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娜 《中国减灾》2014,(5):34-37
正他,积极探索,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和科技应用领域勇于实践;他,开拓创新,倡导了"天-地-现场"一体化灾害监测评估体系;他,求真务实,推动了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的科研和业务发展。他,就是全国民政行业首批领军人才、民政部国家  相似文献   

2.
日趋强大的科技力量渗透于防灾减灾的各个领域,为人们在灾害面前赢得了更多的安全和自信。2012年年末,由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John Beddington领导的专家小组公布了题为“未来减灾之决策重点”的报告,呼吁各界采取行动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减轻未来洪水、干旱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世纪行》2011,(11):10-10
一、创新主体建设。增强服务荆州跨越发展的责任感(一)通过大讨论增强委员主体意(二)通过大培训增强委员履职能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充分体现了党对防灾减灾工作和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减少向然灾害损失,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因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适时对《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进行修订,以引导、规范、推动、保障我省科技创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科技引擎。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说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国民素质就是第一国力。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警务,应该遵照此项规律,首要的就是要提高警务人员的科技素质,提高其科技水平,加强其知识素养。众所周知,当前警务战略资源就是信息与科技。警务价值的增加不仅要靠简单的警力劳动,更要靠科学技术,警务力量  相似文献   

7.
徐娜 《中国减灾》2011,(12):22-25
上海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城市结构特征,使上海在尽享渔耕舟楫之利的同时也受到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困扰;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使上海人民尽享城市生活便捷的同时也受到各类隐患和事故的威胁。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2010年世博会筹备工作的深入,上海的防灾减灾工作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相似文献   

9.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科技农业成为了关键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硬道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广西农业的发展进程中,科技创新犹如一道不断崛起的脊梁,支撑提升着广西农业的快速发展。三免让农民不用犁耙田,穿着皮鞋站在田边轻松地把禾苗抛种到田里;三避让金桔果不仅安全过冬而且产量、品质、卖价全翻番;寻常桑蚕吃嫩绿桑叶,却能吐出红茧或黄茧……  相似文献   

10.
王建华 《中国减灾》2012,(23):18-2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充分体现了党对防灾减灾工作和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减少自然灾害损失,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论述出发 ,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回顾了我党在不同时期对待科技的不同认识 ,再现了我党三代领导人结合我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5·12”汶川大地震,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身心的重塑,还有对一些减灾救灾新技术新装备的期待。这些技术和装备可以有效地提高减灾救灾水平,从而保障人的安全。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也同样能够降低人在灾难中的损毁程度。三年中,我国的减灾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为减灾救灾事业交出了一份“高水准”的答卷。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等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对我们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倡导科技创新的今天,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市场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成了我国当前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5.
关于学术腐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给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本文有力地抨击了学术腐败的现象和根源 ,提出了我们遏制学术腐败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科技农业成为了关键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硬道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广西农业的发展进程中,科技创新犹如一道不断崛起的脊梁,支撑提升着广西农业的快速发展。"三免"让农民不用犁耙田,穿着皮鞋站在田边轻松地把禾苗抛"种"到田里;"三避"让金桔果不仅安全"过冬"而且产量、品质、卖价全翻番;寻常桑蚕吃嫩绿桑叶,却能吐出红茧或黄茧……  相似文献   

17.
刘波 《群众》2022,(21):63-6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单独成章,进行一体化谋划、一体化部署、一体化推进。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     
《江西政报》2008,(18):F0003-F0003
科技创新是支撑江西国防科技工业高起点、高速度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30年来,江西国防科技工业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坚持自主创新,勇攀科技高峰。仅“十五”以来,就完成军民品开发1061项,申请专利150项,申报科技成果260项,获省部级以上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励120项,其中2项产品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产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大批自主研发的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陆续面世,彰显了江西国防科技工业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  相似文献   

19.
郑琼洁 《群众》2023,(11):14-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江苏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创新能力,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超过7万家,是我国首个突破7万家的省份。江苏成为创新氛围最浓厚、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0.
金松 《群众》2012,(6):69-70
近年来,南京市全力聚焦“人才第一资源、教育第一基础、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把“人才引领、科技创业”和“制度先试、园区先行”作为关键举措,准备用五年时间把南京建设成为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并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人才特区。为此,南京推出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八大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