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才是硬道理”,然而在我国每逢经济高速增长,就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因而要抑制通货膨胀,就不得不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这也是我国历次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之所在。它忽视了我国通货膨胀的特殊生成机理,使我国治理通货膨胀走入误区,从而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 一、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没有必然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2.
●总部经济是一种能够实现企业、总部所在区域、生产加工基地所在区域“三方”利益都得到增进的经济形态。●总部经济有“五种效应”和“五个特点”。●发展总部经济符合北京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3.
科学界的“通货膨胀”与公务员制度建设杨超,肖继文当前,人们在普遍关注着经济生活中的通货膨胀。然而,在我们社会的另一个方面─—科学界也出现了“通货膨胀”。那么,科学界的“通货膨胀”将指什么样的现象?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对科学系统和其他社会系统会造成怎...  相似文献   

4.
几乎每次经济周期的收缩都伴随着各种经济发展目标的修正和政策的调整,比较重大的有三次: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对“大跃进”的经济调整;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时“洋跃进”的经济调整和目前进行的对“经济过烈”、“通货膨胀”的治理整顿。这几次调整首先是面临相同的四大经济问题;一是农业生产增长缓慢;二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过国力;三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四是突发性通货膨胀和连续通货膨胀。其次,实行的基本方针大体相似,如第  相似文献   

5.
通货膨胀严重地困扰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如何认识形成的原因和特点,从而“对症下药”采取对策,近一年来理论界进行了认真探讨,提出了许多有益见解,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再次强调“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20字方针。可见,如何进一步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已是当前全党和全国的大局。现在的问题是,持续两位数的高通货膨胀已威胁到经济的稳定发展,因而中央提出,1995年经济工作的任务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抑制通货膨胀,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要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首先应当明了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肖斌 《北京党史》2007,(3):27-29
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出现的严重自然灾害和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严重亏损,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困难局面,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相似文献   

8.
浅谈应用全息经济控制法抑制通货膨胀傅汝学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确保物价上涨幅度比去年有明显回落。”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本文就应用全息经济控制法抑制通...  相似文献   

9.
通货膨胀是一个国家各种经济矛盾的综合反映,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稳步发展和社会的安定。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政府都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首要任务。7O年代末助年代初,我国通货膨胀结束了以隐蔽性为主要特征的阶段,理论界不再讳言社会主义经济巾也会出现通货膨胀,尤其是1988-1989年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之后,人们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认识大大深化了。一、我国当前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第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直接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消费基金增长过快,投资规模过大和消费基金增长过快从社会总需求方面所造成…  相似文献   

10.
在经历了30多年的物价稳定之后,中国经济出现了一度高达近20%的通货膨胀。 要想说明通货膨胀现象,也就是要正确地说明通货膨胀中包含着各种经济关系,就通货膨胀中所体现的各种经济总量的基本而论,时至今日似乎已没有什么争论余地了。一百多年前就提出的“货币数量方程”这一会计恒等式,无论在什么经济中总是适用的。它表明,第一,物价总水平的上涨总是意味着总量失衡。第二,通货膨胀总是一种“货币现象”,一定是由于发生了货币供给增长超过了实际生产增长所需要的货币量。但是掌握了这个货币量方程还不足以说明具体的通货膨胀现象,因此有价值的经济理论就在于根据特殊的经济体制下的各种特殊条件,说明通货膨胀的特殊成因。  相似文献   

11.
小平同志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解放以后二十多年,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理解,学习和照搬原苏联的经济工作经验,以及“左”的错误影响,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模糊不清,在经济工作中总是在所有制方面做文章,认为所有制的形式越纯越好,越高越好,“一大二公”平均主义。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已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挫伤了人民生产工作的积极性。整  相似文献   

12.
关键在于自主创新——谈谈我国的科技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谦 《求是》2001,(23)
一、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当前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在克服通货膨胀、经济实现“软着陆”以及战胜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同时,经济形势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从短缺经济转向过剩经济。然而,我国出现的过剩经济是低水平的相对过剩经济,主要是初级产品和低技术产品的生产过剩,是在大量高科技产品核心部件不能生产、需要进口的条件下出现的经济过剩,反映出我国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技术创新乏力。例如,我国的钢产量自1996年以来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但高附加值钢材目前大约仅占钢材总量的13%…  相似文献   

13.
通货膨胀大大加剧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失衡和经济秩序、社会秩序的紊乱,恶化了改革环境。实行紧缩政策,是抑制通货膨胀,调整优化产业、企业、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为深化改革和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的契机。能否抓住这一契机,取决于紧缩政策的坚定性和区别性,取决于改革思路的调整和改革措施的配套深化。  相似文献   

14.
美欧政府债务水平持续攀升,这不仅影响中国实体经济,也影响中国的虚拟经济,同时,还让中国面临通货膨胀压力和“美元陷阱”风险.创新我国应对美欧债务危机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财税政策从“以资为本”转向“惠民为本”;二是改革汇率制度,以增强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三是恢复和发展资本市场,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在理论界还有争议。本文就此谈点浅见。我认为,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量失控,而根本原因除体制方面的问题外,主要是决策层的指导失误。这种失误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实施全国经济发展战略时受了“左”的影响,因而不顾国力,急于求成,致使经济过热。经济过热,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撑,而资金解决不了,只好采取松弛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是在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政策时,忽视了宏观管理,没有处理好改革和建设的关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原有的金融体制越来越暴露出不少问题。如通货膨胀、金融宏观失控、资金拆借无计划等等。混乱的金融现状已严重阻碍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金融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广大金融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人民群众观注的热点。 一、关于金融混乱的状况 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金融混乱表现为以下方面:1、通货问题。通货膨胀是金  相似文献   

17.
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的同时,2004年出现低度通货膨胀,有其必然的一面,更主要在于宏观经济出现较明显的局部失衡.国家及时采取适度从紧、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举措,抑制了通货膨胀扩张,控制在可承受区域.然而2005年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为此,要认真贯彻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经济工作作出的全面部署,贯彻改革与发展这一主线,保持经济稳健发展,价格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8.
现在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十分矛盾的现象。如: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比较平稳,但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很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虽然已经不小,却出现了部分投资品生产能力闲置、产品压库现象;金融情况基本正常,企业资金又相当紧张;农业成本上升过快,客观上需要提高农副产品价格,而零售市场价格上升过快,又需要采取控制措施;非国有经济高速增长,国有工业困难很大,等等。这一系列矛盾现象说明,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要搞好经济运行微观基础的改革,首先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在共和国三次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关键时刻,陈云从国情出发,在供给与需求、货币与实物、积累与消费等方面,创造性实施治胀的“组合拳”,取得了平抑物价、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历史性成就,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举措。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阐明了改革旧体制、建立新体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总的背景和大前提,制约着改革的进程和新体制的形成过程,揭示了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的关系:坚持改革,以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坚持社会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为深化改革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改革在步骤和方法上必须审时度势,谨慎行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