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健康成长,天资聪颖。要发展宝宝的各项智能,环境的刺激和父母的耐心引导必不可少,父母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音乐伴宝宝成长在宝宝3个月以前,每天可  相似文献   

2.
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时下出现了一批过“寄生”生活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或赖在象牙塔里继续深造.或赖在家里给父母当“成年宝宝”。江苏省张家港市一位富裕家庭出生的女大学毕业生.由于不愿上班.又不想伤父母的心,于是跑到上海编织了一个神话。在神话里,她是某钢铁公司的总经理秘书.深得总经理器重。为了让父母相信这个神话,她采用欺骗的手段.从父母亲友手里先后“啃”走8000万巨额财产.用于“豪装”自己的工作业绩。  相似文献   

3.
赵全一 《工会博览》2008,(12):56-57
王小姐今年24岁,现为某事业单位的合同工,丈夫今年29岁,现为公务员,两人的年收入为8万元,双方均有社保。有一个刚出生3个月的宝宝,家庭存款有15万元,计划给孩子准备教育基金。现在他们住的是父母的房子,想买一套经济适用房。目前,无任何负债和贷款。此外,有条件的话,准备3年后再买一辆娇车,请专家帮助实现理财目标。  相似文献   

4.
每逢春节期间或春节过后,会有艮多的宝宝去医院就医,大多数都是因为在节日期间爸爸妈妈忽视了宝宝各个方面的护理。所以,各位宝宝的爸八不要.让宝宝过个健康的新年  相似文献   

5.
金猪过后是金鼠,2008年又是一个喜庆的年份。北京奥运会的召开,更是让很多年轻夫妻有了要一个奥运宝宝的梦想。谈到生育,母子平安是所有家庭的共同愿望,但女性妊娠期的风险概率比正常人要高得多,因工作压力过大、孕妇年龄偏大等原因造成的婴儿患先天性疾病的例子更是时有发生,种种情况使得一些准父母们非常不安。  相似文献   

6.
正每逢春节期间或春节过后,会有很多的宝宝去医院就医,大多数都是因为在节日期间爸爸妈妈忽视了宝宝各个方面的护理。所以,各位宝宝的爸爸妈妈,在节日里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预防。下面介绍过年应注意的八要八不要,让宝宝过个健康的新年。安全过年8要1、要注意饮食平衡。过节期间,家里免不了会天天大鱼大肉,但是,在这里提醒爸妈们,如果让宝宝吃过多的肉,会增加宝宝胃肠以及肾脏的负担。从而容易患上各种胃肠疾病,如消化不良。所以,过节期间也要注意适当清淡饮食,一定让宝宝多吃水果和蔬菜。2、要防止喂食呛咳。在节日里,宝宝也会感受到喜庆的气氛,尤其是家里来客人吃饭  相似文献   

7.
父母刑事责任法在美国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反逃学法和宵禁法都包含父母对于子女逃学和违反宵禁法的刑事责任。到了20世纪80年代,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青少年犯罪形势,关国各个州相继通过新的立法扩大父母刑事责任法的适用范围,并规定了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父母责任法中还为父母设定了防止青少年持有和接触枪支的义务,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父母责任法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一系列校园枪击案促使美国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父母刑事责任法的重要性,父母刑事责任法在美国的适用将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8.
佚名 《法制博览》2008,(18):18-18
从小到大,我深深地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没有父母的养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就没有我们的事业,当父母需要床前照料的时候,我们不能以工作忙推辞,不能因为我们挣钱少对父母那样小气,中华至今五千年,源远长河孝为先。我们从小可能听到父母在我们身旁说一些谎言,这些谎言中,包含了父母对我们多么深的爱啊,我们要理解父母的谎言,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相似文献   

9.
当前,研究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从父母离异与未成年人犯罪的关联性分析来看,父母离异给未成年人的心理造成严重创伤;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犯罪率高有目共睹;父母离异使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缺失、生活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父母离异后出现的再婚重组家庭,使得未成年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其一时难以应付。此外,导致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父母离异给未成年人造成心理创伤是内因和主要原因,但还有诸如生理变化影响心理、“疾风怒涛”的特殊心理以及学校教育不当和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等外因。  相似文献   

10.
朋友给我讲了一件在他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故事。前些日子,他开车去沈阳办事,车至中途一处高速入口的地方、看见一个年轻的女人抱着一个宝宝在等车。那天刚好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有些阴冷,他心生侧隐,一个年轻的母亲独自带着孩子出行,本来就是件不容易的事,碰巧天公不作美,又下起雨来,如果再把宝宝冻感冒了,那可真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郭晴 《工会博览》2008,(12):53-53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也常常可以在家庭生活中看到这样的镜头:吃过饭,孩子扭头就去玩耍了,父母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跑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其实,孩子是否孝敬父母是关系到其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理财案例:王小姐今年24岁,现为某事业单位的合同工,丈夫今年29岁,现为公务员,两人的年收入为8万元,双方均有社保。有一个刚出生3个月的宝宝,家庭存款有15万元,计划给孩子准备教育基金。现在他们住的是父母的房子,想买一套经济适用房。目前,无任何负债和贷款。此外,有条件的话,准备3年后再买一辆娇车,请专家帮助实现理财目标。  相似文献   

13.
默沫 《工会博览》2014,(15):23-25
有多久,没有和父母出去了,哪怕是逛个街、去个超市?小时候,父母总带着我们游山玩水。现在,让我们带上父母去看遍这世间最美的风景。和父母散心亦或远行,游走古镇亦或海岛度假,无论怎样,在父母身边,总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4.
儒家传统讲“父母在,不远游”。我们现实的状况却是孩子在,父母游,因留守而缺少家庭的亲情温暖.因父母的远离而丧失家庭教育的环境,这是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与法》2008,(2):39-39
编辑同志:我是个残疾人,尽管已经16岁了,但生活仍不能自理,全靠父母照料,家庭也很困难。为了帮助我增长知识,增强自信,父母从有限的生活费中挤出些钱为我订报刊。我非常感激父母,也很想为父母减轻点负担。因此,我很想了解国家对我们这些残疾人有无特殊的照顾政策?发不发残疾人生活补助费?请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就青少年的反向社会化和父母影响存在的程度对722名初中和高中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1.反向社会化在中学生家庭中普遍存在,中学生的反向社会化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父母影响和青少年反向社会化之间并非此消彼长,而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且父母影响的整体水平高于青少年反向社会化的水平;3.青少年的反向社会化和正向社会化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反向社会化呈现不规则的年级趋势,并非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而是在初三出现峰值,然后呈下降趋势,在高三又开始升高,而正向社会化的两个维度却呈现比较平稳的趋势,父母影响(行为)呈下降趋势,父母影响(观念)平稳中略有上升;4.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多的消费休闲反哺行为,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接受父母的观念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孙金凤34岁记者宝宝:薛皓轩5岁4个月问儿子很粘我,不敢独立做事,平常即使走在我前面,也会回头看看我,不敢再往前跑,怎么办?编辑在现实生活中,母子关系过于亲密的现象十分常见。男孩在五六岁时最好和父母分床而睡,妈妈不要过多关注男孩,最重要的是,爸爸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能缺位。同时,妈妈要让儿子有明确的性别意识,避免和儿子过于亲密,从而阻碍儿子的正常成长。  相似文献   

18.
郭晴 《工会博览》2008,(6):56-57
“金猪”过后是“金鼠”,2008年又是一个喜杂的年份。北京奥运会的召开,更是让很多年轻夫妻有了要一个“奥运宝宝”的梦想。  相似文献   

19.
今年21岁的彭海涛出生于成都,父亲的生意经营得不错.家庭条件十分富裕。彭海涛被父母视作掌上明珠.父母希望他以后能够考上大学出人头地。彭海涛从小就喜欢玩游戏,但是他担心父母知道后责骂他,所以他不得不经常偷偷摸摸的躲在没人的角落打游戏,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  相似文献   

20.
当刘明敢在安徽巢湖学院上学时.妹妹刘永梅突然身患白血病,正在他心急如焚地为妹妹筹款治疗时,一个令他心碎的事情发生了:原来,父母抛下患病的妹妹失踪了。刘明敢心里非常难过,就在他准备将父母告上法庭时,他却意外得知,自己不是亲生的,而父母这么做也正是为了不耽误他上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