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党的建设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当中的话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党的建设问题,是其中的两大问题之一,怎样理解这个问题,正是我们现在需要不断探索的。新时期,我们又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研究这个问题,深入思考这个问题,进一步解决好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有一个认识和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到现在还没有完,我们可以把党在各个不同时期对这个问题的提法作一些比较,看看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大体上有这么几个时期:  相似文献   

3.
<正> 关于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在理论上似乎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在实践中,却是人们时时、处处碰到而又不易解决好的常新课题。正确了解和把握这个问题,对我们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和一切工作,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各种工作中的失误,从反面说明我们还没有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对这个问题在理论上有所了解的人,需要进一步研究,对这个问题还缺少了解的人,则更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科学精神是什么,这是同分界问题紧密相联系的一个重要问题。把这个问题弄清楚,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现实上讲,都是很有意义的。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东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开始,笔者就一直很关心日本的产业空洞化问题。因为现在这个问题在日本,韩国和台湾都很严重,中国大陆目前还没有这个问题,但可以想象的是,这个问题迟早在中国大陆也会发生,这是没有内需,经济只能依靠出口国家的宿命,只是迟早罢了。  相似文献   

6.
党政关系问题一直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政治核心问题,邓小平自接手中央领导工作起就格外注意这个问题。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党政必须分开。他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这个祖国统一方针是1978年小平同志提出的,当时,这个构想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以此推动港、澳回归。祖国统一是八九十年代的三大任务之一。经过十多年实践,现在的情况是港、澳回归,促进台湾问题解决。这个方针在解决香港问题时首先运用了,随后是解决澳门问题。解决台湾  相似文献   

8.
黄胜林 《学习与实践》2004,(4):54-56,63
介于直辖市与县级市之间的市叫什么好?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却相当不好回答。而这个问题又是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难以回避的问题,必须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正4月24日是费孝通先生逝世15周年,推介他的《云南三村》,一面自然是为了纪念逝者,另一面则为更了解我们当下正在发生的改变。这个改变,最紧要的一件是今年正在做最后冲刺的脱贫攻坚。农村的贫困,是中国沉重的历史问题,这个问题并非这些年才被发现。一生探寻"志在富民"学术的费孝通先生,早在80多年前就聚焦在这个问题,《云南三村》正凝聚了他对这个问题富有启迪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正处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这个转变能否顺利实现,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景关系极大,而且直接影响到本世纪末农业总产值能否翻两番、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一个关键是改革农村产业结构。这个问题很复杂,既有理论问题、认识问题,又有实践中的问题。这里,我只对几个问题谈点粗浅认识,以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1.
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命运问题,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工作者是一个新的理论挑战。我国理论界曾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过长期探索和争鸣,卓炯同志关于这个问题的见解,是这种探索中的重要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民族”这个概念,是斯大林首先提出来的。要研究社会主义民族,就必然要涉及到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民族的理论是否正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对斯大林个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上的评价问题,而且也直接关系到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来看待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仍然存在的民族、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所以,重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确立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这在理论上没有多少争议。但在实践中,我们并未很好地解决这个本来不成为问题的问题。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改革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基础性工作,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弱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不强、执行民主集中制不力、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等问题,着力抓好思想教育这个基本点、严明纪律这个关键点、选人用人这个焦点、"关键少数"这个重点、制度建设这个支撑点和创新这个突破点。  相似文献   

15.
刘忠 《群众》1996,(10)
失业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似乎一直在回避着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失业作为一种必然的社会经济现象,正不可抗拒地向我们走来。怎样面对这个现实,怎样迎接这个挑战,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台湾问题是有着复杂国际背景的中国内政问题,而美国则是这个复杂背景中的关键因素。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既是历史的遗留,也是现实的存在,到目前为止尚无弱化的迹象,而且只要中国统一问题一天不解决,这个因素就不会完全去除。  相似文献   

17.
陈鸿 《传承》2012,(11):55-57,73
“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人类,人类至今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找到一个完满的答案。孔子和苏格拉底同处于轴心时代,分别是东西方最早对人性问题进行思考的人,他们的人性论思想对当今人性问题的探讨具有很大启迪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政治问题。目前官方对这个问题没有作出明确回答,学界对这个问题也存在不同看法。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统一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不应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应是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19.
陈培 《两岸关系》2001,(1):11-13
我们已经跨入了新世纪的门槛,思考着已经过去的世纪遗留下来的台湾问题。尽管过去的世纪未能解决这个问题,未能一举实现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祖国完全统一;但是,我们已经为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了一些根本性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本刊"党建"专栏从第4期起,开展了"思想上入党"问题的讨论。这个讨论尚需继续深入下去。本期集中发表这几篇有关民主集中制的文章,其目的也在于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并就此开展讨论。为了把这个专栏办好办活,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踊跃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