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新闻     
《疏导》1998,(4)
第三次失业高峰正在到来就业理论专家冯兰瑞日前表示,中国第三次失业高峰正在到来,其失业率将高达27.78%。她说,这一计算中所使用的数据都是劳动部门发表过的。根据国际通用的计算方法,失业率是用失业人口除以劳动力供给总量。根据劳动部门预测,“九五”期间,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有5400万人,同期仅能安排3800万人就业,尚有1600万人失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国企改革将再产生1500万人的下岗大军,加上现有的,共计3000万职工将失去工作岗位;“九五”期间,农村新增劳动力加上现在剩余劳动力为2.14亿人,只能稍化77O0万人,尚有…  相似文献   

2.
城镇青年中的“自愿性”和“寻求性”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中心是论证“自愿性”和“寻求性”失业已成为城镇中存在失业的一项基本原因,并探索该类失业产生的深层背景。一、“自愿性”“寻求性”失业已成为城镇存在失业的一项基本原因近几年,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出现一些行业和职业的招工难,这类招工难不仅与企业冗员并存,也与城镇每年200多万的青年失业并存,这一奇特的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很显然,这部分青年的失业不能用劳动力供过于求、就业机会不足来解释,招工难的存在意味着就业机会尚未得到如数的填补;这部分失业也不能用结构性失业做出合理解释。因为招工难的行业和职业对劳动者各项素质要求的并不高,多数失业者符合这类招工条件,不存在失业者素质与招工难单位的劳动力需求不相符合的问题。面对这种困境,唯一合理的假设是该类失业属于“自愿性失业”和“寻求性失业”。“自愿性失业”指劳动者拒绝某类行业或职业的小时工资率所引起的失业;“寻求性失业”指劳动者为寻找理想职业而放弃其它就业机会所引  相似文献   

3.
“再就业工程”问题探析○李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兼并破产,都面临着下岗、待业职工和再就业问题。由于我们长期受“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失业”的传统思想影响,每年将大批新成长的劳动力,通过行政手段安置到国有企业,造成冗员过多。近年来,又强调企业“富余”人员要...  相似文献   

4.
高原  丁世青 《学理论》2012,(8):103-104
以工资水平为标准,按照"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把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主要劳动力市场与次要劳动力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失业的大学生多数可以称为"自愿性失业"。他们的失业并非由于没有工作,而是对现有工作不满意而自愿放弃,继续在劳动力市场上进行搜寻。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自愿性失业是劳动力市场上摩擦性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降低了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效率,阻碍了劳动力与企业之间的合理配置。对这一现象的深入分析,不仅有利于指导大学生就业,同时对我们不断深化和拓展教育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5,(3)
余缺调剂难在何处?鉴于中国结构性失业突出的特点,专家们提出,可以通过“失业一培训一再就业”这样一个劳动力的市场交换过程,来完成调剂余缺,最终达到减少失业的目标。这在各地试行的“再就业工程”中已得以体现。与过去用行政手段来调剂余缺的做法相比,这种思路可...  相似文献   

6.
提起失业和就业,人们感到沉重和困惑。因为解决或者控制它,矛盾和困难重重。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及时疏通和拓宽它,是缓解失业矛盾的一项重要工程。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一直是容纳我国城市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但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来,在市场竞争中日益暴露出来国有企业设备老化、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善和亏损严重,使其再也无法继续以“隐性失业”的办法容纳冗员。如果这一点在 90年代中期以前可以被掩盖在靠财政补贴和银行“输血”维持,那么在此之后,除了对国有经济部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从根本上扭转这个部…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市对困难职工群体思想状况开展了一次调查。调查的对象包括:基本生活缺乏保障的下岗、失业职工;被长期拖欠工资和基本生活费的职工;因工伤、患病、残疾等丧失劳动力且医药费无法解决的职工;人身权利受到一定侵犯的职工。我们感觉,这是目前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困难、思想矛盾、情绪波动的时期。 他们的生活状况是四难:就业难。困难职工都是下岗、失业职工,普遍年龄较大、文化偏低、技能单一,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基本上处在无业可就的状态,有事干也是临时的打杂工。生病就医难。医改政策对困难职工…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劳动力市场”的概念以后,企业界感到欢欣鼓舞。国有企业认为,“劳动力市场”的正式提出和使用有利于自身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深化,解决隐性失业有了理论依据,非国有企业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意味着人才合理流动,将有利于自身正当地吸引人才。这自然是不错的。然而,这背后,有几种想法和做法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其一,认为“劳动力市场”的提出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把国有企业的“多余”职工推出了事。  相似文献   

9.
首先,失业问题已成为多数欧洲人的一大心病。调查者在“你最担心的事是什么”这一问题之后列出了15项备选答案,受试者都把失业列在前三位。略有不同的是,德国、比利时和英国人最痛心疾首的是犯罪问题,法国人最悚艾滋病,意大利入为反腐大声疾呼,斯堪的纳维亚人总想着污染,荷兰人最怕原教旨主义、而对东欧人来说,犯罪绝对是最紧要的社会病,其次才是通货膨胀和贫困问题。绝大多数欧洲人都认为失业现象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而在世界其它地区,人们多会选择“教育落后”~项。东欧人把懒惰当作贫困的第三大原因,而西欧国家几乎没有人…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不久前就省委领导活动的报道问题“约法三章”,他说:“一是省委领导的讲话,从我开始,在报道中不要说‘重要讲话’,把‘重要’两个字去掉,讲话那么多,哪有那么多‘重要’啊!二是涉及到我的稿子,你们可以删,觉得不合适的尽管改,不用告诉我,发多发少你们定。三是稿件中对领导赞扬的话无论如何不要写,什么‘轻车简从’、‘冒着寒风’等都要删去,本来就该这样嘛。我们的报纸一定要体现党的优良作风,一定要反映民意。”(摘自《光明日报》)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约法三章”  相似文献   

11.
什么叫做实事求是?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①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以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看,是从实践中来,从“实事”中来,从“实事”中“求”出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公式,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公式看成为“实事──求是──再实事──再求是”。客观实际、客观“实事”,是人们一切认识(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认识)的来源。依据客观实际和“实事”,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才能“求…  相似文献   

12.
经济合同源流初探孙汝君从一定的角度说,当今世界堪称是“广告世界”,当今时代又被人们说成是“合同时代”。的确,经济合同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探索经济合同的源流,对于我们深入认识经济合同的性质、作用及其发...  相似文献   

13.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大大加速,经济和社会领域内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其中,就业。特别是失业,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在越来越深刻的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失业问题已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重视,各级政府都采取了有力措施,实施“再就业工程”,以缓解失业压力。正因为如此,在目前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的情况下,从整体上说,失业还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限度之内。但是,从今后改革的总的方向,和我国就业总的形势和发展趋势看,对失业问题的现实性、长期性、严重性…  相似文献   

14.
“战略”还是“忽略”?四川王让新近听友人说:凡是被人们放在战略地位加以强调的问题,都是在实践中被忽视的、得不到很好解决的问题。乍一听。感觉有些怪;细一想,又觉不无道理。比如我们早就把教育放上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但在实际中的...  相似文献   

15.
顾名思义,“大道理”是相对小道理而言的。“大道理”指的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有关爱国家、爱人民、讲理想、讲奉献、关心集体、大公无私等“大问题”的道理。这是当今我们改革和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统一人们思想,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目前,我们正在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而奋斗,怎样把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应该说不可一日无“大道理”。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单位的领导总是摇头叹息:“现在思想政治工作难做,人们都讲…  相似文献   

16.
刘国昌 《党政论坛》2011,(12):59-59
前不久电影演员陈道明在一篇短文中写道:“朋友往往会问:你在家里都干吗?我说,什么都没干,发呆呢。我认为,发呆是最放松的事。尝试把自己脑袋放空,哪怕只有几分钟,其实也挺幸福的。”陈道明说的“发呆”,就是把自己的大脑“放空”:我这里说的是“清空”,其实意思都一样,就是将人的大脑处于一种什么都不想、只是静静歇息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恬静的、快活的,  相似文献   

17.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解决中国失业问题的有力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在我国存在着大量劳动力的“虚假就业” (或称隐性失业 ) ,而经济体制的改革却使隐性失业显性化。大力发展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成为目前我国扩大就业 ,促进再就业和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官员说,劳动部门不再只是“城市劳动局”;外来工说,论就业服务我们也是“本地人”;企业主说,统筹就业放大了劳动力资源这块“蛋糕”。  相似文献   

19.
春秋时,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拿去献给官居正卿的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说:“我请行家鉴定过,这是一块十分好的玉,堪称为宝,所以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如果你把玉送给我,我们就都失去了宝。不如我们都保存自己的宝。” “我以不贪为宝”,这话耐人寻味,认真想一想,对我们今天反腐倡廉,特别是领导干部保持廉洁自律不无益处。“我以不贪为宝”,是一面旗帜、一堵墙,使送礼者望而却步。我们今天反腐倡廉,同样需要这样一种原则立场。可是,有的“掌权”者在各种送上门的“礼”面前,总是遮遮掩掩,模棱两可,半…  相似文献   

20.
说“送礼”     
时下,人们谈论最多的莫过于“送礼”这个话题了。说某人得到提拔是因为送了礼,说某人岗位得到变动是因为送了礼,说某人调到行政事业单位是因为送了礼。说现时,小孩上学要送礼,住院看病要送礼,子女安排工作要送礼,亲戚朋友之间、领导同事之间的红白喜事、人情往来都要送礼。世人热衷于送礼其动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礼”。俗语“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说的就是通过送礼来活跃气氛,增进友谊,融洽感情。人们把这种礼当着乐趣,礼品送得有情有意、有滋有味。另一类送的便是“歪礼”。他们把送礼商品化、庸俗化,通过送礼有意迎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