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9年8月9日至11日,第9号台风"利奇马"带来的强降雨给安徽省宣城市造成严重灾害,其中宁国市受灾最为严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经省政府授权,由省应急管理厅牵头,省水利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省气象局、省通信管理局、省电力公司和宣城市人民政府派员参加组成省政府台风"利奇马"灾害调查评估组,  相似文献   

2.
近日,由四川省南溪县人民政府主导编制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总预案》一书完成。它包括《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动物重大疫病防治预案》、《防汛应急预案》、《大风冰雹灾害救灾应急预案》、《雷电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防治应急预案》、《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森林病虫害防治应急预案》、《森林防火应急预案》、《突发性地质灾害救灾应急预案》、《重大干旱灾害救灾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方面。该书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提出了纲领性的应急指导,也为规范救灾工作,合理配置救灾资源,提高救灾快速反应能力,建立高效有序的救灾运行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鄂政办函[2016]65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修订后的《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1年1月22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同时废止。2016年7月6日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目录1总则1.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1.3适用范围1.4工作原则2组织指挥体系及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4.
资讯     
《中国减灾》2022,(15):62-63
<正>天津:持续加强全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近日,天津市应急管理局以新修订的《天津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印发实施为契机,深入开展市级预案宣贯学习,积极推进区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一是要求各区将预案的宣贯学习作为应急管理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预案的学习理解,结合实际制定落实相关工作的保障方案。二是开展市级预案政策解读和区级预案修订工作培训。  相似文献   

5.
正8月11日,北京市海淀区印发实施《北京市海淀区突发事件应急救助预案》。预案依据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救助预案》《北京市海淀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规文件编制,在征求38个成员单位和29个街镇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成员单位"三定方案"和"海淀区突发事件应急救助情景构建研究"  相似文献   

6.
完善应急响应制度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制度的建立,规范了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对于提高救灾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所设立的应急响应启动标准,是针对我国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出现的一次灾害过程而言的。因此,在把握启动应急响应条件时,应以《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规定的“一次灾害过程”为依据。根据应急响应制度在实际救灾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7.
<正>晋政办发[2016]16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修订后的《山西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3年1月7日印发的《山西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晋政办发[2013]2号)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8.
鄂民政函[2008]180号根据2006年5月22日省政府颁布的《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按照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省设定四个应急响应等级,省自然灾害救助指挥部为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省自然灾害救助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省民政厅,具体承担省应急响应的组织协调工作。为进一步明确省民政厅应急响应的工作职责,确保紧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制定工作规程如下:一、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9.
<正>陕政办函[2016]324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陕西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原《陕西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陕政办函[2012]22号)废止。2016年12月24日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民政局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通过修订完善灾害应急预案和救助政策、建设应急系统、强化物资储备、创新防灾减灾宣传形式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全县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奠定了基础。为有力有序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山东省平邑县民政局修订完善了《平邑县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进一步规范了预警响应启动条件、程序、措施,确保灾害发生时措施到位、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我国遭受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为及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始终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要求,重新修订《民政部救灾应急工作规程》,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切实保证了2009年自然灾害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04,(1):15-17
2003年8月18日,陕西省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陕西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该预案从灾害预警、灾害救助应急组织机构和主要职责、灾害救助应急反应、备灾等多方面对救灾工作作了规定,对各地救灾预案的制订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来红州 《中国减灾》2005,(12):30-31
我国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制度的建立.规范了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对于提高救灾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所设立的应急响应启动标准,是针时我国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出现的一次灾害过程而言的。  相似文献   

14.
<正>晋政办发[2014]48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新修订的《山西省水上搜救应急预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2014年6月10日山西省水上搜救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山西省水上搜救应急机制,迅速、有序、高效组织水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行动和救助遇险人员,控制水上突发事件的扩展,最大程度减少水上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制订本预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04,(8):10-16
近日,民政部颁布了重新修订的《民政部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规程》,按照灾害损失情境,从中央层面将灾害分为四个等级,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了灾害应急响应的工作流程,明确了相应的救灾工作内容和对策。这是民政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审定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具体步骤,也是全国提高政府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的重大举措。本刊现予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正>一、起草依据主要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吉林省突发事件应急总体预案》《抗旱预案编制导则》(SL590—2013)《农业干旱等级》(GB/T32136—2015)《旱情等级标准》(SL424—2008)《干旱灾害等级标准》(SL663—2014)《吉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标准及防御指南》等法律法规、预案和技术文件。  相似文献   

17.
<正>为有效应对重特大火灾事故,规范全省特别重大、重大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应急处置体系和工作机制,提高各部门协同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事故损失,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省消防救援总队会同有关单位,修订了《吉林省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2023年3月22日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吉林省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现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黔府办函[2019]5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修订后的《贵州省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9年4月18日贵州省自然灾害应急预案1总则1. 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灾工作机制,规范救灾行为,强化综合应对,最大程度降低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正>晋政办发[2014]5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新修订的《山西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4年7月18日山西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全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相似文献   

20.
<正>粤应急规〔2023〕4号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应急管理局、财政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有关规定,为进一步规范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行动中调动应急救援队伍的补偿机制,省应急管理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广东省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补偿办法》,业经省司法厅审查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应急管理厅、省财政厅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