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傅耀祖 《外交评论》2000,24(3):25-29
建设当代中国外交学要以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外交思想为理论基础,新中国外交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今世界的总体形势和中国外交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富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和思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外交家对当今时代特征,战争与和平问题,中国外交的纲领、路线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中国外交风格和艺术丰富了外交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鲁毅 《外交评论》2002,(4):14-18
文章认为为进一步把中国的外交学学科建设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握好外交学是一门独立的、有特定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的学科;处理好同相关各门交叉学科的关系;系统总结中国外交实践的丰富经验;参考并借鉴国外外交学研究的积极成果,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外交学学科体系。在学术研究中应贯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使中国外交学学科更加充实、完善,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黄金祺 《外交评论》2005,(3):100-104
《世界外交大辞典》“外交”条目提供了外交新定义,是在外交学中国化方面所作的尝试。新定义有如下理论特色:1.以中国的立场和观点来研究和表述一般外交学的普遍学理;2.突出主权和外交的关系;3.把“维护本国利益”和“实现对外政策”并列为外交的两大使命;4.把外交采用的方式限定为和平方式;5.兼容“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下的外交;此外还列举了不同含义外交所具有的共同特性。  相似文献   

4.
贾健 《外交评论》2003,2(4):101-105
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外交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外交学科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外交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代表先进文化是中国外交学科发展的方向。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外交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历史发展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实践为中国外交学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的中国外交学学科建设,正朝着完善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深化学科独立性的方向发展,其课程教学体系也进行着与之相适应的改革与创新。《外交学概论》是外交学学科最为基础与重要的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建设直接反映外交学课程教学建设与发展的趋势。本文试从新世纪中国外交学学科及其课程教学创新建设的高度,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别提出了《外交学概论》课程教学创新的三个方面建设,即教学内容的体系整合、教学手段的多样实践与培养目标的多元定位。  相似文献   

6.
王栋  贾子方 《外交评论》2010,27(4):32-53
从知识谱系和知识进程的角度,中国外交研究可以分为三大知识传统,即外交史研究、外交学与外交政策分析以及地区与问题研究。文章对这三大传统进行了批评性的梳理和评析。在探讨中国外交研究三大传统的特点、演进及不足的同时,对如何推进中国外交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中国外交研究进步的可能路径之一,在于上述三个传统的复兴、接续、融合与再创造。  相似文献   

7.
当代外交学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飞 《外交评论》2002,(4):25-33
我国对外交学的研究极为重视。了解当代外交学研究的现状对我们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近年来国内外出版的外交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外交学研究的历史、主要问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一介绍,以期对中国的外交学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外交学学科建设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外交学学科建设与研究”进行了回顾,并以1978年底为界划分为两大阶段。 前30年中国外交学走过了曲折路程,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取得了巨大成绩。文章对当前国内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指 出存在的外交学学术性格不鲜明等四大问题,作者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展望外交学发展的良好机遇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9.
外交学,顾名思义,是指研究外交工作规律、方法、特点、历史及现状的科学。它是对外交工作理论的总结。由于各国的外交理论、实践及外交工作的原则各异,而这又与各国的切身利益和政治制度密不可分,因此在外交学上各国学者观点歧异、众说纷纭是难以避免的现象,不可能也不应该强求一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外交学,重在阐明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总结我国外交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我国外交学研究机构得以组建,专业期刊杂志纷纷创办,还出现了许多享有较高学术声望的学者。抗战时期中国的外交学研究,既推动了中国外交学的发展,也促使中国人的外交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更为中国的抗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力量。由于受限于当时极端恶劣的国内国际环境,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学也出现了一些缺失,如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学术性不足等。  相似文献   

11.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中国视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引进介绍和借鉴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是很有必要的,但同时也必须有中国的角度和中国的视野,只有两个方面的结合,才能做好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和中国外交的研究。在国际关系历史的研究方面,有必要认真研究中国历史上对外关系的思想与实践;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方面,有必要挖掘中国思想家们这一方面的内容;在当代中国的外交实践中,许多问题也有必要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和中国的视野两个方面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2.
苏浩 《外交评论》2003,(4):15-22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中国外交形成了一系列工作新思路:外交工作应保障“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顺应“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基于此,中国外交采取了许多重要的措施,为国家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周边环境,通过吸取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的精华丰富中国外交内涵,并将中国外交与中国人民的利益紧密结合,从而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和平外交是我党长期坚持奉行的外交方略。我国通过实施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长期的良好的国际环境,在党的和平外交方略指引下,团结和支持非洲国家,推动南南合作,是我国外交的重要战略。50年来中非人民紧密团结,中非友好不断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中非关系发展的新实践表明,我国将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继续奉行和平外交方略。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背景下,安全威胁尤其是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现实性挑战。警察外交作为我国一种新兴的外交形态,体现了我国外交活动日益多样化、立体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发展警察外交,是我国总体外交战略的根本要求,也是公安工作创新实践的必然结果。文章基于对当代外交发展现状的认识,对我国公安工作实践领域当中存在的外交活动进行了界定,提出了警察外交的概念,并对其内涵及兴起的动因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试论文化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智 《外交评论》2003,(1):83-87
在当代国际关系中,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文化外交成为外交的一种新型方式。本文试图从跨文化的国际传播角度,结合外交实践,探讨文化外交的内涵、外延及其地位作用。该课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拓展对外交概念的理解,强化外交活动的自觉,加速全方位、立体型外交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利用一系列重要场合就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发表讲话,不断充实和发展新时期中国对外战略思想。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为下一步中国的外交谋篇布局,体现了新思想,谋划了新布局,也预示了未来中国外交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外交调研中的人物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生 《外交评论》2004,2(4):72-78
本文对人物调研的重要性进行了系统阐述。从“搜集调研对象人物自己的文章、著作、言论”等六大类别归纳了人物调研的方法。尤其是结合外交工作的需要和外交工作的内在规律,详细地论述了包括“政治思想和政策主张”、“政策的实行、效果和未来动向”在内的人物调研的4个重点方面和其他次要方面,并概述了对人物调研对象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鸿章外交思想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分析了李鸿章主导外交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内涵。也论及其另一侧面和是否代人受过等问题 ,并结合其重大外交实践指出李鸿章是晚清屈辱外交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西方国家新闻媒体同外交决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国家的“媒体外交”,也就是利用新闻媒介来推进外交政策的方式近来已经成为外交学的新领域。在定义“媒体外交”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媒体外交盛行的客观条件,并集中讨论西方国家新闻媒介对政府外交决策的作用以及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得以控制媒介报道的基础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