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程旭惠 《前沿》2007,2(3):15-17
邓小平人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不拘一格降人才”、重视教育事业、培养“四有”新人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论断,是指引我们贯彻落实党中央制定的“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国尽快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
《创造》2010,(7):6-6
“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此诗乃晚清著名学问家、思想家龚自珍先生所作。欲为国家开拓人才通达之道,诗人所设计的逻辑起点十分清楚,是从期望把拘束着人才成长的大大小小的“格”破掉开始。换言之,如果束缚人才的旧章法、旧准则、旧规矩、旧习惯甚至旧心理不去,那么人才辈出的大好局面是无法出现的。  相似文献   

3.
马玉屏  张萍  申钧 《前沿》2004,(9):145-149
把“四个尊重”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 ,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郑重的政治承诺。这一重大方针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前瞻性。唯物史观的社会价值论是“四个尊重”的理论基础 ;“四个尊重”要体现在制度、政策和法律上 ;实现“四个尊重”关键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人才观要求对人才的认识树立“三个观念”,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四个尊重”,核心是尊重劳动;要求牢牢把握“一个标准”,核心是做到“四个不唯”;特别要求对人才的“培养、吸引、用好”,核心是“用好”;要求最终体现“三公”(公开、公平、公正),核心是“党管人才”。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一方针时说:“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是光荣的……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要”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这一论述的基本取向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十分鼓舞人心。但是,仔细阅读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开始时,“劳动”包含了“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后来就不包括了:出现一个“非劳动”,之后又把“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与“劳动”相并列,很容易让人们理解为它们就是可以取得收入的“非劳动”,而它们恰恰就应当包含于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而通常人们所理解的存款取息、继承遗产、接受赠与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要论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人事人才工作要坚决贯彻落实。落实“四个尊重”的方针,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全面的发展的人才观。一要牢固树立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深刻认识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确立,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上述论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二要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武汉六中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求实、严谨、勤朴、忠毅”的优良办学传统。早在70年代末,六中就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率先提出“变讲堂为学堂”的教育主张,主张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把教师置于主导地位,推动了学校教学改革发展,当时在省市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武汉六中认真学习,统一认识,不断总结,勇于实践,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重要研究课题,明确提出“不拘一格用人才、不拘一格育人才”,用改革促进发展,逐步建立起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8.
不拘一格唯才是举□覃自觉我国古代荐举人才,提倡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主要观点和做法如下:一是不论亲疏贵贱,不论资排辈,有能则举之。《墨子·尚贤上》:“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避私怨。”《晏子春秋·外篇》:“见贤而进之,不同君...  相似文献   

9.
"大人才观":青年成才的春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 把青年成才定格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 赋予人才定义全新的时代内涵◎ 坚持以德为先的人才观◎ 坚持以能为本的人才观◎ 坚持以绩为要的人才观◎ 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大机遇党和共和国历史上首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尽管于2003年12月在冬季的首都北京召开,但它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为全国各族青年的成长成才带来了春天的希望。这次会议根据世界经济、政治和科技形势发展的深刻变化,按照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成才,人才就在群众中”…  相似文献   

10.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重大问题,小康大业,人才为本。曾庆红同志最近强调指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和坚决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方针,积极搭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抱负的舞台,不断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学术环境和人际环境,使他们创业有机会、工作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使他们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县委书记作为县级领导班子的核心,承担着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用好人才的重任,应当带头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抓好人才开发各项任务的落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一、要有爱才之心。“为政之要,贵在得人;得人则昌,失人则衰”。事实证明,得人才者得天下,古今中外溉莫能外。可见,作为主政一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虽是一个认识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概念,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本文通过对现代性"传统与现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四个方面"断裂问题"的思考,从该"二重性"中归纳出现代性的"同一性"即时代精神、理性精神、主体精神、发展精神,并尝试性地揭示现代性该四个主题精神的最初意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下发生的"演变",从而关注现代性的"同一性"与加深对现代性"二重性"的理解和认识,给予现代性本质的一种澄明。  相似文献   

12.
自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以来,学界、政界以至社会各界,对“政绩观”错位带来的种种弊病与不良后果普遍引起关注,莫让“政绩”成“政疾”的呼声日盛。但是,人们对那种公开以“政疾”冒充“政绩”,功过混淆、鱼目混珠的现象,却至今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鉴于此,有必要大声疾呼:莫把“政疾”当“政绩”。“政绩”与“政疾”本来是两码事“,为政者”所取得的成功为“绩”,存在的问题为“疾”,两者不该混淆。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明明是“政疾”的东西,摇身一变,冠冕堂皇地成了“政绩”。例如,有些地方盲目决策,乱上项目,劳民伤财,造成…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文化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的关系问题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近年来出现的众多文化现象也成为这一问题研究的素材。然而这一划分本身在消费时代的合理性还有待探讨,通过回溯源于西方的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历史,阐释这一二元划分的思想基础,在消费社会及媒介构建下这种思想基础遭遇的颠覆,进而得出结论:二者的二元划分已经不能成立,由此产生的争论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感受"另类"     
当我们把城市中的一切都变成游戏的时候,突然发现“另类”可爱。“新生代”们先创造了“另类”,再创造了“时尚”,循环往复,其乐无穷。当一个物件的分类不好归位时,人们常常叫它“另类”。的确,音乐评论人实在无法将臧天朔的《老玉米》归入哪一类?通俗,民谣,还是ROCK?那些崇尚伟哥的男人们扯着嗓子在歌厅里一路狂吼:“要有一副好身体,就请你吃老玉米……”似乎唱出了阳刚。“新生代”们先创造了“另类”,再创造了“时尚”,循环往复,其乐无穷。“另类”前卫,而“时尚”大众。“另类”并非时尚,但可以变为时尚。面对传媒一…  相似文献   

15.
"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干部"是党员的一项基本权利,<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对"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作了制度性规定,使这项权利由原则走向制度迈开了第一步.然而,要建立完善的罢免撤换制度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深入探讨与研究,即罢免或撤换的主体与对象;罢免或撤换的依据;受理机构与程序.  相似文献   

16.
韦有多 《桂海论丛》2002,18(1):24-26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领导核心.我们在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过程中,既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更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三个代表"与"以德治国"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国学,就其"源"而言,我们可以说,先秦诸子之学,是"国学"演变发展的活水源头;与此相对应,先秦以降,儒、道、佛等学派思想的演进,催生出一系列前后相继的学术思潮,如汉初黄老思潮、两汉尊儒思潮、东汉反神学思潮、汉魏道教思潮、魏晋玄学思潮、隋唐佛学思潮、宋明理学思潮,以及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潮等等。这八大思潮,前后相继,奔腾向前,组合成"国学"发展演变的汹涌潮流,构成了"国学"发展的宏伟画面。  相似文献   

18.
19.
论"治未犯"——关于"溯源防范"与"不管而管"制度的建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对预防犯罪的研究应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并重、东方文化的“心性教化”与西方文化的“行为规制”并重。我国预防犯罪应借鉴中医“治未病”的道理而“治未犯”,即未犯先防、刑后防犯,建立“溯源防范”制度,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推广源流监控制度,建立“不管而管”制度,即被害人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一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进行严格的概念性表述.第一次提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第一次指出"既得利益集团"的问题.第一次提出,全党同志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第一次点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第一次提出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而且要坚持其"科学精神".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应当从哪些方面解放思想.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标准.第一次系统科学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第一次提出新形势下应吸收"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并重申了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第一次系统提出我们党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