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个和月饼有关的爱情. 那是一个物质非常缺乏的年代,女孩家里兄弟姐妹五六个,家里是吃了这顿没了下顿,从年头到年尾连一片肉也见不到.邻家住了户人家,因这家男人在矿上千活,又是一个孩子,生活就显得宽裕,经常还能吃点肉什么的改善一下生活.  相似文献   

2.
细雨姐姐: 你好.一直以来.我把你当成了分担我快乐和不幸的知音,我的心事很想跟你说一说。我小时候.一直认为我的爸爸和妈妈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他们很少吵架。可是在我9岁那年,爸爸迷上了打麻将.他们的感情开始一点点减少。爸爸每天都出去赌钱,家里的钱都让他输光了。妈妈终于在没  相似文献   

3.
A 倩儿出嫁那天,把一个匣子藏在身边. 匣子里有一个故事. 倩儿爱的那个男孩叫兵,一个村的.儿时,兵喜欢把家里好吃的东西拿出来给倩儿吃.兵说他喜欢看倩儿吃东西.兵觉得,倩儿吃东西的样子很美.  相似文献   

4.
机场的孩子     
正我是在军队机场长大的孩子。1971年的冬天,我放学回家,见到了身穿军装的父亲。这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见到他。父亲把我抱在怀里看了好半天,问想不想他,学习怎么样?调皮不调皮?我和他有距离感,很陌生。爸爸给我吃苹果,还有一个大菠萝,那是我第一次吃这玩意儿,又酸又甜,直到现在我仍喜欢吃这种水果。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网购     
李奇电话突然响起:"是李奇吗?有你快递……"李奇一听,立即高兴地去附近快递公司取货,签字后拿着东西急忙回家。李奇心里这个高兴,因为这是自己第一次网购。六十多岁的李奇向来愿意接受新事物,所以家里买了电脑,他就学着上网,儿媳妇上网买东西,李奇感到好奇,但他唯恐儿媳妇笑话,就趁她不在家偷偷琢磨怎么在网上购物。某日,儿媳回来发现李奇神色有些慌乱就说":哎呀,爸爸挺会赶时髦  相似文献   

6.
风筝     
(1) 小时候,我是以父亲为荣的,虽然他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但他有一双灵巧的手,他可以用竹签、彩纸帮我做美丽的风筝.每个周末的傍晚,他都会骑着摩托车载我到人民广场放风筝.那是一只色彩斑斓的彩蝶风筝,非常漂亮,可以飞得很高,很远.我的身边总是围着许多小朋友,在他们羡慕的目光中,我一脸骄傲.  相似文献   

7.
隐形的翅膀     
她出生时就没有双臂.懂事后,她问父母"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胳膊和双手,可以拿饼干吃,拿玩具玩,而我却没有呢?"  相似文献   

8.
1998年,我去了泰国,参观完第一国宝“大皇宫”之后,大巴载着我们向下一个景点——北榄的“泰国北榄鳄鱼湖动物园”奔去.北榄离曼谷市中心40多公里,路不算近,但因为人少路宽,大巴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着.能说会道的泰国导游小杨,如数家珍地向大家介绍世界闻名的鳄鱼和鳄鱼皮.他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40多年前,有一个叫杨海泉的泰籍华人家里钻进了一条鳄鱼,起初,全家人都很害怕,要杨海泉把它从家里赶出去.杨海泉慢慢地接近它,为了防止它伤人,就先给它抛些鱼虾之类的食物,但它吃了之后怎么赶也赶不走,杨海泉就把这条鳄鱼饲养起来.经过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9.
猫猫珠珠     
正爸离开100多天了,关于他的梦已经稀稀落落,思念只能往记忆里伸展。"妞妞",还听得见他唤我的声音,爸爸是广东人,粤语发音是"呶唯呶唯"。我成年后,爸其实极少如此唤我,但在他临走前的几个月,有时我因为他固执地不肯吃维生素而闹意见,他会说:"呶唯呶唯,我知道你嗨对我好!"作为委婉的推辞、含蓄的抱歉。他这声"妞妞"瞬间就把我叫回小时候,叫到他带我和哥哥去重庆解放碑吃冰激凌的年代,叫回我们一起在风中追打羽毛球的午后,叫回我准备高考时、他每天从广州郊外教育学院乘1个钟头校车赶回市中心为  相似文献   

10.
包利民 《新青年》2004,(9):10-11
小时候,我对爸爸充满了崇拜之情,那时他长年在外地工作,每次回来都给家里带来巨大的欢乐.那时我想,长大后也要做爸爸那样的人,去过那么多的地方,知道得那么多,让我年幼的心中充满了敬仰.  相似文献   

11.
狩猎杂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生活还比较贫困.就说吃肉吧,城市居民每月定量供应只有半公斤,农村人一年到头就更难得吃上几顿肉了.为了补充营养,改善伙食,农民就想方设法捕猎野生动物.那个年代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人们的环保意识差,有些地方的人民公社还鼓励农民毁林开荒,消灭野生动物,对"成绩突出"者还要表彰奖励呢. 下面这几件狩猎故事,就大多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12.
爸爸的荷包     
在我看来,我的爸爸很有本事,他总能在没钱的时候突然间就"变"出钱来。因此,我们家虽然很穷,但我们哥仨儿却从没受过苦,吃的喝的使的用的从来没缺过。爸爸曾经对我们说:"只要你们去学本事,花多少钱我都出。"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吃饭     
认识的单身朋友中,鲜少有自己做饭的。他们的家里,总是放着一箱又一箱的方便面,不想出去吃的时候,就泡一碗面,坐在电脑前,一边和网友聊天,一边漫不经心地吃。这场景够凄凉的,有点儿敷衍肚子的意思。可是朋友们别无选择——他们不认真地做饭,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一个人的饭实在没办法做。  相似文献   

14.
爸爸的棋友     
爸爸的棋是他的命:为下棋常常忘了吃饭。他不嗜烟酒,唯有棋;兴致好的时候,哼一支曲曲,快畅平生。输了,命不好;赢棋,是我们的节目。我们围住他,说不定有贪。下棋有输有赢,如果只输不赢,人生就永远没有实现,没有一逞的机会。自从我们家搬到余姚路,对门的老万山、顾大奥.隔壁的老巢、半条命,便成了宿敌。我每每坐在爸爸身边看棋,数双方吃掉的子儿,爸爸的子被人吃去,我就为爸爸担心。其实,开始被吃的大多是小兵,他们的生命最不值钱,为顾全大局常常作交易上的牺牲,所谓“丢卒保车”,一将成功,不知以死多少人为代价;看棋…  相似文献   

15.
夫妻争饼     
从前,有一对夫妻做了三块饼。他俩各吃了一块,剩下一块都争着要吃。于是,他俩商定:谁一直不说话,这饼就归谁。刚开始,两人都憋住劲,一声不吱。后来,有个小偷摸过家里偷东西,见值钱的就拿。夫妻俩为了打赌的事,谁也不愿先吭一声。小偷见他们都不说话,以为准是有病,使胆子越来越大,竟动手去调戏那女人,丈夫贝状仍缄口不言。妻子这回可急了,大喊起来:“你这个蠢货,为了一块饼,就连贼欺负我,也不管呀!”丈夫一听妻子叫出声来,立即拍掌大笑:“哈哈,你到底先开口了,这饼该归我吃!”夫妻争饼  相似文献   

16.
正藤原长作是日本的一位农民水稻专家。他1912年12月13日出生于日本岩手县西和贺郡泽内村。这里是日本北方的贫困山区,住在这里的大多数是贫苦农民。他家里也很穷,从小就一边上学一边帮家里干农活,小学一毕业就从事了农业劳动直至一生。岩手县地处日本北部的寒冷地带,当地根本不能种植水稻,要吃大米需花高价到外地购买,很多人根本买不起,只能靠吃粗粮  相似文献   

17.
吉安 《新青年》2007,(7):20
一个冬日的周末,我闲着无事,又帮父亲数头上的白发,数着数着,我突然说,爸爸,为什么你的白发我总也数不清呢?爸爸便笑,说,傻丫头,那是因为爸爸老了啊。  相似文献   

18.
青春那么暖     
安安 《新青年》2006,(9):4-5
12岁那年读初一,我开始习惯妈妈频频地坐火车去"监视"爸爸.她一走就是一个月,有时候甚至更长,长得我几乎想不起来她是什么模样.回来的时候如果有爸爸,她会笑成一朵花;否则就与刚去的时候一样,铁青着脸,有点儿像萝卜皮,辛辣又冷硬,剥到最内里也是一样的味道.不过对于我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9.
雷景 《新青年》2006,(4):18-19
陈小慧出生于1970年,也算是长于香门第.妈妈是一家机械出版社的主编,爸爸是中学教师.在小慧童年或少年的那些年,家里永远是背阴的屋子,飘浮着旧书的温暖气息.春天或秋天,小慧用小梯子爬上书架帮爸爸整理书柜.小慧喜欢将两本书轻拍撞击,细小的灰尘在阳光下像一个个落入凡间的精灵在空中自由飘舞.而等小慧人近中年时,想起少年时光突然明白,陪伴书的从来不是自已,而是这些细小灰尘,它们才是书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吃肉     
在我的记忆里,肉一直是最好吃的东西。由于家里一直特别贫困,天天吃着玉米面饼子、高粱米饭和几乎没有油花的炖土豆、炖茄子,心里时刻都纠缠着一股十分强烈的想吃肉的奢望。但除了过年,或者较大的节日外,在我们家的餐桌上,是很难出现肉这种东西的。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想,要是能天天吃肉该有多好,可贫穷的家庭却让我连大吃一顿肉的机会都少得可怜,肉在我的生命里成为一种永远不能满足的企盼。那个年代,想吃肉的不光是我一个人,因为小伙伴的家里多数都很穷,一提起肉,大家都要抑制不住地咽口水。一个人如果一心一意地要做什么事,他就会受一种潜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