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年前的7月17日.有一位老人带着微笑告别了这个世界。7年后的7月17日.人们仍然怀念着她,怀念着她留给人间的欢声笑语…… 她就是赵丽蓉.一个可亲可敬的老人,一个大器晚成的表演艺术家。  相似文献   

2.
常玉珍,一个成功的女性,以满腔的热情和无比坚韧的毅力,在中国慈善事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有人说她是强者.靠十斤大豆、两缸小麦起家,二十年艰苦创业,成为拥有3200万元资产的唐山市常记商场的总经理,唐山知名的女私营企业家;有人说她是慈善家,建功臣幸福院、孤儿村,悉心照料着19名为共和国流血负伤的孤老功臣和问名孤儿、弃婴;有人说她是爱的使者,把挚爱,播洒在驻军官兵和退伍军人的心田;有人说她是九十年代的女侠,扶危济困,仗义相助;也有人说她是傻子,把万贯家财用在了他人身l……当记者采访她时,她却笑着说:“其…  相似文献   

3.
方华 《人民公安》2009,(4):20-23
“要我放弃这两个老人.你就不值得我嫁。”陆玉珍,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子.自愿上门赡养两个非亲非故、无依无靠的老人:为了让老人得到照顾.她拒绝了众多男子的求婚,30年来一直单身。她书写了旷世奇有的大爱,因为她的大爱.网民称她是“中国的女儿”。2008年11月,陆玉珍被民众选入中国文明网举办的“中国好人榜”。  相似文献   

4.
丁香乐 《今日广西》2007,(14):12-14
她是一位年轻的军嫂,婚后四个月查出身患血癌。 虽然病魔缠身,但她说她很幸福。 她提出:别治了,钱拿去孝敬老人。 她请求丈夫,她死后别送她回江西老家,要与婆婆合葬,留在丈夫生活的城市……  相似文献   

5.
致远 《中国人大》2012,(20):7-7
10月25日是阴历九月初九。古时,因“双九”谐音“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古人常在此日祭祖。1989年,我国把此日定为敬老节,在这个节日有人登门看望百岁老人,有人组织老人外出游玩,有人在饭店宴请老人共进重阳宴……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已经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6.
敬善  少然 《人民公安》2009,(10):20-22
老人已无从知晓家的远近。寒来暑往,老人流浪在外,但回家的信念一直激励着她按照自己的意愿往东走,直到她遇到了烟台的边防民警……  相似文献   

7.
每天早晨,当别的老人还在床上休息的时候,她早已踏上了拥挤的公交车;白天,当别的老人在树荫下打麻将或者享受着天伦之乐时,她已经在讲台上或者录音棚里开始工作了。在公交车上,当有人给她让座时,她常对对方说:“没关系,站一站挺好。”然后回过头凑到那人的耳边轻声说:“谢谢,你真好。”见到旁边站着一个面无表情的学生,她会关切地提醒说:“你为什么一大早就把脸绷得紧紧的?别这样,来,抬抬笑肌,笑一笑。”然后传给他一个自信的微笑。听了这个素不相识的老太太一句话,孩子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这位老人,是一个可爱而有些特别的人。  相似文献   

8.
陈正 《今日浙江》2001,(8):44-45
一位75岁的老人决定每月资助一位贫困生200元钱,直到她独立生活为止。但老人与学子有个“协定”:在她有偿还能力时,得资助一位同她一样需要帮助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我的婆婆     
有人很羡慕我,说我有一个好婆婆。是的,婆婆是位勤劳善良、明白大度的老人,与丈夫结婚这么多年,我们婆媳俩从未红过脸。我就像对自己的母亲一样尊敬她、关心她,她也像对女儿一样呵护我、心疼我。  相似文献   

10.
弱女情仇     
她杀了人。这是真的。是她用那双柔软的、只会在琴键上跳跃的手杀死了他———她的丈夫。法律没有剥夺她的生命。因为死去的比她更该死。有人说:她不仅无罪,而且是除恶扬善。还有人说:该给她记功。无论人们怎样说,她仍然有罪。因为法律是无情的。所以,铁窗、高墙之内,将封存她10年的青春。10年后会是怎样?谁会记得10年前的血腥?谁会记得一个弱女子那混沌的一拼?又有谁会记得法庭上句句血泪的诉说?只有她记得。记得那一场做不醒的恶梦,记得无数善良人所给予的全部同情。探视的时间太短了,两位年迈的老人拭着满脸老泪强露笑…  相似文献   

11.
8年前,杨金花攥着借来的3万元钱.走进了福利院……如今,湖北省黄冈市社会福利院旧貌换新颜,不仅彻底解决了200多院民的生活问题,而且还创造出了600多万元的资产……1992年,一纸调令将杨金花从黄海古塔精神病院调到黄冈市社会福利院,一副千斤重担压在了她的肩上,她掂了掂轻重,卷起铺盖来到了黄州。当地踏进社会把利院时,迎接她的是严峻考验当时,福利院有干部职工36人,孤寡老人、残疾儿童44人,每月财政拨款才5500元,且不说孩子上学、老人就医,就连吃饭也不够。更有甚之,时值修建中的团黄公路从福利院穿庭而过,几间赖以栖身的…  相似文献   

12.
尹皓坤 《黄埔》2014,(5):33-33
正我心深处,有位世人敬仰的老人。她有着难以数计的儿女分散在世界各地。老人没有任何物质遗留给她的孩子们,而她的晚辈们却异口同声豪迈地说:"老人把她一生培植的崇高精神传给了我们,这是最珍贵的遗产啊!"这位老人在我心中屹立着,她时刻鞭策着我,鼓励着我,也监督着我……我心中的这位老人就是我的母校——黄埔军校。  相似文献   

13.
张家好媳妇     
“没有这个好媳妇,我活不到今朝。她待我……太……太好了…”刚进家门,94岁的张文标老人就用颤抖的双手执住笔者,话没说完早已是老泪纵横了。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段毫无血缘关系的亲情故事,这是一段长达22载至诚至爱的谎言。22年前,她冒名顶替,自称外孙女,认下一位洛阳老人做外婆。而那个真实的外孙女已不在人世。她不为名、不为利,只想一心照顾多病的老人。22年后,老人已九十高龄,只剩孤身一人。她依然保守秘密,将老人接到身边赡养。为让老人愉快地度过晚年,今天,她还要将这场骗局演下去。  相似文献   

15.
楼下风景     
写下这个题目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了,那天,我在厨房手忙脚乱的时候.猛一抬头看到楼下的樱花树下两个人的背影.眼里居然涌出了泪。 坐在轮椅上的老太太是楼下的住户.我时常能遇到她的女儿——一个30岁左右、双眼皮、大眼睛的妇女推她出来晒太阳.每当我要伸手帮忙的时候.她们总是笑着拒绝.原来这个比我纤弱得多的女人已经习惯了一个人搬着老人上下台阶.看到老人饱满的精神和笑着打招呼时露出的一排整齐的牙齿.我能感受到她的满足和幸福。  相似文献   

16.
刘颖 《当代思潮》2012,(11):82-83
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却有着一个“院长”的头衔。在洋县溢水镇那座简陋的敬老院里,她既是院长,又是唯一的一个工作人员。掐指算来,任文娥在这里已默默无闻地工作了26个年头。期间,她已服侍过39位孤寡、残疾老人。如今,已是66岁的任文娥仍然坚守在这个岗位上……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1月29日,也就是谢友仙当选浦城县人大代表后的第二个星期,她在墟场上无意中听到一位老人对几个年轻人说,“我十几年前就听说要把浮盖山开发成旅游区,能真正那样就好了,你们这般年轻人也可以在旅游区里做些小生意,当导游什么的,可是到现在还没有什么大的动静,我看是没指望了……”说着,老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人的一席话深深地震动着谢友仙的心,回到家里,这席话总是时时在她耳边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8.
邱娥国,一个普通的名字,却响遍全国。邱娥国用朴实的17个人生年华,践约了人民警察的诺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79岁的黄糯女,临终时呼唤的名字不是他的满堂儿女,而是“娥国……娥国……”。是阿,10多年来,就是这个普话的民警照顾着她.不是儿子胜似儿子。80岁的余锦桂老人在失去最后一个亲人后.邱娥国来了.承担了老人的全部家务。17年来,他为一百多户办理了“农转非”户口,而他自己的妈妈却一直是“农业”户口。他的理由是“我母亲这么大年纪了,何必再占一个指标?还是留给更困难的人家吧!”辖区内谁家有困难了.找老邱;哪个…  相似文献   

19.
正黄琴的办公室更像一个工作室,手指分隔握力具、床护栏保护软垫、浴室运送保暖衣……这些都是她用旁边那台缝纫机制作的。她所在的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住着340多位老人,其中2/3是失智失能老人。针对这些老人的特殊护理需求,她创新护理用具,优化护理  相似文献   

20.
于天佑 《半月谈》2004,(16):73-73
在去赶集的三轮车上,几名中年农妇正在闲聊:一个说我那女儿叫我多赢钱,学校放假就带她和小弟也去旅游一回;接茬的说,打牌要手气.我前日到店里买东西.三缺一,我上桌一上午就赢了28元,昨日在隔壁三婶家陪客又输掉了38元,手气背了;有人归结说.如今处处都一样.手里有点钱,不是上庙就是打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