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寒山诗在美国的传布与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山诗在美国的传布与接受从诗人加里.斯奈德的寒山译诗开始,到著名比较文学学者白芝《中国文学选集》和其它多种文学选集的争相收录,再到全译本的面世以及在美国伯克利地区的"诗歌道"留名,走过了一个最富传奇色彩的经典建构历程。 相似文献
2.
礼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诗渗透、积淀在礼的各个环节,并暗暗地决定了礼的存在方式和礼的历史命运.而当诗变成了《诗》,"诗学"变成了"诗教"时,"礼"也变成了"礼教",礼的诗性特征逐渐消失.在礼的诗化进程中,《诗》也逐渐政治、伦理化.用诗与用《诗》的礼典意义贯穿于"礼"的诗化和"诗"的礼乐化双向互动演变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3.
“纯诗”虽是象征主义的诗学命题,但作为纯粹美的艺术理想,它却是人类通过艺术所表达的一种生命需要。在法国象征主义运动之前,“纯诗”已寄生于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艺术思想中。浪漫主义缺少艺术形式感的自省和唯美主义形式媒介的空泛,促使象征主义为“纯诗”赋形。然而,象征主义对艺术秩序的刻意寻求,最终使它因陷入形式化的唯美怪圈而制造了自己到达“纯诗”的距离。“纯诗”揭示美的最深刻的形式意义,应该隐没在音乐加宗教的情感振荡里,这里没有先在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张九龄是盛唐前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占其诗歌半数以上的应制和酬赠之作,在言事叙咏、运思取象等诸多方面,都已形成了自家体式,表现出或雅正俊爽、昭切畅达,或率真坦诚、性情毕现等特点.其创作为文质兼胜、情景交融的盛唐诗歌艺术风貌的形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打开艾青的诗集 ,几乎看不到风花雪月、鹤唳白云、红颜倩女之类的歌咏 ,他关注的是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他珍惜着自己的情感 ,把抒情的诗笔径直伸向更加值得歌唱和鞭挞的领域。这一创作精髓和审美意义的汁液 ,一直渗透到他艺术生命的终极。艾青善于调动各种艺术手段 ,以其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 ,在多层次的意境展示中表现主题。艾青是当之无愧的面向世界的诗人 相似文献
6.
表面上亚里斯多德通过四因说把诗从其老师柏拉图的理念世界那里拯救出来,而实际上他的这种拯救并没有超越其理性主义的框架:即,诗只有靠近哲学,遵循哲学的命令才有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8.
9.
《金陵法律评论》2015,(5)
玄言诗以其崇义重理的特征深刻地影响了理学诗,并为理学诗奠定了基本的意义生成模式,即以诗化的议论阐释深邃的哲理,通过意象呈现情感和理智的融合,用玄境的构造传达悠远的理趣。玄言诗所具有的形上性、隐喻性和主体性,为理学诗同样特性的形成起到了发轫作用。玄和理的至上性和至善本质规定了玄言诗和理学诗的道德性,使二者具有鲜明的道德立场。根据述事、抒情和说理三种元素在诗中所占的地位和比例,可以将玄言诗划分为但陈要妙的玄理诗、冥然玄会的玄感诗和超入玄境的玄境诗。玄理诗是阐说义理之性理诗的先导,玄感诗是吟咏性情之理兴诗的前茅,玄境诗是表现意境之理趣诗的始基。理学诗风类似于玄言诗风的历史重演。在题材、类型的规定性上,玄言诗能对理学诗造成影响,主要是因为两者有着相似的体用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以理事不二、体用相即为思想基础,暗含着月映万川、理一分殊意识的萌芽。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曾将当时全国三十个省、市和自治区的名称编成一首《地理诗》:“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两宁四西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