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对你们的答复非常满意!”剑河县人大代表莫德义高兴地对该县教育局领导说。莫德义是剑河县十六届人大代表,一名退休老干警。因为工作关系他接触问题少年儿童较多,虽然退了休,但一直关注教育问题。针对当前该县农村小学撤点并校,部分地区学生上学不便等问题,他在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应因地制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近2000万人,其中14周岁及以下占86.5%,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农村大规模的撤乡并镇,村级小学也跟随着撤的撤,并的并,大批由婆婆爷爷,外公外婆看守的“留守儿童”上学的距离越来越远。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成为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新问题。重庆市铜梁县于2002年,在华兴镇小学进行农村小学寄宿制试点工作。经过三年的发展,目前全县已有农村寄宿制小学14所,寄宿学生2231人。深受广大农民工的欢迎。近日,重庆市铜梁县人大常委会教工委对推行农村小学寄宿制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3.
我省农村覆盖面大,农业基础薄弱,农村人口在全省人口中占绝大多数,"三农"问题是我省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农村教育发展严重滞后的现状,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信息化浪潮袭来之际,我省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时机,着力加快我省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从而改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教学改革,提升农村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实现我省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农村教育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民、农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 ,农民文化的现代化是制约农村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村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否。当前 ,我国农村教育的状况非常令人担忧 ,农村教育已被挤到边缘的位置 ,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已经刻不容缓。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要从根本上转变对农村教育认识的理念 ,从政策上严重关注、从财力上大力支持、从法律上严肃追究政府与领导干部个人在农村教育行政上不作为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是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系统中第二位的重要指标。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造血之源”。但农村义务教育队伍的建设及教育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农村教育如何走出师资困局,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值得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中国出现的大规模"务工潮"使得农民工群体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其地位也在国家相关政策中得到体现。同时,大批跟随其父母进城的农村流动儿童的生存问题也开始受到各方关注,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本文基于近期针对某市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个案研究,从制度政策、学校教育、家庭及社会教育三方面,选取了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内容,分析了农村流动儿童受教育的困境并推断导致困境的原因和改善这一困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成秋英 《新东方》2009,(11):43-47
一、“上学难、上学贵”的现象 “上学难、上学贵”既是民众普遍关注的民生焦点之一,也是如今普通老百姓面对孩子教育问题的疾苦呼声。“上学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农村小学、初中生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未落实,学校仍向学生乱收费、变相收费,二是上“好”学校难,即上教师水平高、基础设施好、教学设备全的优质学校难。  相似文献   

8.
“初中集中县城办,小学集中集镇中心办……”这就是鹿寨县近几年教育发展的一条新思路,是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该县一改农村办初中不离乡(镇)办、小学不离村(屯)办的做法,大胆尝试新的教育模式,吹响了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集结号”。  相似文献   

9.
农村培智教育较城市培智教育起步晚,发展速度慢。虽然近些年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农村的培智教育有所改进,但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培智班不容易出“显性”成绩,二是培智班管理难度大。针对这个情况,我校尝试性地开展一系列探索,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绩。这里笔者撷取四点需要关注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苗小强  ;李淑霞 《传承》2010,(15):157-159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而出现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占了农村未成年人中的较大一部分,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近年来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给予了广泛关注,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这些研究加以综述,以利于更进一步地研究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江畔 《公民导刊》2009,(3):25-26
职业教育质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我国总人口和在校学生数的80%左右在农村。这一国情,决定了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不仅是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和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而出现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占了农村未成年人中的较大一部分,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近年来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给予了广泛关注,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这些研究加以综述,以利于更进一步地研究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构建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体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新时期的希望工程。地处中国西部的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现状使重庆农村出现了235.2万留守儿童。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折射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方面存在缺失的现状。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体系的构建,应以政府为主导,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共同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的良好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经济改革始于农村,而农村往往是中国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认识农村的教育,就是认识中国教育的第一步。7月11日至15日,中央财经大学对河北赤城县镇宁堡乡、献县临河乡的农村教育收费进行了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15.
乡村教师     
《创造》2006,(4):16-18
距宜良县城29公里的耿家营乡民族小学。是在2004年合并了4个自然村、22个教学点后新建的农村小学.是宜良县农村小学中最大的一所。胡志英是校长。  相似文献   

16.
农村青少年辍学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士菊 《理论月刊》2003,(4):140-141
农村教育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很多专家和学者从物质的或经济的角度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本文拟从农村社区生活的特点和社会文化的层面进行分析,认为农村青少年辍学的深层根源在于社会文化因素.放任子女辍学是农民的"理性"抉择.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保障,对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闲置,一些课程不能开齐或课时被压缩,艺体、外语、信息技术教师缺乏等问题突出。这既有农村宏观社会营生取向的原因,也有教育系统自身竞争环境与农村家庭文化资本供给的因素影响。为此,可建立教育资源配置全环节思维,提高教育关键影响人物的参与度,关注重点目标群体的针对性需求,补齐素质教育政策向农村学校教育实践转换过程中的短板,打通堵点,解决难点。  相似文献   

18.
刘春梅 《前沿》2008,(8):151-153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已成为教育事业中备受关注的焦点,教育观念是否先进、教育决策是否科学、实施过程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成败;以应有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对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理性分析,教育现状的科学审视,我们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农村将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19.
《政策》2004,(7):1-1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是要带着对农民和农民孩子的深厚感情来做工作。 温家宝同志指出:“执政为民就是要想着广大人民群众,想着八亿农民,想着一亿六千万儿童的就学问题。现在,农村的情况让我们关注,农村教育让我们关注,农村的孩子能否上好学更让我们关注。”当前,农村教育面临许多困难,存在很多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中教育资金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教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海艳 《传承》2008,(6):42-43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地位。要提高全民素质,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然中国农村教育落后于城市教育仍是个普遍问题,农村教育问题依然严峻。进一步促进农村教育的改革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机制保证其落到实处是发展农村教育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