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减灾》2000,10(3):8-9
今年以来 ,我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旱灾、沙尘暴、低温冷冻、洪涝和风雹、地震、雪灾等。其中尤以旱灾、沙尘暴、低温冷冻为重。春旱是 9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年 ,沙尘暴、低温冷冻为近年少见 ,洪涝灾害则小于常年同期水平。旱灾   2月以后 ,华北、华东北部、西北东部、湖北北部、四川、重庆等地持续少雨 ,旱灾灾情严重。 6月以后 ,东北地区旱灾发展较为迅猛。今年旱灾的突出特点 ,一是干旱时间长 ,大部分地区干旱时间超过 2个月 ,部分地区干旱长达 5个月 ;二是抗旱的有效水源严重不足 ,受灾地区地下水位由于过度开采已逐年下降 ,大部分…  相似文献   

2.
2009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9年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灾害种类多、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干旱、洪涝、地震、风雹、台风、高温热浪、低温冷冻和雪灾、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森林和草原火灾、病虫害等各类灾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部分地区重复受灾,特别是区域性极端暴雨、阶段性严重干旱、局地性强风飑线、高频次登陆台风和大范围雪灾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形势出现新变化从最近一两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实践来看,当前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灾害形势和全国救灾版图呈现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中强地震活跃,密度大。2008年以来,我国大陆进入7-10年中强震活跃期,连续发生了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和云南鲁甸地震。二是灾害的突发性、超常性特征明显。给我们留下深刻记忆的几  相似文献   

4.
<正>2022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干旱、风雹、地震和地质灾害为主,台风、低温冷冻和雪灾、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其间发生了珠江流域性洪水、辽河支流绕阳河决口、青海大通及四川平武和北川山洪灾害、长江流域夏秋冬连旱以及南方地区森林火灾、四川泸定6.8级地震等重大灾害。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这次地震是继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遭受的又一次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的自然灾害。"4·20"芦山强烈地震评估工作开展情况四川省"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害损失统计评估采取县级统一填报、省级统计汇总、行业部门审核、减灾委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4月20日,四川省民政厅第一时间成立抗震救  相似文献   

6.
6月份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为洪涝、干旱和风雹。长江中下游地区于14日-17日、17日-19日及22日-25日先后出现三次强降雨过程,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9省受灾;入夏以来,北方大部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局部地区旱情十分严重,受旱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12,(3):36-36
去冬今春以来,云南省出现持续气象干旱与气候干旱叠加天气。气温高、风速大、湿度小、蒸发大、太阳辐射强,造成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旱情严重,是继2010年和2011年遭受严重旱灾之后发生的三年连旱。  相似文献   

8.
正3月25日,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主持召开国家减灾委全体会议。会上,民政部代表国家减灾委各成员单位汇报了2013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和2014年工作安排建议。本刊特进行节选刊登,以飨读者。2013年自然灾害情况2013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地震、台风、干旱和地质灾害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森林火灾、海洋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相继遭受了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黑龙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洪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部分地区先后发生了雪灾、地震、干旱、风雹、沙尘暴、凌汛、低温冷冻和暴雨洪涝等灾害。特别是入汛以后,长江出现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洪水,嫩江、松花江流域出现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许多省区重复受灾,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0.
鲜圣 《中国减灾》2013,(2X):24-25
<正>"让困难群众度过一个开心年、快乐年,特别要把今冬明春受灾困难群众口粮、衣被、取暖等救助物资和资金,重点向重灾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优先保证因灾倒房户、分散供养五保户和受灾低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这是四川省民政厅厅长黄明全在2013年春节来临前,为切实保障受灾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开心过年,对四川民政系统提出的具体要求。2012年,四川省自然灾害尤为严重,先后遭受低温雨雪、冰冻、干旱、暴雨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风雹、地震等自然灾害。特别是入汛以来,先后出现的多次强降雨天气过程,造成部分市(州)、县(市、区)屡遭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袭击,尤以6月下旬至7月下旬  相似文献   

11.
齐心 《中国民政》2014,(9):51-51
<正>中国华北地区正经历严重干旱。据官方媒体报道,河南省因干旱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近73亿元人民币,农业损失占全部损失的97%。河南是中国粮食主产地之一。邻近的河北省也面临旱灾,部分地区的降水量不到年均降水量的50%。与此同时,辽宁省正经历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在华北省份旱情严重的同时,洪水在华南肆虐。在西南地区,7月暴雨引发的洪水造成至少34人死亡,损失达52.1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2.
<正>四川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致灾因子复杂、大灾连发频发、灾害损失严重。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3万余处,占全国15%左右,70%的区域处于较高地震烈度区。2008年以来,四川相继遭受"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11·22"甘孜康定地震、茂县"6·24"特大山体滑坡灾害、九寨沟7.0级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灾害造成全省约2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  相似文献   

13.
正回顾2013,这一年,自然灾害的阴影,并没有离我们远去。气候变化与地壳运动带来的强大破坏力深深地震撼并影响着整个世界。超强台风"海燕"横扫了菲律宾、越南及我国南部部分地区,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莫桑比克及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了洪水袭击,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甘肃岷县漳县"7·22"6.6级地震、7月四川盆地及西北地区东部暴雨洪涝、夏季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干旱、8月东北地区洪涝风雹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相继发生。酷暑与严寒、干旱与洪涝、地震与台风,给世界和中国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与伤痛。  相似文献   

14.
鲜圣 《中国减灾》2015,(5):50-51
<正>2014年,在四川灾害史上,又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四川省接连发生雪灾、干旱、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给四川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这一年,四川省减灾委、民政厅启动省级Ⅳ级救灾应急响应4次、Ⅲ级救灾应急响应2次,紧急转移安置33.9万人,安排中央和省级救灾资金8.6亿余元,先后向灾区调运7705顶帐篷、17万余床棉被等物资,切实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6,(5):111-112
干旱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截至8月26日.全国作物受旱1.67亿亩,其中重旱5854万亩、干枯1696万亩,有1751万人、1667万头大牲畜饮水发生困难。入夏以来.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四川、重庆以及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旱情迅速发展.尤以重庆大部、四川东北部地区旱情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13,(9):16-18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地震、干旱、滑坡、泥石流、洪涝、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接连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损失。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对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性作用尤显重要。一直以来,科技部高度重视科技对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支撑和引领作  相似文献   

17.
<正>2022年,我国水资源相对比较丰沛的长江流域遭遇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对经济民生诸多方面带来一定影响,并引起了国家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介绍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的特点、影响、形成原因,并将其与历史典型干旱事件进行比较,对未来长江流域及我国干旱灾害应对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1978年以来,中国重特大灾害发生频繁,灾害损失巨大,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发生在中国的重特大灾害足有40次以上,平均每年1—2次甚至更多;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仅国家层面启动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就有5次之多,这些灾害所具备的致灾因子超强、发生概率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严重、灾害影响范围大、灾害影响时间长等特征十分明显。对比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四川芦山地震和云南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12,(5):36
去冬今春以来,云南省出现持续气象干旱与气候干旱叠加天气。气温高、风速大、湿度小、蒸发大、太阳辐射强,造成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旱情严重,是继2010年和2011年遭受严重旱灾之后发生的三年连旱。基本灾情据统计,截至2月15日,旱灾已造成云南省13州(市)91县(市、区)631.83万人受灾,已有242.76万  相似文献   

20.
各位委员,各位朋友: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政协委员向四川地震灾区捐助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援抗震救灾斗争。在这里,我代表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协向各位委员无私奉献的义举,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这次四川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场自然灾害,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了严重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