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团场女人     
正我注意团场的女人已有一些时日了,这是我来团场的第二个春天。团场的女人是勤劳的。团场的女人,她们把团场认定为自己的"家"。早出晚归是她们勤劳的象征。春天的团场因为有这些女人们显得格外美丽。她们弯腰、低头,佝偻的身子在阳光下折射得好长,她们在和这些田地里的生命交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团场女人也爱美。春天的田野,到处是五颜六色包裹着头巾的女人们,她们拿起锄头、铁  相似文献   

2.
画家的诞生     
正法国有个孩子从小就喜欢画画,14岁时已小有成就。父亲带他去见好友毕加索,想让大师收他为徒。毕加索看了他的作品后,拒绝了。毕加索说:"如果您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而不是毕加索第二,您就把他领回去让他自己去创作,他很有前途。"大约40年后,当年那个孩子的一幅画作第一次进入苏富比拍卖行就拍到了160万英镑,他成了有名的视幻艺术派的鼻祖。另一位画家出自中国,他也从小喜欢画画,少有所成。他  相似文献   

3.
4月的沈阳,春风吹绿了白杨,春雨播洒着希望。在沈阳市西北郊的省马三家劳动教养院,又一批转化的“法轮功” 学员即将离开这里,重返社会,回到亲人身旁。可此时,她们却不愿离开,不愿离开这所被“法轮功”邪教分子说成是“魔窟” 的教养院,更不愿离开被描绘成‘小鬼儿” 的干警们。回想起在这里的日日夜夜,亲眼看到干警们所付出的一切,她们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痛哭失声。告别会上,她们与干警们紧紧相拥,并将她们喜爱和尊敬的苏境所长高高托起…… 马三家劳动教养院,这个使她们获得新生的地方,让她们真情难舍。“用真情唤醒良知,似熔炉重铸灵魂”,一位转化的“法轮功”习练者道出了她们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4.
正从警9年来,她的"身份"越来越多:"80后"派出所副所长、社区居民的"大管家"、空巢老人们的"好孙女"、帮扶群众的"家里人"……可在她看来,在群众面前决不当令人敬而远之的"官",而要当好为他们服务的"桥梁纽带":"这身警服神圣、庄严,我有幸穿上了,就要对得起它。"年轻的她爱笑,穿上警服的她笑得更美、更动人。说起女警,在人们印象中,她们是女人中的"男人",是刚柔并济的"女汉子",用女人特有的聪慧坚韧、耐心细心诠释着人民警察这个特殊职业。谭鹤这位"80后女警花",便是她们中的一朵"玫瑰"。  相似文献   

5.
《廉政瞭望》2014,(16):40-41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百年。一战,改变了世界格局。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也改变了女性的传统生活方式。男人们都上了战场,很多人长眠他乡。女人们开始独立持家,她们制造炮弹、开有轨电车、焊接金属……也有一些女人上了战场,成为护士或者战士。战后,她们中的大多数人立即失去工作,在一夜之间回到厨房。尽管如此,一战仍然改变了女性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海亮  文心 《党建文汇》2004,(4):33-33
一个花容月貌的女人,因仰慕一个官员的才华风度,贪恋他手中的权力,心甘情愿地当了他10年的“公开情人”。这期间,她与官员的其他情人展开多次“较量”。直到青春耗尽,她才最终从梦中醒来。  相似文献   

7.
金声 《大特区党风》2002,(11):24-26
2000年3月8日,大贪胡长清在南昌郊外一个叫瀛上的地方被执行死刑。两年后的5月12日,他生前暴敛的400多件赃物在南昌凯莱大酒店被拍卖。5月12日是母亲节,细心的记者发现,胡长清受审、被执行和赃物拍卖的三个日子,都和女性联系在一起。他开庭被审是在情人节,枪毙那天是妇女节,这次赃物拍卖又在母亲节,从情人节到妇女节,再到母亲节,胡长清这个生前生活糜烂,让情人、女人和母亲伤透了心的男人,死后依然不依不饶地纠缠着她们。  相似文献   

8.
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他一生中完成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如《恋爱中的女人》、《儿子与情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彩虹》等。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深深憎恶与批判是劳伦斯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劳伦斯一生疯狂热爱着大自然的美丽景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大革命"中,粟裕是一位基本上没有受到冲击的开国大将。他没有因为中央军委的"一号命令"而被强制离开北京,更没有被监禁或坐牢;他还出席了"文革"期间几乎所有象征政治待遇的党代会、人代会、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并担任国防部副部长要职;1967年4月,他和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等同时增补为中央军委常委。  相似文献   

10.
她们分别是贪官的妻子和情人,本应是不共戴天的情敌,可她们不但成了“好姐妹”,还相互协作,一直默默而又“忠诚”地为贪官保管巨额赃款。  相似文献   

11.
和璐  常青 《党史纵览》2011,(4):8-13
1922年9月的上海,阴雨连绵。法国籍邮轮"安吉尔斯"号汽笛一声长鸣,缓缓离开上海,驶向遥远的大洋彼岸。船上一个魁梧的汉子,凭栏远望,心潮澎湃。他即将离开祖国,去万里之外的欧洲,寻找中国共产党。这个人就是朱德。此时,他已经是闻名遐迩的川滇名将了。那么,朱德为什么不在国内入党,而要急切地去欧洲寻找中共组织呢?他又将经历什么样的入党之路呢?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中,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中有家境贫寒的童养媳,有出身豪门的大小姐,也有单纯可爱的女学生,但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她们在中国革命历史激流的搏击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战士、一名革命者、一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女儿。她们曾经和立下赫赫战功的男人们并肩作战,她们也曾为新中国的建立流血流汗。江山是男人和女人共同创造的。她们为了追求真理,寻求民族的解放,同她们的丈夫一样,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伟大的事业。  相似文献   

13.
男人挺可怜     
“男人挺可怜,”这话是谁说的?该是男人自己和他的同性们。 在女人审视男人的目光中,或者是崇拜,或者是鄙夷。女人之所以不愿用同情的眼光去可怜男人,该许是她们不愿与男人在强、弱上置换位置与高低吧;女人之所以不愿可怜男人,该是觉得只有用鄙视的眼光才能刺激他们的自尊心吧。 男人之间的相互“可怜”,有一种是出于世界观、人生观的不同:走士途的甲遇到昔日的老同学乙,在表面拉手拍肩膀的热情中却又  相似文献   

14.
在地下恋情持续的10年间,赵增军从县长升为县委书记、常务副市长;其情人亦被他提拔为县妇联主席、市人大的科长.为在情人面前充分展现自己的能耐,彻底将其征服,堂堂副市长居然换着花样疯狂索贿,甚至不知廉耻地让下属单位解决他和情人的"快乐费".其索贿花样之"新"、次数之多、数额之巨一举创下了国内近年落马厅级干部"之最".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将女人比做花。女人如花,便给世界带来了无限美丽;女人如花,便给生活带来了七彩阳光。农二师三○团就有许许多多花一样的女职工们,她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默默奉献着。税建芳:科学种植夺高产  相似文献   

16.
毕加索是西班牙著名的天才画家.据说,他一生画了近4万幅画.毕加索说,他画过的每一幅画都浸润着他的血汗.当时,如果有人能得到他的一幅画,一辈子就吃喝不愁了. 而晚年的毕加索却很孤独,尽管身边也不乏朋友,但他清楚,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冲着他的画来的.为了这些画,亲人争吵不断,甚至大打出手.这一切让毕加索极为苦恼,他很想身边能有一个陪他唠唠嗑、说说心里话的人.  相似文献   

17.
女性话题     
诠释女人 男人聚在一起“以酒论英雄”,说得最多的是“男人的累”。心累!他们哪里知道,男人们靠酒释放压力的时候,女人们却顶着同样的压力在家里不歇手地忙着。 女人爱家,像春燕精心地构筑、守护自己的家园。她们勤勤恳恳为老公、为儿子、为生计无怨无悔地操劳。家是女人的港,女人是家的岸。犹如舒婷在那首著名的《双桅船》中所写的:“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离开了家,女人的世界很苍白,家若  相似文献   

18.
慕绥新前后娶过两个女人.一个是结发夫妻,大学毕业以后在工厂劳动时搞的对象,多年和睦相处,但改革开放之后坚持不住了,于是,老慕又有了一个比他小24岁的情人.情人一直是地下的,不敢公开,但后来也坚持不住了,不仅公开了关系,而且一步登天,转成正式妻子.离婚和结婚几乎是脚前脚后同时进行的.前妻岂能甘心情愿、自动离婚让位?因此,这里边就有了一个非常好看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一位花容月貌的女人,因仰慕一个官员的才华和翩翩风度,贪恋他手中的权力,心甘情愿地成了他的“公开情人”,并与其一起走过10年的风风雨雨。这期间,为了保住她的正牌情人位置,她与官员的其他情人展开多次生死“较量”,直到美人迟暮,青春耗尽,她才最终从梦中醒来,并对那位她一直钟情不已的官员下了这样一句评语:“表面上是个正人君子,其实是个衣冠禽兽!”这是用10年青春和泪水换来的醒悟,虽然精辟,却透出苍凉和沉重!靓丽少妇成了县委书记的情人李佳蕙原是广西扶绥县某政法部门的一位女干部,1990年春,在一次舞会上,时年32岁的她认识了当地“政…  相似文献   

20.
叶小文 《当代贵州》2014,(19):64-64
正中央发布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个口号,似曾相识却也新鲜,似很简单其实深刻,看看明白常常糊涂。如果只讲"人人为我",使不得!马克思、列宁都引用过狄德罗的话,人人围着转的大写的"我",就像一架"发疯的钢琴"。钢琴发疯,节奏就乱了;人发疯,方寸就乱了;都发疯,世界就毁了,钢琴也没了声响,"我"也消失了。如果都来"我为人人",当然好!古人崇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