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流星梦     
两个天南地北的人通过网络相识了。从键盘语言的交流中我也能感觉到他的沉静。他与其他网友不同,显得很有教养从不胡说八道。我逐渐被他吸引,他后来占据了我网友的头牌。最终还占据了我的心灵…… 他用英文,因为他的机器没有装中文,况且他也不会输入中文。但这没防碍我们之间的交流。他打不了中文但能看中文,他用英文我用中文。 我说你很“gentle”而且还很“good nature”,这是他给我的第一感觉。 他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们生长的历史背景是多么的不同。越是不同越具  相似文献   

2.
非常清楚地记得上五年级时,有一天下午,上地理课,太阳斜斜地从窗口射进来,射出一片辉煌,灰尘便在阳光里飘浮。那位地理老师很能侃,口水四溅。因为他在海南岛当过几年兵,所以他就津津有味地大侃海南岛上的一_种米辣椒,说只要吃上三颗就会辣得不得了。他张大嘴巴,伸出舌头,做出被辣的样子,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全班同学听得入神,我却偏偏在此时走了神。我在想些什么呢?我当时在想一个很遥远的事情,那就是,到了下个世纪的第一年,也就是2001年,我有多大了。那时我12岁,我便伸出一根手指头悄悄地在桌子上划了起来,一算…  相似文献   

3.
刘延 《北京观察》1999,(1):13-15
周汝昌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一句很有独创性的话:“情感智慧有着隔世的共鸣。”因为这个“共鸣”他便在心灵上与曹雪芹“汇合”了,成为一代红学名家。我和周先生之间,似乎也有某种类似“共鸣”一类的东西,但绝不敢言“共鸣”,只能说有那么一点小小的“缘分”。我是个地道的红学盲,而且从未有过扫盲举措,但偏偏有了一个接近周先生、听他畅谈的机会,而且,有了一种心灵的“交往”,这不是“缘分”是什么? 第一次采访周先生,是请他谈他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叫《谈笑》的文章,不料周先生一开始就“走了题”说:无意间涉足红学,便被贴上了一个“红学家”的标签,我便成了红学家。这话似乎专为我说的,我特别高兴,立即从不懂红学的思想围囿中解放了出来,轻松地进入了自己的“角色”。尽管我后来逐渐明白当时相信了那个“标签”的说法是“上了当”,但还是挺乐意有这种当可上。因为我从那时起已自然地走进了周老的思维活动中,感受着他的思想,特别深刻地记下了他那几句我感受、思索了许多年而没有结果、自己始终不敢肯定的话:语言就是  相似文献   

4.
樵夫 《观察与思考》2005,(16):48-49
<正> 我将目光长久地停留在"我思故我在"这句话上,然后我熄掉桌上的灯,拉开了窗幔,我看着浩瀚无涯的天穹,遥远处的星光现在仿佛照亮着我心灵荒芜的原野。在亚里士多德之后,我的心灵已仿佛蔓延了近两千年的荒草,那是让人何等的寒颤。我想我现在是已经走进了笛卡尔这位沉思者的心灵了,这是让我很激动的一件事,我仿佛经由了一个漫长的黑暗无边的隧洞,在一片开阔的草地上落坐了很久,凝望着眼前那轮太阳。冉冉升起的太阳现在给人一种润湿感,这种感觉让人在孤寂、恐惧甚或兴奋中宁静,  相似文献   

5.
一个不经意间,我在《山西慈善》杂志上看到残疾作家席选社的一篇文章《生活使我们变得坚强》,很是敬佩,便去拜访了他。见面后,得知他正饱受多种疾病的折磨,却坚持一边输液、一边工作、一边写作。我决定用我的微薄之力帮他一下,从此我成为一名爱心志愿者。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摄影爱好者、退休在家的爱心人士张文江老师。第二天一早我们便来到席选社家,用相机记录了他目前的生活、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6.
参加史铁生文学创作研讨会我有很复杂的心情,因为直到今天我都不愿相信他已经走了。这一年我又读了他的一些书,向他的心灵走得更近了一些,对他和他的作品也有了更深的敬意。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韧性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是我邻居的一个亲戚。他常常搭汽车从老远的地方来看望我的邻居,来后便静静地坐在那里,用他一口地道的汉口话同邻居娓娓交谈。有时我也上前插上两句嘴,他从来没有因为我是个小孩子而冷淡我。他的语气总是很平静,表情总是很和蔼,你从他的脸上很难看出他有过怎样的经历。后来,当我的邻居对我讲他家发生的事时,我简直是大大地吃了一惊。这位老人年少时父母便双双去世了,他从小就是个孤儿。后来他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有了一个安定的家。不料不到中年,妻子在给他留下两儿两女之后病逝,从那时起,他便既当爹…  相似文献   

8.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汽车制造工程师。你也许会问我:“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理想呢?”这个工作的确是又脏又累,整天和满是油污的汽车打交道,这有什么好的?很多人这样看。但我有我的看法。我的爸爸是名汽车司机,他已经有二十多年的驾车生涯了,是一位优秀的驾驶员。从小,我便跟爸爸一起驾驶着汽车到处奔波,对汽车很熟悉。天长日久,我对汽车便有了种特殊的  相似文献   

9.
读书,使我们睁开双眼,树立了远大理想。从书本中,我们知道了海洋之阔,空间之大,时间之远。知道的越阔、越大、越远,我们树立的理想就越远大。正因为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他才为全世界世世代代的共产党人确立了远大理想。高尔基在谈到他的人生经历时,也对青年们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呛死。”  相似文献   

10.
幽默·艺苑     
简单 艺术、政治和人生三者有一个共同点——最高境界都是简单。 有些人认为简单很简单,便简简单单地追求简单,其实简单并不简单,有些人以为不简单很简单,便很不简单地求取不简单,其实不简单很简单。 求简单的人未必求得到简单,求不简单的人未必求得到不简单。民间笑话 年高几何 从前,有个人很怕老婆。有一天,他趁老婆不在家的时候偷吃了一盒年糕,晚上让老婆发现了,把他狠狠地骂了一顿,并罚他跪到三更。第二天,他越想越气愤,他搞不通自己的命为什么这样苦,便上街找算命先生给自己算命。算命先生问:“请问贵庚多少?” 他赶忙…  相似文献   

11.
一个很平常的人,但却是我多年写作生涯中,一个让我越写越感动的人。他的事儿其实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而正是从这平凡和普通里,表现出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他的故事每天仍在发生。他是一位纪检监察干部。  相似文献   

12.
棉花寨离我很遥远遥远了,棉花寨的唢呐声也离我很遥远遥远了。还记得那天早上醒来.太阳已经升上山顶,寨中间的老椿树边便传来哩啦哩啦的唢呐声,待邀上几个小伙伴去看,才晓得是房族的小姑出嫁了。我们每个小孩抓了一把三色糯米饭,在手中捏了捏,便围在吹唢呐人身边乱串,那心情极快乐。吹唢呐的几个师傅之中,有一个人是我三叔。他们的唢呐都是自己制造的,那是把桐子树砍来,然后掏空,再把表皮削去刨光,钻了七个小  相似文献   

13.
有朋友说他妹妹待字闺中,希望找个有钱的老公。我告诉他我的想法是:“不管有没有钱,找老公要找一个心灵高贵的男人。”朋友听话很奇怪:“什么叫心灵高贵的男入?”对啊,这年代还讲什么心灵高贵,而且什么才是心灵高贵的男人?这个奇怪的词连我自己也吓了一跳。但既然我在冥冥之中冒出这个词来,一定在心里早就有一种渴望,一种幻化的具体形象了。  相似文献   

14.
葉教授的書房很特別:一間不大的屋子中,除了書籍和牆上掛着的數幅字畫,桌上、書架上還擺放着許多大小不同、形狀各異、色彩多樣的瓷瓶、瓷盤等瓷器,寫字枱上、窗台上還散置着各種碎片。“這些都是我撿來的。”葉教授翻動着瓷片對我說。據他介紹,研究陶瓷,主要從文獻和實物兩個方面着手。他非常看重實踐,除了外出調查和鑒定瓷器,在日常出外散步的時候,也處處留心地面上的瓷片,常常要  相似文献   

15.
著名的文学家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的确,作为大地的娇儿,人类一刻都离不开土地。厚重的黄土高原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变迁,孕育了悠久的华夏文明。“物华天宝,蕴九州之奇珍;人文荟萃,展华夏之辉煌”,三秦儿女引以为豪。进入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在苦于风沙、困于干旱的黄土高原上,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山川秀美工程,从陕北起步,逐步推开。在西部大开发、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距今四十几年之前,一个青年的海军学生跑到日本去改习医学。在当时“科学救国“和“富国强兵“正是青年人共同的理想。但是,当他有一次在仙台看见了一部日本人拍的影片,“刽子手是日本军人,上断头台的是中国人,围着看而毫无表情,如醉如梦地在喝采的也是中国人“,他便憬然有感,觉得改革“已经硬化的人民的精神“,是比医学更重要的事了。从此之后,他“常常提笔“,“在寂寞和艰难中“,“喊几声助威“,“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治疗“。——他,就是在六年前的今天逝世了的中国新文化奠基者,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战士的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17.
无悔的选择     
因为有了太阳,花朵便有了红红黄黄;因为有了雨露,禾苗才有了青青绿绿;因为有了教师,孩子的眼睛才闪射出智慧的光芒,心灵才迸发出美丽的火花。我选择了教师,选择了工读教师,正是因为工读教师从事的正是太阳和雨露的事业,我无悔于这样的选择。1991年7月,我就要大学毕业了。当时,有的同学为了留校,为了进机关,为了改行不当教师,绞尽了脑汁,四处奔走,苦心钻营。我走到了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需要我马上做出选择──该走哪条路。当时,如果我改行也是有可能的。是去还是留?考验我的时候到了。还在少年时代,沐浴着党的阳光,聆…  相似文献   

18.
可亲可敬的周老师:您好!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给您回信。您的言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使我这台锈得转不动的机器又重新运转起来,使我从那用多情编成的烦恼椅上清醒过来,确定我新的目标、新的理想。  自从向您诉说了我心中的烦恼之后,天也高、地也宽、心更宽,再不像以前那样自寻烦恼、自作多情,同学们随时可见我的微笑、听到我的歌声。但每当遇到他时我便产生一种不自在的感觉,于是我便采取回避措施,努力不与他接近,以减少我的回想、遐想。  您问我到底爱他什么?目的是什么?这问题我根本答不上,可想这是我一时冲动。“我喜欢他…  相似文献   

19.
晋朝大画家顾恺之爱吃甘蔗,每次都是先从甘蔗尾巴吃起。有人间他为什么这样做,顾恺之笑着答曰:"这样吃才能越吃越甜,乃是渐至佳境呀。"——建水之行,恰好也如同顾恺之手里的甘蔗,同样渐入佳境。从昆明驱车前往建水,出玉溪不远便告别了高速公路和平坝,汽车像一只不堪重负的蜗牛,喘着粗气在一道道山峦之间缓缓爬行。已经是12月了,太阳依旧亮得晃眼睛。  相似文献   

20.
感念父亲     
看着我的父亲与我的儿子逗乐儿,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味儿。 父亲有两个女儿,在我下面还有一个小妹。我知道,父亲这一生的遗憾就是没有一个儿子。换在以前,换在农村,无子是一件挺没面子的大事儿。虽然我的父亲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农村,虽然我的个性像极了他且成长过程中从不让他多操半点心,虽然父亲表面上也没说什么,而且母亲也没有因为生女儿便在家中没有她的地位。但,确切地说,我们这个家族的姓氏最终到我们这一代便止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