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关于克服官僚主义的思想,首先从工作方法、思想作风及制度上分析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和危害,进而分析了官僚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最后系统地提出克服官僚主义的方法。探讨邓小平同志克服官僚主义的思想,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指出:“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联系现实生活,几乎所有重大事故甚至刑事案件无不与官僚主义相联系、因此,它是四化建设的大祸害,国家财产、人民安全的大威胁。不坚决地克服。纠正官僚主义,一切改革都不能成功。要克服和防止官僚主义,必须剖析它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否则,就不能对症下药。那末,官僚主义的社会基础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邓小平领导党和人民与官僚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因为相同或相异的逻辑判断导出了相同或相异的现实选择,这些逻辑判断和现实选择是毛泽东、邓小平留给我们的重要经验和宝贵思想,继承和发展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行政效率观 ,以为人民谋利益为出发点 ,以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为核心内容 ,把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作为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的重大课题和根本保障。邓小平行政效率观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提高行政效率的思想 ,是系统的、完整的现代行政效率观。  相似文献   

5.
制度是人们的行为规范、行动的指南.1980年邓小平同志说:"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需要改革的很多"."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本文立足中国国情和党的实际,对制度创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提出过一系列关于党风建设的思想:党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克服官僚主义,反腐倡廉。今天重温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党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群众路线,必须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必须严惩腐败。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邓小平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集中反映了他对官僚主义的立场、态度和基本思想。二十年后的今天,重新学习这篇重要文献,有助于进一步加深我们对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党加强作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其关键是要对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危害、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从而能够通过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来克服形式主义的产生及危害。  相似文献   

9.
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被扑灭已有好些时日了,但中国人的心灵还在承受着大火炙烤的伤痛,人们仍在深深地思索。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指出:官僚主义有二十四种表现,这就是: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  相似文献   

10.
同官僚主义作斗争,克服官僚主义,既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党的自身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需要,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效地克服官僚主义,对于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廉洁,端正党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建国30多年来,我党为了解决党内不断滋生的蜕化变质、官僚主义等腐败现象,多次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对党内的官僚主义一直保持高度警惕,这一时期反官僚主义的许多好的做法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否克服官僚主义事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否取得真正实效。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为脱离群众,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领导力。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是克服官僚主义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其特点是把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最高目标,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设立并撤消中央顾问委员会等具体措施,彻底打破了领导干部终身制,体现了邓小平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政治气魄。  相似文献   

13.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从哲学的层面了解其要害,弄清其实质,深挖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的同时,又从求真务实实现认识两次飞跃的辩证关系入手,揭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离实际、脱离实践、脱离群众的本质,及对党和人民事业造成的危害.从而进一步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提高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自觉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4.
一、行政权力配置法制化邓小平首先批判了人治社会中的权力配置机制。人治社会中的权力配置表现在“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 ,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 ,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 ,……党的一元化领导 ,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全国各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 ,多数办事的人无权决定 ,少数有权的人负担过重 ,必然造成官僚主义 ,必然要犯各种错误 ,……”[1] 对于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邓小平认为 :“单单讲毛泽东同志本人的错误不能解决问题 ,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2 ] 这里的“制度”问题就是…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使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成为了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领导干部应当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正人先正已,才能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才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6.
无情地反对官僚主义几乎是所有无产阶级政权刚刚建立就面临的重大课题。刘少奇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仅一贯注重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而且特别注重探寻从根本上克服官僚主义的路子。他关于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对指导我们今天的反对官僚主义实...  相似文献   

17.
文章依据列宁对社会主义民主性质和需要的论述,提出政务公开和政务监督既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内容、原则,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措施,又是官僚主义的“克星”。官僚主义威胁着社会主义民主,而公开和监督则制约和克服着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党和国家进行长期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一以贯之地重视调查研究,特别对调查研究的战略地位有着深刻的认识:调查研究是提高无产阶级政党党性的重要基础;是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重要保证;是克服官僚主义作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陈云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一贯以来都重视调查研究,形成了丰富的调查研究思想。他在调查研究中坚持实事求是,克服主观主义;践行群众路线,防止官僚主义;做到求真务实,去除形式主义。他的这些做法,对于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调查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蒋先进 《理论前沿》2004,2(14):23-24
对于法律权威及其重要性,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有过不同程度的探讨。作为杰出政治家、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从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出发,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特别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教训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法律与制度权威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法治化进程产生了具有深远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影响。一、邓小平关于法律与制度权威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加强法制,克服人治,树立法律与制度的权威。邓小平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特别是中国十年“文化大革命”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法制、克服人治、树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