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锦是我在高中时候认识的笔友,比我长10岁,虽说是个女人,但却有着男儿的心思,从小立志游历四方,而我却总喜欢跟她唠家常,细说女儿家的事,也不知那会儿我们怎么会成为无话不谈的笔友。那时她说她喜欢的作家是三毛、张爱玲,我说我喜欢毕淑敏、冰心。她说她要做一滴冰凉的泪,扑进撒哈拉沙漠,我有些不解,我说就算我做一盏小桔灯,我  相似文献   

2.
读书     
<正>我是喜欢读书的。当大家大谈网上阅读的快捷.方便时,我只爱穿行在书架之间,挑选一本本可感可触的书。喜欢书在手中的感觉,是一种充实快乐的感觉,手指在白纸黑字间掠过,嗅到  相似文献   

3.
正我真的觉得/没有什么不满足我有东西可写/有人喜欢/读一些书/有欲念/总在远处,看着一些人/喜欢听音乐/爱看画展/有时,偏偏在下雨时/出去淋着我真实,理想主义/喜欢洁净/我纯真而饱满/喜欢非常专注地/去做一件事/喜欢非常细腻地/惦记一个人我走一条路/就会走得,很远/我撕一张纸/就会撕得/很碎——郁葱《关于我》说到郁葱,他的这首诗就像自画像一样。他是一个太好的人——这是郁葱对张学梦的评价,而  相似文献   

4.
正当你看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当你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我想这是对于记者这一职业的颇为精准的写照。11月8日是第16个全国记者节,我这个超编外"记者"由衷地想向所有从事这一职业的记者们,致以问候和敬意。成为一名记者,曾经是我的梦想,尽管我并不是。上学那会儿,我就对同学说,我喜欢新闻,喜欢到各地采访,喜欢站在镜头前手拿话筒的感觉。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在的我,在电厂上班,从事的日常工作与记者真是八竿子打不着。但我从未改变过对于记者  相似文献   

5.
<正>一、"道德讲堂"讲义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说过,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外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概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自己已有的工作,从这里开始。只是不知人们有没有思考过,什么是工作,为什么要工作,工作又是为了什么?我想,也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此刻,我想讲述的是  相似文献   

6.
我是张炜迷。1984年8月底,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我约上同学到镇上去赶集。在镇上的新华书店我看到一本淡雅的小说集,名叫《芦青河告诉我》,一下子被那清新的语言所吸引,但我兜里没钱,同学问我:"你真喜欢?"我说:"真喜欢。"他就买了两本,我们一人一本。从此以后,见到张炜的书,就买,见到刊登张炜文章的杂志,就买。  相似文献   

7.
永远的客户     
我们要使客户成为永远的客户,而不仅仅是来一次而已。销售中要多些换位思考,而不是一厢情愿地硬向顾客塞产品。正如一位营销专家所说:“我很喜欢钓鱼,我也很喜欢吃冰激凌。可是,我在钓鱼的时候绝对不会用冰激凌做鱼饵。”  相似文献   

8.
正天山青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我现在是四师医院的一名维吾尔族儿科医生,小时侯我们所居住的院子里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等,大家像一家人一样地快乐生活着。各民族小朋友都很喜欢一起玩,而我是院子里"孩子王",大家都说着一口流利的国语。他们喜欢到我家吃饭,我母亲还经常给我的朋友们抹  相似文献   

9.
我特别喜欢树。一片树林子,甚或只是一棵孤独寂寞的树,在我的眼里也是一隅朴素、自然而又从容、生动的风景。 对报刊杂志里用于装帧美化版面的题图、插图、尾花之类的美术作品,我尤其喜欢刻画树木的:窗外的树,院子里的树,路旁的树,湖滨的树,山脚下的树,河岸上的树,枝叶在轻风中翻飞的树,静静的枝桠上落满了雪的树  相似文献   

10.
王小运 《先锋队》2012,(28):23-25
我家书房里悬挂着一幅外公给我的题词——"梅花欢喜漫天雪",这是外公生前喜欢的诗句之一。外公喜欢毛主席的诗词,尤其喜欢带雪的诗词。每当看到这幅题词,我就想起外公对我的教诲和关爱,好些事情仿佛就在眼前。孩提时我对外公几乎没什么印象,依稀记得1966年6岁那年,我随母亲去北京看望外公,外公家在北京东城区前圆恩寺,是一个三进院落。前院有一个水池,里面有荷花,还养着鱼。我与母亲住在后院,后院栽种有好多果树。只记得一天中午,我在院落玩耍时,从敞开的房间门,看见外公独自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似乎思索着什么。唯一记得清的是,我把外公前院里海棠树上结的海棠通通摘掉吃了。回到湖北家中后,还曾对部队院里的小朋友们说,我在  相似文献   

11.
正喜欢读书,喜欢读一些文学类的书籍,这种习惯从上初中就有了。上初中时,因为大家都没钱买书看,所以一本作文书和青少年之类的书常常是你看了我看,我看了你看,就这样,一本书要在班里流传好长一段时间才能落回到主人的手里。这些书大部分都是从同学们的姐姐或哥哥那里弄来的,爱看书的我们把它当成宝贝。少年的时光就在我的不学习和顽皮中度过。自从上体校以后,我慢慢喜欢上了读书,特别是文学书籍。我买了许  相似文献   

12.
踏遍青山一片仁心,蹒跚行医感天动地。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残疾乡村医生周月华,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送医上门,二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别人问她苦不苦,她说:"我喜欢我的工作,喜欢我所做的一切。"在她眼里,被乡亲们需要是一种幸福。人是社会的人。人往往因为他人的需要而存在,这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当别人不需要你时,你就会感到孤独、  相似文献   

13.
<正>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里,我以感恩的心写我真挚可亲的朋友——职工书屋。她不但是我的良师益友,更是我思想成长的忠实引导者。是她引领我走进丰富多彩的知识殿堂,为我采撷了一路芬芳,始终陪伴我在感悟和思索中成长。我是一名基层政工员,常喜欢舞文弄墨,但由于工作环境地处偏远的连队,所以,对于喜欢阅读的我来说,想有本书看真的很难。近几年,我们五团工会非常关心连队的文化建设,为了切实解决职工群众读书看报难  相似文献   

14.
人活着总要对得起这一天三顿饭.而我只会画画和写点东西。 对我来说.写东西是比较快活的.快活的基础是好多朋友喜欢看我写的东西、至于画画,我的朋友也喜欢,但画画更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卖钱.卖了钱可以请朋友吃饭,可以玩,但画画没有写文章这么让我开心。  相似文献   

15.
热爱冬天     
冬天,在我心里,是最美的季节。 冬天,朴素得象白布,晶莹得象十七岁的眼睛,随便什么色彩随便什么声音,都能使我飞出笑声。 我喜欢冬天的白色,我喜欢白的霜、白的雾,更喜欢  相似文献   

16.
正叶辛(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贵州是我的第二故乡。《当代贵州》杂志是我在上海了解今日贵州的一扇窗户。我很喜欢这本刊物。值此创刊10周年之际,衷心祝愿刊物越办越出彩。  相似文献   

17.
我曾听一个朋友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的一个亲戚生活在鄂尔多斯,那人喜欢海,也喜欢游艇。于是他就买了一艘游艇,放在自家院子门口的草坪上。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学生说,我喜欢语文,我喜欢数学、外语,我喜欢体育、音乐……你能否调查一下,有多少学生喜爱德育课程,喜欢参加德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谁愿意整天看着一张苦瓜脸?谁愿意听那唉声叹气声?谁喜欢横眉冷目?谁喜欢争吵?你我结婚是为了快乐幸福,那么,我的爱人,请你对我微笑!当人们谈及“保卫爱情、婚姻”和“巩固家庭”时,常提到责任、义务、理解、珍惜、慎重,我觉得应加上“创造快乐”这一条。哪一对感情破裂的夫妻不是吵吵闹闹、闷闷不乐、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哪一个欢声笑语的家庭会出现“家庭分裂危机”?常笑的妻子,丈夫一定喜欢;幽默的丈夫,妻子大都满意。追求幸福和快乐是人的本能,是人们美好的愿望,是我们共建家庭的基石。人的生命不过短暂几十年,又何必事事斤斤计较?生活已多风雨,何苦再在家中添愁添烦恼?人生是一门学问,艺术地当好爱人这角色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朱宏  程星 《当代贵州》2011,(2):26-26
我自小喜欢文艺,在父亲的熏陶和培养下,练就了一副好嗓子,也喜欢上了黔剧。我梦想着自己能在黔剧发展历程中,留下自己的身影。1983年,我如愿考进了省艺校,学习专业的黔剧表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