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大学》是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是儒家教育的纲领性论著,是中国古代论述修身治国的佳作。它充满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和伦理观,洋溢着古代儒家学者治学修身的教育思想。《大学》的正心修身教育为罪犯矫正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石;《大学》的“三纲领”教育为罪犯矫正教育提供了重要标的;《大学》的“八条目”教育为罪犯矫正教育提供了运作流程。《大学》所阐述“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对罪犯心理矫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个别教育是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有效措施,探索个别教育的规律,有利于罪犯的教育改造。本文探讨了个别教育的三个规律: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分阶段,注重主体与对象相协调的个别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3.
《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的发布与实施,充分体现了现代文明、开放的行刑理念,表明监狱教育工作从无序到有序。要全面落实好《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应当正视现阶段监狱工作整体管理水平低下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相应调整监狱管理模式,摆正教育改造工作的应有位置。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最本质的东西应该是人性的回归,即在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中,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罪犯恰恰是脱离了传统文化链条的维系,迷失了人性,才走上了犯罪道路的。文化塑造了人,犯人也不例外;传统文化的特性与民族精神的因素在罪犯的头脑中残存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罪犯改造具有重要作用。正确理解传统文化与罪犯改造的关系,运用传统文化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帮助罪犯找回迷失了的人性,使其回归社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不仅必要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传统公共行政日渐向区域行政拓展,并推动行政法的转型与变迁,区域行政法得以孕育。区域行政法以“新区域主义”为理论支撑,是跨行政区划政府间协作行政基础上行政法的新发展。区域行政法在调整范围、基本原则与行为机制方面存在着区别于传统行政法模式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6.
个别教育是我国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重要手段之一,被视为中国监狱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近年来,个别教育工作却面临着机制僵化、功能弱化,内容空泛化、手段单一化、地位边缘化的趋势。在监狱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监狱职能日益纯化、执法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更新观念、拓展内容、完善机制、不断深化个别教育工作是监狱工作实践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论罪犯教育中的人本主义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人为本”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不仅适用于民警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且适用于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充分重视和对待罪犯的“人性”问题,是衡量“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内容。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我国监狱工作的根本宗旨,为此,在给教育改造工作定位时,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的自然属性。在坚持“改造人、教育人、挽救人”的大前提下,必须拓宽教育思路,建立健全教育改造工作的长效机制,构建人本主义的教育改造格局。  相似文献   

8.
在罪犯中开展国学教育是新时期教育改造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是全面提升监狱教育改造罪犯质量的重要举措。实践表明,国学教育是教育改造罪犯的新途径,新内容,有利于提高罪犯的改好率;国学教育是贯彻落实“首要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育改造罪犯的标本兼治的重要举措;国学教育能使罪犯增长智慧、陶冶情操,明晰事理;国学教育有利于改造罪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学教育对罪犯良好的行为养成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这是雷锋日记里的一段话,平凡朴实却又耐人寻味。它告诉我们:无论你身处社会的哪个阶层,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你的心中都应当有一颗螺丝钉的形象。我,愿意忠于我的岗位,做公证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相似文献   

10.
教育改造是一项区别于社会普通教育的特殊教育。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六十余年中,我国监狱坚持实行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造罪犯理论,成功改造了各类罪犯,创造了世界主要国家中最低的重犯率。当前我国处在经济、社会转轨时期,又遭遇全球金融危机,挑战和机遇并存。监狱体制改革、布局调整、“三化”建设也给教育改造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从制度和实践方面作出适应性调整。未来时期我国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的创新,要以四个方面为改革的着力点:即教育计划制定上要突出“素质”含量;罪犯在监狱环境的适应上要突出“心理”含量;罪犯在社会环境的适应上要突出“能力”含量;罪犯教育改造效果的评估上,要突出“分层”含量。  相似文献   

11.
个别教育工作是教育矫正罪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罪犯犯罪原因和手法的复杂多样化,要求个别教育内涵继续深化,方法需要丰富。这就必须将对罪犯教育矫正有作用的各种因素和方法整合运用,形成全新的个别教育模式,建立危顽犯的个别教育团队模块化承包机制是实践中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2.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3):143-143
王强在2004年10月3日的《山西监狱》报上撰文,提出罪犯个别教育的“六个坚持”,体现了一些新的教育改造思想。1.将个别教育当做一项系统工程。个别教育不是一次性的谈话,是贯穿在罪犯改造全过程的一项长时间的系统工程。同时,个别教育又和集体教育相联系,个别教育要善于从集体教育中“借力”。2.涉及的罪犯要广泛。作者针对过去个别教育只抓顽危犯、先进犯的“两头”教育弊端,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监狱要完成刑罚执行的任务,实现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提高,必须与时俱进,立足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在思想上走出误区,确立“教育改造中心论”和“大教育观”,改变教育改造工作的粗放局面,推进教育改造方法的改进、突破与创新,狠抓罪犯素质教育,提升监狱教育改造层次,面向社会提高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社会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个别教育作为教育改造罪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教育改造罪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发挥个别教育的功能,要以改革为动力,积极探索新方法,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实践观念的创新来不断推进个别教育工作,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相似文献   

15.
提高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是现阶段监鼠系统的中心任务,如何有效地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建立“专家沉淀”机制,将教育改造罪犯的专家留在面对面教育改造罪犯的一线,能促进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科学化,能推进依法治监的进程,能带动监狱人民警察素质的提高,从而有力地保证教育改造罪犯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三、重构重构,是指向体制、机制的总体性变动,它既是社会改革的深化,也是工作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在这里,我们是指对我国现行的三大类戒毒模式--自愿戒毒、强制戒毒、劳教戒毒提出重构方案的设计建议。我们的建议是:改变法出多门,政出多门,"多龙治水"的戒毒工作体制,确立和完善以劳教戒毒模式为中心的工作体制。  相似文献   

17.
“一警一箱”的价值及其推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警一箱”这一新的工作方法既有利于罪犯及时、便捷地向民警倾诉、投诉,也有利于增强民警改造教育罪犯的责任感。改造罪犯工作有许多东西要改革、要研究,“一警一箱”工作模式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教育改造罪犯要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监狱里教育改造罪犯的工作一直被认为是监狱管理部门的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种单一的、封闭式的管理教育模式与开放式多层次教育之间的矛盾愈显突出。因此,“探索、创新、拓展”已成为新形势下教育改造罪犯的主题。协同社会力量对罪犯进行全方位、多层...  相似文献   

19.
监狱体制改革后如何确保教育改造的主导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体制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纯化和复归监狱的本质职能,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因此,监狱体制改革后,应当突出和确保教育改造在监狱“以改造人为宗旨”这一本质职能中的主导地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造的功能定位;要尊重教育改造的客观规律,突出罪犯在教育改造中的主体性;要创新教育改造工作机制,推进教育改造科学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劳动生产的主战场,着力发挥劳动改造的教育功能;要加强监狱分类建设,实行罪犯分类教育;要推进民警队伍的分类管理与专业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民警的管理与教育改造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对罪犯实施个别教育,是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把握时机,运用多种方法,讲究艺术,以提高个别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