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旧房子办理不动产证,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由于政策原因难以确定费用标准,一直没办成.听说成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结果办成了.我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点赞,它是真正为群众办成事的好窗口."前来滨州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的市民房云刚激动地说.  相似文献   

2.
"拖",顾名思义,就是拖拉,效率不高。机关工作中,"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对下拖。这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有些同志就是凡领导交办之事马上办,同事之间的事看着办,下面的事则拖着办。二是懒散拖。思想消极,精神懈怠,工作缺乏激情,没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今天能办的事总要拖到明天后天办,  相似文献   

3.
一盼临界期间莫乱套。机构改革中,肯定会有一些机关要转、并、撤,部分领导干部和一般公务人员面临腾位或下岗分流,控制不好很容易出问题。一是对单位“小金库”里的钱物,能分则分,不能分则花。二是利用职权之便,乘改革未到位之机,把一些不合原则、不该办的事办了,比如突击提拔干部;对一些该办的事,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人看来,想去机关办点事情,总得找个熟人心里才踏实。看病、贷款、办执照、买车票等等,首先想到的是找熟人办。这种明明有制度,但不靠制度专找熟人的现象如此普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机关单位和职能部门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有的还吃拿卡要,不找熟人就办不成事、不好办事。  相似文献   

5.
"作为党员、干部,其根本任务就是为群众办点事、办好事、办成事.入了党,当了干部,不办事、不办好事、办不好事,即使你挂了几年党员、干部的招牌,也是徒有虚名,不算合格!"站在获得的一撂撂红色的省、市、县各种先进荣誉证书面前,宋玉英干脆而又坦然地说出了获奖后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朋友常告诉我,现今时代,要办成一件事非送礼不可。我就不服这个劲,难道不送礼就不行吗?我的领导常对我们说,该办的、能办的,不送礼也能办;不该办的、办不成的,送礼也不能办。有一次,我到外单位办件公事,一切手续都具备,办事人也不说办不了,就是让我一趟一趟地跑,跑了六、七趟,也没办成。回来和大家一说,大家说我缺现代意识,没“那个”。我明白了,因我没送礼。我想试探一下。我带了一些东西去,东西不多,但真好使,这次给  相似文献   

7.
"中梗阻"现象的突出表现是部分中层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中梗阻"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必须下决心予以根治。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职能作用,多措并举,坚决整治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中梗阻"问题,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近日,笔者到机关某部门办一小事,部门负责人本是可以办理的,可他却推说:你去找领导解决吧!没办法,我又找到主管领导。在领导的关注下,事情才得以办成。像这样的事举不胜举,许多人可能都有过和我一样的遭遇。  相似文献   

9.
新闻眼     
《廉政瞭望》2021,(6):12-12
设“办不成事”窗口专管难事近段时间,北京市多个街道(乡镇)政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窗口,专门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杂症”,确保大家不白跑、不扑空,得到各方点赞。群众到政务中心来,为的是办事,目的是办成事。多了这特别的“办不成事”窗口,让办事不顺的群众有地儿找、有人帮,是“为人民服务”的应有之义,也是问题意识的鲜明体现。大家具体情况不同,诉求期待各异,一些问题比较特殊,在常规流程窗口可能会遇到归口难、受理难的情况,还有些问题比较复杂,涉及的环节多、材料多,一处掉链子就难以推进。以专门窗口应对“办不成的事”,以专班办结疏通各方梗阻,无异于另一种形式的“吹哨报到”,瞄准的正是窗口单位长期以来“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近段时间,北京市多个街道(乡镇)政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窗口,专门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杂症",确保大家不白跑、不扑空,得到各方点赞。群众到政务中心来,为的是办事,目的是办成事。多了这特别的"办不成事"窗口,让办事不顺的群众有地儿找、有人帮,是"为人民服务"的应有之义,也是问题意识的鲜明体现。大家具体情况不同,诉求期待各异,  相似文献   

11.
《先锋队》2011,(8):13-13
当前,一些部门和单位存在的“中梗阻”现象,虽非主流,但危害极大,造成政令不遗,放能低下,影响和损害发展环境,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必须坚决予以铲除。万荣纪检监察机关坚定不移地推进环境集中整治,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努力探索遏制“中梗阻”、提升执行力、优化软环境的长效机制,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2.
周末约几家房地产企业交流市场形势,他们共同的态度是相对谨慎和相对悲观。笔者问,对于新一届政府在简政放权方面的一系列举措,你们是否感到软环境有了很大改变?听到了这样的回答:一个是,感觉不明显;一个是,官员吃拿卡要确实少了,但不办事的多了,过去"公关公关"就能办成的事,现在就是拖。官员没了好处,也没了动力。对于有些官员,多少年来,早已养成了一种惯性思维与行为:没有好处,能办的事也难办,甚至不办;  相似文献   

13.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曾是老百姓反映一些机关工作人员官僚主义作风最直接、最形象的表述。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反对"四风"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许多群众反映,现在到机关服务单位办事,一些工作人员表面上的"冷横硬"不见了,态度好了许多。但在一些地方,该办的事好办起来,成为老百姓心中的一个期盼。  相似文献   

14.
干部作风拖沓、漠视群众利益和合理诉求,群众进机关办事"门难进"、"脸难看"甚至遭遇"踢皮球"、吃拿卡要,这些机关作风之弊,一直是百姓深恶痛绝的沉疴,不仅影响了干群关系,更使得公权力部门的亲和力和公信力大受损害。在中央三令五申"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更重申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时下,很多地方"马上办"应运而生,在为百姓解决了不少烦心事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质疑,不少群众认为:"马上办"本是理所当然的事,为何还要  相似文献   

15.
正"中梗阻"是指党政机关干部在履职行权中,利用居关设卡、以权谋私、拖而不办等方式,导致一些单位和部门在对落实"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工作不力,最终出现政令不畅、执行不力、效率低下等问题,不仅破坏营商环境,损害企业的利益,而且会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损害党委政府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正>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都有哪些亮点?经济观察报网为您逐个解读。既反腐,也追究"为官不为"原文: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有些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我  相似文献   

17.
正当下,"机关病"已成为困绕基层政府的常见病症。它的主要症状是"庸、懒、散、浮、拖",也即人们常说的"懒政、怠政、庸政"、"为官不为"。随着治理力度的加大,人们发现,"机关病"变异了:原来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变成了"门易进、笑脸迎、事不办"。与腐败相比,"机关病"虽不是"心腹大患",也称得上"顽疾"。它影响工作效率、影响干群关系、损害政府公信力、影  相似文献   

18.
现在,各地都讲为基层办好事办实事,但要把实事好事办好,必须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坚持求真务实,注意做到“三办”:一要“实”办。现实生活中实事虚办的现象并不少见,如:光说不办,正月初一许的愿,大年三十未兑现;有的拆东墙补西墙,办了这件事,停了那件事,部门出了政绩,基层未得实惠。办实事关键在“办”。说了不办,不如不说;办而未果,等于没办。要言而有信,能办多少说多少,不乱拍胸脯说大话。定了的事就要落实,许下的愿就要兑现,确实办不了的要说清楚,不能“打白条”。二要“公”办。一些同志搭乘“办实事”的车,或暗示条件,或明提要求,如对某…  相似文献   

19.
郭庆晨 《党课》2009,(6):126-127
无意中看到一篇报道。说的是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痛批一些机关存在的形式主义和人浮于事的现象。他说:“在市级机关100多个部门中,有50个部门办了76种刊物,内部人手不够,还借用外来人员。目前,扬州机关部门借用人员高达数千人,财政为此一年要花费两亿多元。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一些部门和单位存在的中梗阻现象,虽非主流,但危害极大,造成政令不通,效能低下,影响和损害发展环境,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必须坚决予以铲除。万荣纪检监察机关坚定不移地推进环境集中整治,坚持多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