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回顾2013,这一年,自然灾害的阴影,并没有离我们远去。气候变化与地壳运动带来的强大破坏力深深地震撼并影响着整个世界。超强台风"海燕"横扫了菲律宾、越南及我国南部部分地区,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莫桑比克及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了洪水袭击,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甘肃岷县漳县"7·22"6.6级地震、7月四川盆地及西北地区东部暴雨洪涝、夏季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干旱、8月东北地区洪涝风雹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相继发生。酷暑与严寒、干旱与洪涝、地震与台风,给世界和中国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与伤痛。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14,(3):26-29
回首刚刚走过的2013年,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甘肃岷县漳县"7·22"6.6级地震、7月四川盆地及西北地区东部暴雨洪涝、夏季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干旱、8月东北地区洪涝风雹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带给了我们不少的伤痛和警示。盘点2013年的自然灾害,以期铭记这段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当灾害再次来临,我们会更加从容。  相似文献   

3.
继1999年台湾发生里氏7.6级的“9·21大地震”之后,今年3月31日台湾再次发生里氏7.5级地震,两次地震都给人们造成了生命财产损失。这使人们更加关注和警惕自然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魏捍东 《中国减灾》2013,(10):40-42
我国是一个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受灾损失重的国家,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和地震、冰雪、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年年不断,尤其是近几年来,四川汶川“5·12”8.0级特大地震、青海玉树“4·14”7.1级地震、云南盈江“3·10”5.8级地震和甘肃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致使数万人死亡、数千万人受灾,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14,(3):30-31
为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增强社会防灾减灾意识,2013年12月,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举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具体承办了首届"中国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网络评选活动。综合网络投票情况和国家减灾委专家意见,评选出2013年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一、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灾害2013年4月20日0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地震造成196人死亡,大量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灾区交通、通信、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6.
五年前的“5·12”,汶川8.O级地震之痛尚未愈合。五年后的“4·20”,在距汶川仅85公里的芦山,7.0级地震猝不及防,生命瞬间陨落,家园满目疮痍,在13亿中国人心中再添一道深创剧痛。  相似文献   

7.
信息     
《今日民族》2009,(7):62-64
省州民委慰问看望姚安县地震重灾区 姚安县“7·9”6.0级地震发生后,云南省民委于7月10日给姚安县民宗局发来慰问电,并拨出5万元专款作为开展救灾的应急工作经费;州民委领导在第一时间打电活询问灾情和慰问,并于7月15日派出由州民委主任李德胜率领的慰问组深入重灾区的马游村委会吊索箐村、官电村委会的大村等民族地区查看灾情,慰问少数民族干部和群众,并给予县民宗局慰问金2万元。  相似文献   

8.
4月20日8时02分,古城芦山遭遇7.0级地震。距离“5·12”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尚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强震再次撕裂中国的伤口:截至4月23日6时,此次地震共造成193人死亡,25人失踪,12211人受伤。  相似文献   

9.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救灾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各位都十分关心。今天我就中国1996年的灾情及救灾工作情况向大家做一简要介绍。1全国灾情1996年,我国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先后有18个省(区、市)遭受旱灾,有20个省(区)、400多个县(市)遭受风雹灾,24个省(区、市)程度不同的遭受水灾,台风登陆使7个省区蒙受损失。另外,去年我国大陆发生里氏5级上地震26次,其中震级高,损失大的有云南丽江地震、内蒙古包头地震、新疆喀什—阿图什地震…  相似文献   

10.
1966年邢台地震后,该地区总结了“地基牢一点,房屋矮一点,屋顶轻一点,联结牢一点”的农房抗震经验,制订了一套农房抗震措施。当1981年该地再次发生6级地震时,没有倒塌一间房屋,没有死亡一个人,群众在震后照样生产、生活。在人口稠密的农村,一次6级强震,没有造成灾害,在我国地震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辽阳化肥厂造粒塔(高67米、重600吨)按7度设防,考虑了地震时可能产生的砂土液  相似文献   

11.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将投资2.56亿元建“首都圈”防震减灾系统工程。首都圈包括北京、天津及河北的张家口、唐山、石家庄等8个地级市。该工程将采用高科技,重点强化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应急、救灾决策指挥等防震减灾技术系统,提高工程抗震设防、地震应急方案的健全与完善功能。 “首都圈”是我国震灾频发地区,建国50年来共发生9次严重破坏性地震,2次毁灭性地震,其中包括1976年唐山的7.8级地震。该工程预计2001年底完成。我国将投资2.5亿元建“首都圈”防震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2.
此次地震并不会对我国整个经济运行趋势带来显着影响.但灾后由于交通中断、物资供应相对紧张.可能会加剧部分地区的通货膨胀预期。 业内研究机构对“地震会否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普遍作出了上述判断。他们同时认为。地震短期内可能会给A股市场带来一定波动,对投资信心也会形成影响,但A股市场的走势并不会因此改变。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干旱、风雹、地震和地质灾害为主,台风、低温冷冻和雪灾、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其间发生了珠江流域性洪水、辽河支流绕阳河决口、青海大通及四川平武和北川山洪灾害、长江流域夏秋冬连旱以及南方地区森林火灾、四川泸定6.8级地震等重大灾害。  相似文献   

14.
《人权》2010,(1):56-58
“世界屋脊”上的2009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 这是震惊中外的拉萨“3·14”暴力事件之后的第一个年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惊涛拍岸;继藏南罕见雪灾、当雄6.6级地震之后,全西藏又遭受3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侵袭……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7,(1):80-81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6年12月26日20时26分和34分,在南海海域(北纬21.9度,东经120.6度)发生7.2级、6.7级地震。震中距大陆最近海岸线约350公里,距台湾陆地约15公里。  相似文献   

16.
我国幅员辽阔,各种自然灾害频繁,每年都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遭受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冰雹、霜冻及病虫害的袭击,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时有发生。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财产密度的增加,人口的增长及城市集约化的发展,因灾造成损失也将逐步增加。从近几年的情况看,1989年我  相似文献   

17.
同志们 :今天 ,我很高兴参加镇江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下面 ,我重点介绍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基本思路 :1 我们面对的严重地震灾害1.1 我国地震灾害概况  我国既是世界上多震的国家之一 ,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全球陆地 7级以上地震有 1/ 3左右发生在我国大陆。本世纪以来 ,我国因地震死亡 5 5万多人 ,占全球震亡人数的 5 5 %左右 ,占我国因各种自然灾害死亡总人数的 5 4%。本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总人数超过万人的国家和地区共 19个 ,中国居首位。本世纪以来 ,我国共发生 6级以上地震 6 6 0多次 ,其中 7级以上 10 8次 ,8级以上 …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减灾》2014,(4):58-58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减灾委完成了2013年自然灾害评估工作,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提交了3万余字的总结评估报告。此次总结评估工作由自治区民政厅牵头,共有25个减灾委成员单位积极参与。总结评估报告从灾情基本概况、灾情特点分析、救灾工作情况、重大灾害过程评估情况、存在问题和建议5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反映了民政、气象、国土、农业、林业、地震、水利等主要成员单位一年来开展的减灾救灾工作情况,剖析了减灾救灾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6个薄弱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工作的7条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我省属于中强地震活跃的地区,具备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自1980年以来.我省相继发生了1982年龙南5.0级、1987年寻乌5.5级、1995年瑞昌4.9级和2005年九江瑞昌5.7级破坏性地震.地震发生的频度和强度都高于邻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05,(11):42-43
印度洋板块开始活跃“此次大地震是印度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造成的”,专家表示,“它是去年苏门答腊地震后,印度洋板块调整的结果。”这两次大地震相互关联,表明印度洋板块开始进入活跃期。印度洋板块与欧亚大陆相抵,有东西两个“触角”,西边的“触角”位于帕米尔地区,此次地震的发生地就在这里;东边的“触角”在阿萨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