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长者郑超麟先生的《史事与回忆——郑超麟晚年文选》三卷本终于出版了。遗憾的是,郑老本人来不及见到这三厚本作品的面世。蒙郑老厚爱,生前曾嘱他孙女郑晓方女士在此书出版后寄我一套。这是一套很有党史资料价值的书,相信研究党史的人会从中得到不少启示,弄清不少问题。我不专门研究党史,对书中提到的一些问题没有什么发言权,但仍不禁有所感想。想到就写,共得六则,也算是一份读后感吧。  相似文献   

2.
<正>前段时间里读到一本有趣的书——《无聊的哲学》,作者是挪威哲学家拉斯·史文德森,这是我第一次读挪威哲学家的著作。书是谁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本书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状  相似文献   

3.
我的阅读紧紧伴随着改革开放之后的出版物,自然而然地,我就成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是亿万个成果里面的一个。我把我读成了我,这是我最为满意的一件事。真正的启蒙阅读始于改革开放《同舟共进》:您的书房里主要收藏些什么书?最近在读什么书,有何感想?毕飞宇:我的书房极其普通,没有什么孤本或善本,全是市面上的大路货。比较下来,存量最多的是商务印书馆和译林出版社的出版物,很大一部分还是我年轻时候购买的。我的书房空间很有限,许多书都被我处理了,一轮又一轮,但是,这些书还在。我很感谢这些书,我一直说,我是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这一波作家。对我来说,何为改革开放?就是一系列应运而生的出版物。  相似文献   

4.
民言无忌     
杨天石 《同舟共进》2008,(11):32-33
"《同舟共进》精华系列"三部书出版,邀我作序。我很喜欢这个刊物,也想写点什么。苦思之下,想起旧时有一句话,叫"童言无忌"。我想改动一个字,叫"民言无忌",借此写一篇小文,以代序焉。  相似文献   

5.
宽容与放纵     
社会的和谐.宽容是基础。什么是宽容。似乎又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讲清楚的。房龙在他那本名为《宽容》的书中,开宗明义。“这是一本奉献给宽容的书。但是宽容是个很大的命题。”结果,他写了几十万字。  相似文献   

6.
《台声》:前段时间,您出版了17万字的著作《中国心——我的责任与梦想》,书中汇集了您在祖国大陆近20年投资兴业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既有对祖国经济发展的建议,对两岸和平统一的思考,也有企业管理的经验,人生事业的感悟,以及对家庭亲人的脉脉温情,您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陈盛沺:我1988年10月第一次来到祖国大陆,1990年开始在祖国大陆投资建  相似文献   

7.
这是两本很有趣的书;更重要的是,它们及时地给中国读者带来了有用的思考。近年来,企业管理、职场谋生之类的书——尤其是引进版图书,早已屡见不鲜。但如果把这两本新书——《致加西亚的信》和《六西格玛的力量》并置在一起,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会不由自主地冒出来,简而言之:究竟什么才是现代管理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记者提问一:北京自然博物馆举办了一个《人之由来》的陈列,我注意到陈列中没有引用恩格斯的语录“劳动创造了人”,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周国兴答一:《人之由来》是讲人类起源的陈列,之所以没有直接引用“劳动创造人”的语录,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了避免给人以错觉,以为“劳动”是从古猿到人演化过程中唯一的因素。其次,“劳动创造了人”这个命题的出现,原是恩格斯打算写一本题为《奴役的三种基本形式》的书,后来因故没有完成,却留下了序言部分。在这篇序言里恩格斯谈到了劳动  相似文献   

9.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这是一句被说烂了的名言。但若换成:读一本好书,我就能改变世界——你信不信呢?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一个世界的命运,甚至改写人类的历史。美国人曾写过一本名叫《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的书,其中包括:马克思的《资本论》、牛顿的《自然哲学和数学原理》,当然其中还有一本希特勒的《我的奋斗》。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宽容?最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宽大容忍。传统版《现代汉语词典》则解释为:宽大有气量,不计较和追究。而《大英百科全书》的第26卷1052页这样写道:“宽容(来源于拉丁字tolerare):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念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美国作家亨德里克·房龙写了一本名为《宽容》的书,该书是一本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作者以深厚的人文关照及倡导思想自由的精神,解析了人类为寻求思想的权利所走过的艰苦历程,勾勒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房龙在书中有这样三句话:这本书不是人类学手…  相似文献   

11.
这天,我给女儿批改作业,语文老师布置的是以《我想……》为题目,写一篇800字作文。我发现女儿写的是《我想变成一只蚕》,我旋即吃了一惊,变什么不好非要变成蚕?她已经是个初中生了,怎么还会有这想法呢?我来不及多想,忙拿起作业本一字不漏地看起来:我想变成一只蚕。蚕除了桑叶别的什么东西也不吃,吃的时候异常珍惜,不浪费。它们吃桑叶,总是顺着一处吃,而且吃得干干净净,常常连一小片渣儿也不留下。不像人类,吃饭吃菜时挑三捡四,这也不能吃,那也不敢吃,假冒伪劣防不胜防,吃的不科学还容易得富贵病。俗话说病从口入,说的就是我们人类……是呀!…  相似文献   

12.
前一个时期,有几本书国内媒体炒得很凶,一本是葛优母亲写葛优和葛存壮的《都赶上了》,一本是王蒙夫人写王蒙的《我的先生王蒙》。其他还有,但都不及这两本书名气大,叫得响。后来就听到有了不同的声音,以为这些书是不应该写的,或者说,这些名人怂恿他们的家属写书夸耀自己,赚读者的钱,更是不应该的,至少是有失风度,给人留下一种浮躁和无聊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我手写我心     
说起“文学创作”的原因,这个词至今还会使我失眠和出汗,还是用“写东西”来表示我的这一活动比较舒服。我写东西起源于一本武侠小说。那里的跌宕起伏和风流溢彩使我变得蠢蠢欲动。第一次动笔的小说名叫《梦入神机》。我在里面刻画了几十位性格迥异的人物,围绕一部神秘、珍贵的棋谱繁衍出无数恩怨情仇故事。这部书我计划分为30个长篇1200万字,里面角色众多、情节复杂。放弃时我已写足40万字,共1万页稿纸。我的仅有读者——一家5口人,按照每人1天使用2页纸计算,这部未完的书稿使他家1000天,也就是2年9个月没买手纸。他们还常常为此而争吵,原…  相似文献   

14.
张涌 《公民导刊》2013,(6):52-53
"人文"是什么?即便读过书的人,恐怕也未必能说得清楚。据说,在绍兴文理学院,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竟用了3个星期6堂课的时间讲这两个字。同学们都觉得很惊讶,"人文"我懂啊。可当梁晓声问"人文"是什么时,学生却回答:"我认为典型的就一句话,以人为本。"梁晓声因此发出一声感叹:除了以人为本,我们还能告诉别人些什么呢?为了说明"人文",梁晓声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法国,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着外  相似文献   

15.
朱大路先生的长篇小说《上海爷叔》问世已近一年了。年过知命的大路待人和蔼,脸上常挂着浅浅的笑容。他在《文汇报》笔会部编杂文多年,可他不写杂文,他写散文、写传奇、写小说,而且所写作品总以笑为主旨。他的第一个长篇写带泪的笑,第二个长篇写无奈的笑,这部《上海爷叔》又写什么笑呢?如果我的直觉不错,我猜这回他是写了惨淡的笑。欧阳修《秋声赋》云,“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大路塑造的小说主人公、费姓上海爷叔,恰在一汪秋色中,在抗战胜利的吹呼声中,重返上海滩,展开其色彩斑斓的传奇人生的。老爷叔本为常州人,年轻时就到上海学生意,成了阿拉上海人,而今年过  相似文献   

16.
安东 《台声》2006,(12):92-92
这是一本关于亲情和思念,关于宽恕与原谅,也关于成长的书。蒋孝严奇特的身世曾引起了世人的好奇和各种猜测。美国两大著名报纸《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都曾以显著篇幅进行了长篇报道。国内外其他媒体也对他父母恋情、他母亲离奇死亡、他和孝慈这对孪生兄弟的生活经历进行了各种版本的叙述。历时3年,用流畅的笔触、细腻的情感,完成的《蒋家门外的孩子》,是蒋孝严为他的父亲蒋经国而写。正如他在书中《自序》所说,“从提笔写下这本书的第一个字开始,到点下最后一页的标点符号,一路上,父亲经国先生的影子一直在我脑中、在我眼前、在我身…  相似文献   

17.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下面简称《起源》)是恩格斯卓越的科学著作。历年来我在学习这一著作过程中,经常想到以下几个问题,现在提出我的认识和看法,请同志们指教。一首先,恩格斯为什么在当年写这样的一部著作?当时是什么年代,历史的背景是什么?有什么时代特征?在欧洲,从1848年起  相似文献   

18.
感动     
信不信由你,两年前的我是很不喜欢与警察打交道的,甚至一提“警察”两字我就烦,这倒不是我犯了什么错误而害怕警察,那是因为警察曾经给我的印象太糟了。今天我写这篇稿子的目的,就是想借《警察天地》杂志的一角说说自己对警察的褒贬,也许很多人与我有同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王海青 《文明大观》2001,(11):53-53
1998年11月至1999年9月,我参与了为期近8个月的南极和北极考察,临走前,《文明大观》(那时还叫《文明建设》)的北北向我约稿,并嘱我通过E-mail将稿子发回。我答应了,可惜极地线路不通畅,无法践约。回国后,我把近六千字的写我国唯一的极地考察船船长袁绍宏的稿子传给北北。本以为肯定会受到“北老师”的表扬,因为题材和人物我认为都是独特的,全中国那时还只有这一篇,船长说他从来没有被“写”过。  相似文献   

20.
正《史蒂夫·乔布斯传》是一本富有创造力的企业家的书。事实上,乔布斯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是一个性格怪异,充满缺点的人。那又是什么让他一步步迈向成功呢?我觉得信仰、性格很重要。信仰造就伟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乔布斯对禅宗哲学极其的热爱。他在进入大学之后的第一个学期就选择了辍学。离开校园之后的他为了寻求精神启示,来到了万里之外的印度,并向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