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目标据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国有企业的负债率目前高达70一80%,而其中银行贷款占85%。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既影响着国有企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又直接危及国有银行的信用基础,最终影响我国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影响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建立。因此,国有企业必须进行债务重组。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基本目标是使国有企业的负债率降到50%左右,其不良债务降到适度水平,并且建立国有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变企业行为机制,不再产生新的过度负债。二、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根据国有企…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在调整经济结构,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中,发展并逐步完善国有企业的直接融资机制,对于搞活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国国有工业企业负债状况严重从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结果看,当前国有工业企业资金短缺,债务负担沉重,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国有工业企业负债率高。1995年末,国有工业企业负债总额已达3124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5.81%,大大高于工业化国家的企业负债率水平和国际公认的安全负债率水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来我国专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的不良债务,已成为整个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之一,从诸多方面影响制约了企业转机、银行转轨的进程,清理与重组银企债务已显得十分紧迫。本文试图就清理与重组银企债务的紧迫性、方式以及必须坚持的若干原则作一粗浅探讨。 一 众所周知,目前银企债务已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银行贷款呆帐日益增多。据人民银行公布的资料推算,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5%以上,有的已达90%,而其中至少有20%的贷款难以周转和收回,历年积累形成的呆帐死帐不少于4000亿元。银行已处于虚盈实亏,有帐无实,资不抵帐的状  相似文献   

4.
债转股是我国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政策,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但因负债过重而陷入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摆脱困境,解决这一些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通过这项措施的实施,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加大改革力度,强化管理,迅速地使企业扭亏为盈,提高效率,及早实现我国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目标。鉴于债转股是我国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经济环境下新采取的一项政策性措施,因此,我们在大力宣传债转股,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的同时,也要看到债转股还潜伏着一定的风险,这个“杀手锏”使用得好,可以解决企…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不良债务给企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地阻碍了国有经济的发展。化解企业债务,对于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搞好国有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有着十分复杂的原因。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多种对策综合治理。(一)资本市场。加快培育与发展资本市场是一个战略性、长远性、综合性的思路。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尚处于不发达状态,国有企业大部分靠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机会甚少,大量民间资本通过居民储蓄、银行贷款的形式进入企业,形成企业对几家专业银行的债务,这样的融资体制必然推动国有企业负债率的上升。因…  相似文献   

6.
浅析债转股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 ,其中一个重要决策就是结合国有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 ,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方式 ,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 ,但由于负债过重而陷入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 ,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债转股 ,与贴息技改、提高“三条”社会保障线水平 ,被称为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三大杀手锏”。所谓债转股 ,即债权转股权 ,就是把企业欠银行的不良债务剥离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将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 ,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持股与被持股、控股与被…  相似文献   

7.
《党建》1999,(11)
针对部分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富余人员多。社会负担沉重、技术设备落后等一些突出问题,中央出台了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大兼并破产重组力度和实行债转股、提高“三条”社会保障线水平等重大措施,这对实现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现在的任务是要做好工作,把有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实行债转股的企业,必须是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由于负债过高而陷入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今年争取转600家。现在第一批108家近2000亿元债转股企业的实施方案已经提出。第一家北京水泥厂已于…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过重负债,已成为影响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改革十多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企业改革的办法和措施,但国有企业状况依然很艰难。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5年8月预算内企业亏损面达44.6%,亏损额较上年增加22.1%。企业经营发展缺乏动力;职工积极性不高;企业行为短期化。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负担重,企业办社会现象严重,企业内部管理无力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和解决。到1995年6月底,国有企业总资产为41300亿元,负债31000亿元,总体资本负债率为75.1%,净资本仅为10300亿元,其中资产贷款负债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拖欠银行大量债务,长期负债经营已成为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一大难题.它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改革和银行改革。据国家经贸委统计资料表明,国有工业企业的自有流动资金比例仅为7%,资产负债率高达74.3%,企业的高负债经营,已使企业经营风险加大.效益失去保障,也使得信贷资金不能正常运行。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国家、企业、银行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就国家而言.其承担的责任有:(1)拨改贷造成大批企业拖欠银行的债务。第一,由于拨改贷的政策性投向,导致其回收和增值困难。拨改贷主要集中于能源、交通…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为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要“结合国有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方式,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由于负债过重而陷入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这是实现国有企业三年脱  相似文献   

11.
《决定》提出:“结合国有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方式,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由于负债过重而陷入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认真做好债转股工作,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改善银行资产质量,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所谓债转股,是指将银行债权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借款企业的股权。国有企业债务负担过重、银行部门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债转股,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向题。第一,债转股有利于支持国有大中…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结合国有商业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 ,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方式 ,对部分负债过重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 ,这是国有企业改革以来 ,国家推出的最有力度的措施之一。如何搞好“债转股” ,笔者就此作粗浅探讨。一、“债转股”肩负着“一石三鸟”的使命债转股作为国际上通行的一种资产重组方式 ,既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债务与资产结构调整 ,从而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 ,增强国企竞争能力 ,也有利于企业进行债务与资产结构重组 ,提高企业财务质量 ,摆脱经营困境。首先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后 ,将对企业持有…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一直为我国经济界、理论界和企业界所关注。本文拟从企业债务形成的原因入手,就如何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谈点想 法。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当前,一个突出任务是,尽快卸掉企业的债务包袱,以便轻装上阵。(一)据财政部有关资料显示,1995年全国12.4万家工商企业负债总额为31047亿元,平均负债率达75.05%。其中,约有26.7%的国有企业负债总额超过了帐户资产总额;有21.5%的企业以挂帐冲抵所有者权益后,企业实际上已成为“空壳”。另据中国人民银行对具有代表性的248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调查,自1992年以来,这些企业的资产负债比例和资产结构情况是,其全部资产负债率达68.9%,流动资产负债率高达98.1%。认真分析国有企业的负债结构,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企业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筹资渠道少。据统计,上述248家国有大中型企业1996年末银行借款比1992年同期增长了95.9%,占负债总额的54.85。其中,短期借款增加1倍,占企业流动资金负债比率的  相似文献   

15.
《前线》1997,(7)
王茂林强调:企业改革不是解困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最近指出:现在有些同志把抓企业改革混同于企业解困,把工作停留在处理债务和解决职工生活困难上,工作的着力点不是用在“三改一加强”上。在有的同志看来,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关键是中央或者省里出台几条硬梆梆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大量事实说明,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与领导班子特别是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素质高低关系极大。同是国有企业,企业类型、原有基础、外部环境大致相同,有的办得很好,有的却办得很糟,关键在领导班子。不少困难和亏损企业,还是原来的机器设备,原来的职工,只是调整了领导班子,很快就改变了面貌。去年,全国国企办在111户企业、6350名职工中进行问卷调查,95%以上的职工最盼望的就是企业有一个好班子。我们一定要把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作为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支部生活》2008,(12):64-64
天津工艺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是利和集团所属的国有外贸企业。改革重组前,企业负债累累,背负着5.3亿元债务和1000多名下岗职工两大包袱。2005年8月重组并入利和集团后,三年迈了三大步,实现了三大跨越:彻底解决了历史债务,由连年亏损发展为扭亏为盈;职工收入增长20%,由人心不稳发展为心齐气顺。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过高。据国家统计局1994年对13个省市发出的1690份问卷调查,80.4%的企业认为企业债务负担过重。另据财政部公布的结果,在1994年全国清产核资的12.4万户国有企业中,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74.3%,远高于30%一50%的国际经验数据。另据统计,约有27.6%的国有企业,负债总额超过了帐面资产总额,另有21.5%的企业若以挂帐损失冲抵所有者权益后,企业将成为一个“空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国有企业负债问题已经发展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国有企业过度负债…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国有企业迈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其中,由国有企业难以清偿的巨额不良债务和国有专业银行难以收回的大量不良资产所形成的严重的银企债务危机,已愈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解决这一危机,便不可能推进国有企业的公司化进程和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从而也就不可能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一、我国银企债务危机的根源我国国有企业的债务主要是1983年国家实行"拨改贷"以后积累下来的问题,表现为企业之间的互相拖欠以及企业向银行欠债,其中银企债务占大部分。据1994年底统计,全国国有企业欠国家银行贷款额达1.2万亿元,约占国家银行贷款余额的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对其进行改制、改组和结构调整,但在新体制建立过程中往往遇到国有企业高额负债、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及由此带来的效益低下的情况,这一状况直接影响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和市场机制的建立.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是通过企业和银行债权、债务关系的调整,促进企业制度创新,优化国有资产结构和企业产权结构,重建市场运行微观主体,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