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5月中旬,印度连续进行了5次地下核试验,总理瓦杰帕伊随后宣称印度“已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并扬言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将随时使用核武器,为了掩盖其霸权主义野心,印度当局把矛头直指中国,大肆散布“中国威胁”论,并捏造大量事端,赤裸裸地为其核试验制造...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11日,印度在拉贾斯坦邦的博克兰连续进行三次地下核试验,令世人震惊不已。而且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5月13日,印度又在同一地点试爆了两颗核装置,其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两倍。三天内连续进行五次核试验,跨人核门槛而成为核武器拥有国,这不仅使南亚次...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11和13日,印度在拉贾斯坦邦博克兰沙漠试验基地进行了五次核试验,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早在1974年,印度就进行了首次核试爆,向世界表明其已拥有核能力,从此它一直被国际社会视为“核门槛国家”。印度曾长期主张在世界范围内实行核裁军和全面消除核武器,但基于某些复杂的内外原因,近几届政府坚持拒绝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上签字,致使该条约至今未能正式生效。近年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社会日益关注世界范围内的和平与安全,极力防止核武器扩散和核军备竞赛。印度一方面谨慎对待强大的国际压力,另一方面始终不放…  相似文献   

4.
1998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后进行了11次核试验。此后两国又进行了数次导弹试验。这些试验表明,印巴已经放弃了多年遵循的“核模糊”政策,代之以核威慑政策,公开进行核竞赛,两国作为核门槛国家迈进了核俱乐部的大门,尽管核大国目前还不准备接受它们。核试验...  相似文献   

5.
1998年5月11日和13日,印度在位于本国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塔尔沙漠地带,连续进行了两轮5次地下核试验。印度公然违背国际潮流,强行进行核试验,危及了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损害了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不安。印度核试验前后无端攻击中国对其...  相似文献   

6.
正当世界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下步人21世纪之际,南亚地区骤然卷起了一场核旋风。5月11日和13日,印度在拉贾斯坦邦塔尔沙漠距印巴边境约100公里的博克兰地区进行了代号为“强力一98”的地下核试验,连续爆炸了1枚4.5万吨的热核装置、1枚12万吨的...  相似文献   

7.
印巴核试验及其对南亚安全态势的影响马加力5月11日、13日,印度在拉贾斯坦沙漠的博克兰地区先后进行了两番5次核试验,在南亚乃至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高烈度的政治地震。作为对印度进行核试验的回应,巴基斯坦也分别于5月28日、30日进行了6次核试验。印巴竞...  相似文献   

8.
1998年5月28日与30日,巴基斯坦在查盖核试验基地共进行6次核试验。据美国地质观测中心测试数据显示,28日的核试验产生的能量相当于里氏4.9级地震强度,即近于1万吨TNT炸药当量;据巴官方称,30日的核试验能量达1.8万吨,略高于1945年广岛原子弹的1.5万吨,但美国情报系统认为只有2000吨。 巴基斯坦连续6次进行核试验,是对5月11日及13日印度进行5次核试验的强烈反应,目的在于显示;巴拥有反击对手的任何手段和能力,任何国家都不能无视巴的国家安全利益;巴与印势不两立,绝不会屈从于印的核恐吓,必须针锋相对发展自己的核武器。1976年,巴时任总理布托发誓:“如果印度建造原子弹,我们甘愿勒紧裤带吃草、啃树皮,也要造一颗自己的原子弹。”这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9.
自独立以来,巴基斯坦对印度一种本能的恐惧和对自身安全的严重担忧就一直支配着其国家政治生活。正因为如此,巴基斯坦国家安全战略中的核考量无不体现着巴基斯坦独特的安全思考和印度因素的重要影响。随着地区安全环境、特别是核环境的变化,在早期核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巴基斯坦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奉行“保留核选择”的核政策,并最终于1998年5月进行公开核试验,成为第七个事实上的核国家。核试验后,巴基斯坦提出了“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在核问题上与印度针锋相对,以期维持印巴之间的战略均势。南亚核武化不仅改变着地区安全环境,也正在改变着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战略思维及其实践,并最终影响着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0.
5月中旬,印度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在博克兰试验场悍然进行了5次核试验,并公开声称拥有核武器。印度的倒行逆施使南亚地区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并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人们不禁要问,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深入人心,军事因素在国家对外施加影响的手段体系中地位下降的今天,印度缘何要逆流而动,一意孤行?这是很值得深思的问题。下面从印度的政治军事外交、安全和国际大势的变化等8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探究一下印度进行核试验的原因。一、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一)印度人民党把核试验当作维持现政权生存的“救命稻草”印度人…  相似文献   

11.
《核印度》     
印度早在60年代中期就萌发了进行核试验的打算,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又加快核研制步伐,90年代已成为“完全的核国家”。印度国防与分析研究所所长、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贾斯吉特·辛格主编的《核印度》一书(1998年7月出版),不仅详细阐述了印核武器发展过程及其今后核政策取向等问题,而且为其向核大国方向发展找出种种借口。书中对中国的某些不实之词请读者以分析的眼光评判。现将该书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99年 8月 2 0~ 2 4日 ,印度国防分析研究所 (IDSA)研究员S 辛格与M V 拉派前来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作学术访问 ,与我所部分学者就一些双方感兴趣的重要问题进行对话交流。现将两位印度学者涉及印度核战略的部分谈话内容刊出 ,以供参考。以下内容根据对话记录整理 ,未经本人审定。问 :印度走向核武器化的趋势已愈益明显 ,印度新近颁布的“核武器战略”的要点何在 ?应如何看待这一战略 ?S 辛格 :印度的“核武器战略”贯穿了五项准则。 1 核武器仅用于自卫 ,只有当自身受到核攻击时才使用它进行报复。 2 强调“不首先使用”。目前…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以来 ,国际安全环境的重大变化对印度的军事战略产生巨大的影响 ,印度为了谋求世界“一流大国”的地位和争当地区军事强国 ,加紧了军事战略调整和军队建设的步伐。一、积极发展以核武器为主要内容的战略威慑力量发展核技术 ,提高核能力 ,对周边地区实施核威慑是印度的既定国策。进入 90年代以来 ,印度加紧了对核技术的研究步伐 ,1 998年 5月印度冒天下之大不韪 ,连续进行了 5次核试验 ;随后又迫不急待地对邻国进行核威胁和核讹诈 ,并声称在必要时将“毫不犹豫地动用核武器”。据国外有关机构估计 ,印现在已拥有 2 0~ 6 0枚核武器 ,并…  相似文献   

14.
每月大事述评甘爱兰1998年5月大事:一、印巴先后多次进行地下核试验。11日和13日,印度政府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先后进行了两轮五次核试验。一些时间内,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以及五大洲的许多国家发表声明、领导人讲话、报刊评论等,...  相似文献   

15.
印度在国际核不扩散问题的立场与政策选择是印度核外交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涉及印度的国家利益以及印度与其他国家关系,它还牵涉到整个国际核秩序以及国际核机制运作。1998年公开核试验后,印度对待国际核不扩散问题的立场与政策历经一些调整。印度对一些国际军控条约的强硬反对立场有所缓和。印度也试图在某种程度与现有国际核机制达成暂时和解。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印度在核不扩散问题上与其他多数有核国家依然没有一致的认同,印度在是否应该承担有关防核扩散条约的义务,并承认现行的国际核机制等问题上犹豫踌躇。  相似文献   

16.
魏来 《国际资料信息》2010,(2):13-17,12
冷战时期,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对核试验的战略情报监控活动十分活跃,但监控重点一直在苏联和中国等传统核武器国家。冷战结束后,美国对这一工作有所忽视,直到1998年印度、巴基斯坦在毫无情报征兆的情况下连续进行核试验,才促使美国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自身情报监控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印度于1998年5月进行核试验的目的,驳斥了巴基斯坦因素和"中国威胁"两大理由,认为印度发展核武器的目的在于走成为世界大国的"捷径".对印度核试验以后大国梦的实现情况也做了简单介绍,最终认为这条道路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8.
尽管印度的核国家地位目前尚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正式认可,但印度实际拥有核武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核军备化进程正在不可逆转地展开。90年代中特别是印度核试近两年以来,印度的核选择与核军备化一直是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关涉其核政策及核战略某些基本方面的变化已开始逐渐明朗化。形成中的印度核政策框架是对其核战略理论与具体实施的指导说明,其中贯穿的基本原则和一些主要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一、走向公开的核武器化外界很少注意的是,1998年5月11日印度进行核试验的意义并不仅在那次试验本身,而更在于印度在同时向世界宣布它已是…  相似文献   

19.
2018年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核试验20周年。1998年5月,印度不顾国际社会反对连续进行5次核试验,巴基斯坦随即跟进,一口气举行了6次核试验。印巴核试验不仅使两国进入公开核对抗时代,也给全球核不扩散机制带来新的复杂挑战。20年来,尽管印度和巴基斯坦并未再进行新的核试验,但两国的核对抗持续发展。印巴在继续升级其核武库水平的同时,也积极开展核外交活动,力争使其核能力"合法化"。2018年也是《核不扩散条约》通过50周年,回顾印巴的核开发历史及其核试验后20年的历程,对坚持维护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坚持维护全球防扩散体系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立能实施最低限度核威慑的核武库,是当今印度决策层的普遍要求,但反对者亦不乏其人。赞成者认为,“从战略观点看这十分重要”,表明印度是个“有核武器的世界级国家”,“不能受其它有核武器国家的忽视”,“可以从实力地位出发讨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全面禁止试验核武器条约等”,“可以以少量核武器遏制中国和巴基斯坦”,反对者主要从经济角度考虑,认为建立核武库开支浩大,“将使印度经济很快崩溃”,“乞丐印度变不成超级大国”,今年的核爆“未能使佛陀再次微笑”(按“佛陀微笑”是印度1974年核爆后向英·甘地总理报告的暗语),反而“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