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蒲坚 《中外法学》1991,(6):44-45
<正> 近两年来,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向深广方面发展,主要表现在:(一)资料整理工作较以往更为细致、全面;(二)专题论著较以往更有深度;(三)新的中国法制史教材不断出版. 在资料整理方面,以唐代法制资料最为突出.刘俊文著《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1989年中华书局出版),对现在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有关法律文书几收揽无遗.其中包括律、律疏、令、格、式、令式表、制敕文书、判、牒、案卷等五十件.每一  相似文献   

2.
敦煌文化是"人类文化珍藏"和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敦煌法律文献是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古时期我国法律文化传统的集中展示,是极其珍贵的法史资料,至今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仍有重大认识价值和古为今用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敦煌法律文献中的国家制定法、契约文书、婚姻家庭制度、经济商贸制度、诉讼法律制度作了一次试探性的整合和解读,以期揭示出敦煌法律文献对我国法律文化传承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裁判文书附设"法官后语"是现今裁判文书改革中的一项措施,从适用初期就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高度评价。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问题的不断暴露,各界的质疑和反对之声开始逐渐增多。笔者选取了当前较有代表性的四类反对意见阐述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并针对当前附设"法官后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敦煌吐鲁番文书中经常见到"乡元"、"大例"、"大匕(比)例"、"往例"等用语,如借贷契约中的"乡元生利",雇佣契约中的"若逢贼打,壹看大例",租佃契约中的"风虫水旱,随大匕例"、"准往例,渠破水擿(讁)仰佃人"等,而且这些词语还出现在分书以及牒状判词中.这些词汇都是当时对调整民事关系的不同类型地方习惯的称谓,而且当时...  相似文献   

5.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等地的官田有官员的俸禄田和以其收入支付官府日常开支的公廨田,这一做法应当是模仿了唐朝的职田、公廨田制度.敦煌寺户轮流到吐蕃官田耕作,被称为营田夫.吐蕃沙州政权对于营田的管理,除了营田官外,还由仓曹负责.敦煌藏文文书中的财物房有可能系吐蕃官府中的公廨机构.吐蕃统治结束后敦煌归义军政权可能设有公廨司,应当负责归义军政权官园、官田的经营.另外,仓曹以及营田官也应对官园、官田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6.
黑水城文献中有10多件元代肃政廉访司的刷尾文书,一类使用过“刷讫”墨印和监察御史朱印,是已经完成照刷任务的刷尾文书;一类未使用过“刷讫”墨印和监察御史朱印,是照刷任务尚未结束的刷尾文书.本文对这些文书的内容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完整的刷尾文书主要由结语、批语和印章三大部分构成,其中结语至少包括被照刷文卷的立案状态及其数量、被照刷 文卷的立案事由、被照刷文卷的行文起止时间、用纸数量和被照刷文卷刷尾结语等四个要素.刷尾文书所反映的工作流程第一步是由司吏撰拟“结语”,第二步是廉访司的书吏在刷尾文书加盖表明一组工作人员的姓名签章,第三步是书吏在文书尾部加盖“河西陇北道肃政廉访司刷讫”长条墨印,第四步是分司主管官员加盖八思巴文的“河西陇北道肃政廉访分司”朱文方印.以上认识对于深化元代肃政廉访司制度特别是文卷照刷制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7.
茆巍 《证据科学》2011,19(1):20-30
清代的鉴定文书不仅应包括通说中的尸格、尸图、骨格、骨图,而且还应该包括通详类上行文书、仵作甘结,它们各有侧重,相互验证.通详类文书中有介绍现场勘查、分析说明的作用,仵作甘结则体现了验证图格,防止作弊的用处.三者共同构成了一套精巧的表达体系.同时,清朝还在损伤描述要素上作了规范化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常林  王宁敏 《证据科学》1998,5(2):64-68
概述 一、法医学鉴定文书的概念及其种类 法医学鉴定文书,是指法医学鉴定人接受委托和在检验、鉴定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规范性文字、数据和图片(像)资料,以及根据检验所见和鉴定结论制作的书面报告的总称,也可以简称为法医学文书.关于法医学鉴定文书的名称问题,在传统法医学中仅见介绍过"法医学鉴定书”一词,而法医学鉴定书是法医学鉴定文书的一种.另外,我国法学界和司法部门使用的"诉讼文书(有称司法文书和法律文书)”与法医学鉴定文书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探讨,但诉讼文书中也涉及法医学鉴定文书的内容. 根据法医学鉴定文书的作用、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如图示),该分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鉴定程序和过程的文字记录;鉴定书;鉴定结论签发手续和应用反馈.  相似文献   

9.
[案情]王某夫妇租了两间临街房屋开设了一家小商品零售店铺,为节省支出,亦在此店铺内饮食起居。被告人林某、李某和吴某三人预谋采用麻醉方法抢劫店铺的钱财,并  相似文献   

10.
如何确保当事人真实、准确、完整、有效地表达真实意思,是物权法及相关民商事法律的重要职责,在<物权法>中明确规定公证机构以及公证文书的地位、公证文书的法律效力等,则是实现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赵蓉  刘为民 《知识产权》2012,(10):40-53
在我国历史上,敦煌是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最早接触杂居,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荟萃的地区.这里独有的地理、民族与文化优势,使得敦煌民间文学艺术在融合外来文化的同时,始终坚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内核,呈现出浓烈的地域民族性、反映世俗生活的本真性以及无限的开放与丰富的创造性;表现出了物质与非物质、平面与立体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的多样态,展现出了多元化成果类型;体现了活态化承继.因之,也使得敦煌民间文学艺术绵延至今而弥久愈新,为我们从法律视角认知这类创造成果的法律特性,确立其可保护性和保护范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回顾敦煌佛教研究的整个过程可以发现,以往学者多是按照经、戒规范进行描摹,塑造出一个理想型敦煌佛教;少数敦煌学家近年来虽已指出吐蕃统治及归义军统治时期的敦煌佛教颇有不合经、戒的世俗化倾向,但仍未能对这一时期敦煌佛教的特性作出明确的判断。实际上,8至11世纪的敦煌佛教不仅仅只是具有世俗化倾向,而是已经变成与佛教规范背道而驰的世俗佛教,体现出一些较以往明显不同的特点。因此,有必要重新改写以往出版的中国佛教史及敦煌佛教史。  相似文献   

13.
霍存福  武航宇 《法学家》2005,(1):140-150
本文将敦煌租佃契约与古罗马帝国时期埃及行省的1件租葡萄园契进行契约条款及其精神的比较.两类古契在立契时间、主佃双方情况、租佃关系发生的原因、租期、租金、赋税分担、保证及违契处罚等方面,有同有异,反映了中西方古代契约文明的状貌及契约文化的各自特色.本文也力图描摹契约文化的发展脉络,寻求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1957年秋冬(9月3日至12月2日),郑振铎应邀去东欧访问和讲学,先后到了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各地,还参加了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等一系列政治活动.在列宁格勒东方学研究所的4天中,他查阅和抄录了敦煌文献并参观了博物馆等.郑振铎在出访时期,经常给家人和朋友、同事写信,并写有日记.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郑振铎当时并没有将其公布.目前整理出版的郑振铎日记和书信中保存了他在列宁格勒的见闻和观感,这是对苏藏敦煌文献在公布之前所能见到的最详尽记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5.
黑水城文献与敦煌文书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二者书写材料、形成年代、出土地点、发现时间等方面最为接近,是学缘最近的两个学科;二者发现的国际文化背景相同,文献最初流散的命运归宿相似.同时,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其研究对象分属不同的领域,各自构成相对独立的专门学问;二者作为代表性的版本形式和装帧形式明显不同,具有不同的时代特色.敦煌学的学术成就和学科建设对黑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其研究方法的成熟经验对提高黑城学的整体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降魔变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魔变》是敦煌变的代表作,图并茂,但由于原卷资料的下落不明,致使其研究困难重重,本作在完成《敦煌变校注》的出版之后,又陆续获得原卷真迹,变榜题等多种重要资料,因而对该篇变的研究作了新的补充,包括研究述要,原卷真迹查证,字补校三项内容。  相似文献   

17.
王斐弘 《现代法学》2003,25(4):64-73
敦煌文献《文明判集残卷》精深宏富,弥足珍贵。它以洞烛幽微的方式,使我们在解构作为裁判载体的唐代法律文书本身的结构格式、辞章、共同特点的同时,还为我们以史为经对法律文书的递变做纵向研究支撑起无法替代的历史平台。它以其格调庄严、简约有致的风格,博大的哲学理念,鲜活的法、理、情的和谐统一,让我们在识见中华法系中的法文化、法意识和法律制度之际,惊叹中西一流智慧的殊途同归:"活法"的惊人映照!它,尤使我们在云遮雾障的历史中穿越智识的长河,于悠悠心会中提供一种久远的深度与返照。  相似文献   

18.
文化艺术市场的日益繁荣,为从法律上明确临摹作品的版权地位提出了要求.以敦煌壁画临摹作品展览为例,结合艺术创作自身规律和著作权法的独创性要求,进一步探讨临摹与复制、创作的法律属性,进而提出对临摹作品加以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