹果公司又为"果粉"们创造了另一个奇迹,那就是App Store。然而正是这个App Store,让苹果公司在中国陷入了一场诉讼魔咒。从2011年开始,苹果公司接二连三地被单位或个人告上法庭,要求其为自己擅用他人作品的行为"埋单"。作为苹果公司侵权被诉第一案的原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成了这场连锁反应中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掌握了知识和技术,谁就有可能掌握市场。在一个高新技术能带来巨大利润的市场中,高新技术企业间的人才流动也越来越频繁。一个公司的雇员,必然会因其受雇期间在雇佣公司所学到的知识和了解的信息形成某种专长,当其带着这些专长到与原公司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任职、或自行从事类似业务的经营行为时,通常会有意无意地使用原雇佣企业的知识和信息,这当然会引起原雇主的不满,并因此成为引发大量侵犯商业秘密诉讼的诱因。今天,越来越多的雇主已经习惯与雇员签订竞业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