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清芬 《桂海论丛》2008,24(4):55-58
制度运行伦理作为制度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制度设计伦理是有所不同的。它本身包含着的价值原则和道德基础与和谐社会具有同构性与一致性。作为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组成方面,和谐社会对制度运行伦理的价值诉求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结构层面——合理、政治层面——民主、经济层面——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2.
制度运行伦理作为制度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制度设计伦理是有所不同的.它本身包含着的价值原则和道德基础与和谐社会具有同构性与一致性.作为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组成方面,和谐社会对制度运行伦理的价值诉求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结构层面--合理、政治层面--民主、经济层面--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作为建设中追求的一种现实社会目标,并不意味着能够完全消除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但它有一种能够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和一系列在矛盾中仍能保持和谐与快速发展的制度。参与者利益上的博弈要求建立相关制度来保证和谐状态的达成。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所需的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从多方面加强所需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石杰琳 《人民论坛》2011,(9):244-245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利益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理应用制度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容纳和共存,使整个社会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用制度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利益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理应用制度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容纳和共存,使整个社会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用制度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姚莉  操世元 《前沿》2007,(4):140-143
地方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力量,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变革,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制度供给变革的方向在于调整生产关系、培育市民社会、努力满足社会对公共物品与服务的需求,其变革路径要与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特点和优势相结合,准确定位政府的角色,寻求制度创新点,避免路径选择的模式化和程式化,不断校正制度供给成本与收益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在一定社会机制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利益相系、各得其所、和衷共济、协调发展的一种社会状态。作为社会行为规范的法律制度,在化解社会矛盾、追求和谐社会秩序、倡导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有效而不可或缺的作用。应当看到,我国目前法律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它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8.
制度道德是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正进行社会治理的根本手段。制度道德建设成为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前提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根据。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追求中,在历史转型的背景下,进行制度创新,建设科学的制度道德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
在现阶段,中国执政党社会整合的推进有利于社会和谐关系的生成,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极大的理论关联.在执政党的社会整合中,制度整合是基础性手段,它既是执政党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践,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路径.在制度整合中,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相关制度,如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通过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协调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最终实现社会和谐。而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要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之上,从而使制度在设置、构建和运行过程中都蕴含道德合理性,并体现伦理的价值性。这也恰是制度伦理研究的任务。由此可见,制度伦理与和谐社会存在着价值追求上的同构性和功能上的互补性。因此,加强制度伦理建设将对和谐社会构建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多党合作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党合作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而且,它在适合中国国情、推进民主政治、强化一元意识形态、整合各方面利益等方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12.
张弘政 《桂海论丛》2005,21(5):14-16
制度创新本身既包含正式制度的演化,也需要相应的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与联动。制度创新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易于引发一系列社会不和谐问题与人们的心理冲突,因此,制度和谐与社会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应当创设利益均衡的制度保障社会和谐,推动非正式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论制度创新与建设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公平正义,而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因此,和谐社会的建立,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应以制度的合法性、公正性、透明性、民主性和可行性作为价值取向。推进制度创新,要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加速社会整体配套改革,建立一种新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陈毅君 《前沿》2007,(12):197-200
社会公正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素之一,因其与社会和谐的内在关联以及它对社会和谐的价值性意义,使它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独特功能和作用。社会公正在利益分配、社会关系的合理化以及促进人的发展问题上为和谐社会的达成提供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制度保障。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应该建立在公正的制度之上。  相似文献   

15.
制度伦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伦理基础.在社会转型期,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相比,具有优先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伦理运作的主导方式.只有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制度伦理建设,对社会的有限资源和权利义务进行有效而合理的配置,对政府权力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以自由、民主、公正为原则加强制度创新,才能为公民德性的养成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才能构建繁荣而公正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的信访制度与和谐社会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治国理政,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社会纠纷、实现国家稳定方面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信访制度.中国信访制度的基础理论丰富了和谐社会的构建理念;中国信访制度的特殊功能补益了和谐社会的构建缺失;中国信访制度的基本特色彰显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思想.这一制度对于我们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是在制度调节下社会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协调状态,以公平正义为核心构建社会基本制度,协调社会利益冲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公平正义制度的认定和施为,首先关涉判定公平正义制度的方法论。马克思制度伦理以生活实践作为制度伦理内容的客观依据,以生存实践为基础,用立足无产阶级的、面向人类整体的自主性"自由"和非奴役性"平等"表征制度的正义,以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自由、平等权利表征制度公平,为我们立足经济基础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陷入困难和不幸中的公民给予款物接济和帮助的一种政策或制度。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政府就建立了基于当时国情的比较合理的社会救助制度,在救助灾民、失业者等群体方面绩效显著。梳理与反思当时的社会救助制度,不仅有着丰富中共党史的学术意义,而且可以为今天的社会救助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义与和谐     
“正义”与“和谐”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是以制度正义为主轴,围绕如何完善公平分配机制,正确处理自由与秩序、公平与效率、强势和弱势阶层的关系。构建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应以正确引导市场化改革和优化社会政策输出为双轨,以落实社会主义制度正义本质,推动社会系统化改革,优化社会利益均衡与分配机制等措施,达到社会各阶层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0.
曾颜璋 《湖湘论坛》2007,20(6):18-19,55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叉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必然涉及人权发展及与之相关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