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子珍这个名字在人们眼中总是与毛泽东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多年来人们关注更多得是她与毛泽东的婚姻悲剧。可在红色革命的历史中,贺子珍不仅是作为毛泽东的妻子存在,更是作为一个出色坚强的女红军战士清晰地存在于许多革命亲历者的记忆深处。作为长征中的“30女杰”之一,贺子珍的长征路见证了她作为一名女革命者的坚强无畏。  相似文献   

2.
等待30年的北京之行贺子珍1928年与毛泽东结婚。在毛泽东最艰苦的10年革命生涯中,她陪伴左右,并经历了九死一生的长征岁月。后两人因误会发生争执,贺子珍于1937年冬天去苏联疗伤。苏联之行,并未取出贺子珍身体里因战争而留下的弹片,反而增添心伤累累。  相似文献   

3.
红军时期,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1925年,16岁的贺子珍就成为江西永新县第一个女共产党员、第一任妇女部长,17岁领导永新暴动。大革命失败后转战井冈山,成为井冈山革命队伍中的第一个女战士。在井冈山上,18岁的她与34岁的毛泽东相识相恋,并于1928年结婚。之后,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支持毛泽东的工作和照顾他的生活上。尤其是在毛泽东身处逆境的时候,贺子珍凭着自己的爱心始终陪伴在毛泽东身边,陪他度过了那段最难熬、最痛苦、最艰难的日子。1934年10月,她和毛泽东一道,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正如当年…  相似文献   

4.
<正>到永新,不能不提贺子珍——她是永新儿女,井冈山第一位女红军。纵观整个中国革命的洪流,也不能不提贺子珍——她和她的一家,是这洪流中最昂扬的一簇浪花。下午,到了永新县。我们在贺子珍纪念馆前久久凝望——她和毛泽东在永新的雕像,英姿勃发,一派拿云捉月气概。贺子珍的一家是革命的一家。在20世纪20年代,为推翻反动统治,她们一家投身革命,南征北战。她的父母暮年参加革命,矢志不移;  相似文献   

5.
出生在战争中的李敏,小名娇娇,才一岁多,妈妈贺子珍就去了苏联。她先后被寄养在陕北的农民和干部家里,会走路时进了延安保育院。毛泽东安排才4岁的娇娇到苏联,她在苏联卫国战争艰苦岁月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也使她对自己的母亲贺子珍有了非同寻常的依恋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刘畅 《学习导报》2010,(24):48-50
贺子珍诞生在江西永新。她和毛泽东有6个孩子,唯一活下来的,只有女儿李敏。待到唯一的外孙女出世时,毛泽东用自己最钟爱的梅花,为她取名"孔东梅"。从一生痴情的女战士,  相似文献   

7.
在一代伟人毛泽东诞辰日之际,记者专访了他的女儿李敏。李敏说自己现在很少出门,她说:"我如果上街,去公园,根本没人认出我是毛泽东的女儿。"李敏的母亲是贺子珍。今年已经70岁的李敏说自己已经彻底地在一代伟人毛泽东诞辰日之际"记者专访了他的女儿李敏#李敏说自己现在很少出门"她说:"我如果上街,去公园,根本没人认出我是毛泽东的女儿。"李敏的母亲是贺子珍。今年已经7岁的李敏说自己已经彻底地  相似文献   

8.
红军时期,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1925年,16岁的贺子珍就成为江西永新县第一个女共产党员、第一任妇女部长,17岁领导永新暴动.大革命失败后转战井冈山,成为井冈山革命队伍中的第一个女战士.在井冈山上,18岁的她与34岁的毛泽东相识相恋,并于1928年结婚.  相似文献   

9.
晓庄  辛宛 《党史文苑》2004,(7):24-24
创作过多部优秀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编剧王朝柱在接受采访时说,《延安颂》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澄清了社会上有关毛泽东和江青在延安时期的两个道听途说的误传。一是有传闻说,江青是第三者,是她造成了毛泽东与贺子珍的离异。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由于斯诺访问陕北后写成的报告文学《红星照耀着中国》在中外产生的巨大反响,延安来了不少中外记者,并与毛泽东接触较多。贺子珍对毛泽东过多地与史沫特莱等外国女记者接触难以理解,甚至以传统的文化观念来要求毛泽东,认识上的差距和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引起了他们夫妻情感逐渐破裂,最后导致贺子珍离…  相似文献   

10.
杨晓璐 《学习导报》2011,(14):48-50
红军时期,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1925年,16岁的贺子珍就成为江西永新县第一个女共产党员、第一任妇女部长,17岁领导永新暴动。大革命失败后转战井冈山,成为井冈山革命队伍中的第一个女战士。在井冈山上,18岁的她与34岁的毛泽东相识相恋,并于1928年结婚。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7,(4)
贺子珍是中国最具传奇色彩、最具革命性的革命者之一。作为毛泽东的妻子,她默默地以实际行动支持着丈夫的革命事业;作为一个先进的革命女战士,她始终努力走在革命的前列;作为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她为革命事业牺牲了许多。贺子珍为中国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她的革命生涯曲折多变、坎坷辛苦,却从不放弃自己的革命事业。她是党的历史上一位坚定的革命者。  相似文献   

12.
贺子珍是参加长征的31名女红军中的一员。长征途中,她经受了别人更多的痛苦和磨难,因为她生了孩子,这是她和毛泽东的第四个孩子。但这个孩子生于何时何地,命运如何,迄今鲜为人知。老红军刘英撰写的长征回忆录《难忘的三百六十九天》中说:“贺子珍怀了孩子,谁也没告诉,跟着队伍走,在长征路上生了孩子,只能撇在老乡家里。”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在访问长征路后所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有一段比较详细的记述:“很可能是在刚刚过赤水河以后,悲惨的遭遇再次降临到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身上来了。一天晚上九时,在傅连璋医生的看护下,她生下了一个女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长征来到川南古蔺县白沙场,妻子贺子珍生了一个女儿。毛泽东来不及与孩子见上一面,贺子珍就把孩子寄养一贫苦孤寡老人家里。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大业,毛泽东和贺子珍夫妇随中央红军踏上了征途……  相似文献   

14.
贺怡之死     
贺怡,毛泽覃的妻子,贺子珍的妹妹。1927年同哥哥贺敏学、姐姐贺同时当选为永新县临时县委委员,后一直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一度与党联系。西安事变时,她重新与组织接上关系,后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她自杀以示共产党员的气节,但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在延安,毛泽东为她术单上签了字,手术后,她的胃只剩下三分之一,人也瘦得只有80多斤,仍然不倦地工作着。东北全境解放前夕,贺子珍带着毛岸青和李敏从苏联回国,住在哈尔1949年5月,毛泽东派人到哈尔滨把毛岸青和李敏接到自己身边,但没让珍同往。这一年,毛泽东见到了贺怡…  相似文献   

15.
在毛泽东家乡的韶山纪念馆内存放着一部毛氏家谱,其中毛顺生第三子毛泽覃名下记着一行:妻,贺怡,江西省永新县人,贺子珍和贺怡(右)1911年12月生,1949年10月卒。 贺怡是毛泽东夫人贺子珍的亲妹妹,当她才是个初谙世事的15岁的小姑娘时,就和姐姐一道勇敢地投身于革命洪流,险滩激流不能使她退缩,惊涛骇浪不能使她屈服,她奋勇搏击,义无反顾。 一、与毛泽覃的婚恋。 1929年2月,当早春的风还带着寒意吹拂大地的时候,赣西南东固革命根据地却洋溢着盎然的春意。  相似文献   

16.
刘晓农 《党史文苑》2012,(7):36-38,40
对于毛泽东与贺子珍1928年5月底在井冈山结婚的史实,有一个如何看待的问题。有研究毛泽东的专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毛泽东是在得知杨开慧被敌人杀害后,才与贺子珍结婚的。"这个结论受到一些人的否定和责难。否定的主要依据是,杨开慧是1930年11月被敌人杀害的,而毛泽东与贺子珍是1928年5月结婚  相似文献   

17.
《党建文汇》2013,(12):54-54
贺子珍能文能武.为了革命宁可牺牲自己。有一次,毛泽东、朱德等人在开会.贺子珍也在场。这时敌人来了,贺子珍英勇机智,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二九年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向闽西进军。在红军的行列中,有一位身材颀长、英姿飒爽的女战士,她就是闻名井冈山的“双枪女将”贺子珍。当时她担任红四军前敌委员会秘书职务,并作为毛泽东的忠实伴侣随军行动。在龙岩“红军医院”,她分娩了第一个女婴,不久便骨肉分离。闽西——是她终生难忘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二九年春,毛泽东、朱德、陈毅同志率领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在红军的队伍中有一位身材欣长、一身戎装的女战士,她就是闻名井冈山的“双枪女将”贺子珍同志。贺子珍是江西永新县黄竹岭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共青团永新县委书记、吉安县委妇委、妇女协会组织部部长等  相似文献   

20.
孔东梅是毛泽东惟一的嫡亲外孙女,外婆是贺子珍,母亲是毛泽东长女李敏,父亲是原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孔从洲将军之子孔令华。在毛泽东四位孙辈中,她排行第三。不善表达爱的外公妈妈李敏小的时候,对外公的样子没有任何的记忆。有一次,毛岸青指着学校墙上悬挂的照片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