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春玺 《探索》2005,42(3):8-12
和谐是我党所要实现的最高纲领———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个动态实现的过程。新一代中央领导并不回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同阶段可能存在的矛盾与不和谐状况,而是务实地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思路。我党不仅提出了价值层面的和谐社会目标,而且将其落实到社会主义制度层面和可操作的运行机制层面,使之与党的最低纲领、党的执政能力结合了起来,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现实的路径。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通过新时期党的最低纲领即三个文明建设来实现。其次,从执政党的角度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五个方面思路和措施。再次,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是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它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二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机制,三是社会主义的政治生活,四是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意识.这四个层面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有机整体.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建设,才能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是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它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二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机制,三是社会主义的政治生活,四是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意识。这四个层面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有机整体。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建设,才能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4.
试论和谐社会中的冲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现象本身充满着辩证关系,往往同时呈现出矛盾的二重层面:和谐与冲突。全面辩证地分析和谐社会中的冲突问题,对于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一定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冲突存在的重要根源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利益差别与利益对立、社会互动、突发危机、外部因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冲突的功能可以从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冲突的整合机制包括对应社会冲突的社会基本矛盾根源的整合机制、利益差别和利益对立根源的整合机制、社会互动根源的整合机制、突发危机根源的整合机制、外部因素根源的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确定和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这一战略方位即理论和实践地位,对于加快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对于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出现的四个多样化的挑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思考之一:从“基本理论”上看,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是紧紧伴随时代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6.
社会和谐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和现实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是立足中国国情和把握时代特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从理论渊源、理论探索和理论特点三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思想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不仅有助于推动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论与实践,而且有利于从和谐角度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风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征程和新的实践过程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理念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并呈现出新的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的统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新时期以民为本的思想,它集中反映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理念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征程和新的实践过程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理念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并呈现出新的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的统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新时期以民为本的思想,它集中反映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理念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夙愿,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从矛盾的视域解读,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化解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矛盾的过程。因此,为了有效地化解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使整个社会达到一种“和而不同”的理想状态,文章从和谐社会构建的动力支点———思想互动、政治理性、社会自治的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和谐社会构建的可行性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两个紧密相连的理论,二者相辅相成,具有内在统一性和良性互动的品质。在明确两者的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应当理清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逻辑和现实路径,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去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并在实践中探索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6,(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本质上是辨证统一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依然存有社会矛盾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需要亟待解决,只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才能践行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才能实现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视察工作时,要求我们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上走在前面。我们体会,总书记关于“三个走在前面”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标,实现科学发展是关键,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保证。要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来引领和谐社会建设,以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效来体现党的先进性。从烟台的实践来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必须认真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是思想解放的又一个伟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和新突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需要和新举措。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和新突破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公共治理-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俊 《理论研究》2005,(4):8-10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共治理模式是一个重要的路径选择。作为最具权威的公共机构,政府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政府选择公共治理模式与否将会影响到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和谐程度。从这个角度上说,公共治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探讨和谐社会建构的机制既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讨论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决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指导人们实践的根本问题。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加以分析、研究,这对于加深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是与时俱进的;二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与时俱进;三是科学发展观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与时俱进的当代新形态;四是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形成;五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公共治理——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共治理模式是一个重要的路径选择.作为最具权威的公共机构,政府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政府选择公共治理模式与否将会影响到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和谐程度.从这个角度上说,公共治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探讨和谐社会建构的机制既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讨论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7.
和谐是千百年来人类最珍贵的价值,也是最完美的状态,和谐社会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核心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创造性的发展认识与实践。如今,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党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对社会主义认识与实践的深化。也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重大理论课题的新发展。笔者就此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的构建.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18.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由传统的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不仅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践行,更关系到政府管理的合法性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判定依据是"政府绩效",即政府在执政和施政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为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理论转化为提升政府绩效的社会实践,需要从政府绩效管理目标、政府管理运行机制和政府绩效管理评估机制三个层面构建转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和创新的前兆。文章重点探讨三个问题:即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陈理 《党的文献》2012,(3):83-90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和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和谐"概念,并明确把"社会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之后,中央先后通过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讨班、召开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和谐社会建设贯彻落实到"十一五"规划、召开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和谐社会建设问题并通过相关决定等几个关键环节,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逐步展开;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作了系统阐述,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从而为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正确方向和工作的着力点,将和谐社会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七大以后,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同时,中央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