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近期,全省各级工会开展“工会进万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行动”服务系列活动。通过送思想文化、送身心健康、送温暖关爱、送平安保障、送工作岗位、送技能提升等服务活动,引导全社会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切实帮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解决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2.
《工友》2024,(1):62-63
<正>武汉举行慰问职工红色经典交响乐音乐会2023年12月12日,武汉市总工会联合市文旅局、武汉爱乐乐团、琴台音乐厅,组织劳模先进人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一线职工等1300余人走进琴台音乐厅,欣赏红色经典交响乐。音乐会开始前,武汉市相关部门与劳模代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一线职工代表进行座谈。(武汉市总工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去雇主化、平台化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新就业形态在稳定扩大就业、畅通经济循环、推动消费升级、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普惠金融视角,对无锡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险保障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实证分析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参保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险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新就业形 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包括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劳动条件权和劳动救济权 4 类,并可以细分为 13 项权利。 本研究以外卖骑手为代表,进一步分析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和劳动条件权中的社会保 障权的现状。研究发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和社会保障权相比该群体劳动者的平均 情况都得到了改善。研究认为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水平需要更复杂的策略行动,包括继续发 挥好市场作用、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以及政府与平台企业协同治理等。  相似文献   

5.
研究使用北京市"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对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应对举措"专题数据和调研访谈,描述了从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现状,并从工会角度提出面对新就业形态的思考和应对策略。新就业形态带来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也造成了平台从业者权利不平衡、劳动权益保障缺失、工作稳定性下降、传统劳动法律体系不适应、工会应对不足等问题。从工会角度出发,应对新就业形态的主要策略包括反映平台从业者的诉求、及时介入平台劳动争议、努力帮助提升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就业质量、推动劳动法律体系向新就业形态从业者拓展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就业形态在创造大量新工作岗位和机会的同时,也给劳动者权益保护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综观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出台的与规范平台企业用工行为相关的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在健全制度、补齐平台经济劳动者权益保障短板方面已进入"快车道",完善平台企业用工和劳动保障制度已成为我国引导和规范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研究认为,未来我国劳动保障制度建设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制度将更加精准和差异化,构建和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成为必然要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将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多方协商共促的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将加快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尽管新就业形态存在就业不稳定、劳动力流动率高的特点,但仍然有大量从业者长期留存于各 类新就业形态中,其原因值得探究。研究以外卖骑手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外卖骑手的就业留 存原因及路径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影响外卖骑手就业留存的因素包括个人情况、工作现状、压力来源、薪酬 满意度、平台满意度等。在此基础上,研究归纳了就业留存意愿最高的 4 类群体,包括家庭生活压力较大的专 职群体、有丰富经验的兼职群体、家庭生活压力小且缺乏经验的青年从业群体,以及在其他劳动力市场竞争力 不足而被迫选择成为骑手的群体,并对每类群体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研究认为,劳动者选择新就业形态受 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影响,是劳动者综合了多种因素后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新就业形态下的灵活用工对传统的用工形式带来了巨大挑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新就业形态的灵活就业人员在职业伤害保障方面还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有关部门从强化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责任、提高劳动者的参保和维权意识等方面入手,建立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制度,为其提供必要的保障,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11!我国职工劳动就业权利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劳动使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能够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为了保证劳动者能够实现就业,国家在《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对此作了相应的规定。一是职工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平等就业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力市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以及就业形态的创新,使得劳动者价值观多元化问题逐渐凸显,引发了学 者对灵活就业劳动者工作价值观问题的思考。本研究基于对 53 位骑手的深度访谈,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探讨了骑 手工作价值取向的变化,为推动新就业群体实现体面劳动提供借鉴。研究发现:骑手的工作价值观与传统正规 就业群体存在显著差异,即骑手的工作价值观在构成维度上表现为谋生与发展两个取向;在优先次序上,骑手 的工作价值观更注重工作自主性、收入公平性和职业发展性;在具体内涵上,骑手的工作价值观出现了时间自 由、人身自由等新内容,体现了工作价值观向“后现代主义价值观”转变的趋势。研究建议:政策制定、平台 管理和工会工作要注意结合骑手工作价值观的阶段性特点,根据灵活就业的特点创新养老保险缴费时段和地点, 探索实施碎片化的社会保障缴费方式,提供便利化的理赔服务,为劳动者营造灵活且安全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1.
方安奎 《中国工运》2006,(10):58-58
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公司工会撰文,介绍他们针对企业劳务工多的实际,切实加强劳务工的入会及会籍管理工作,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保护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经验。集团公司工会对新入会的劳务工会员实行“三代”,即入会手续代办、组织关系代管、活动经费代收。一是入会手续代办。凡与企业建立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务工不受工作时间长短和户籍地区的限制,不论合同工、临时工、季节工,只要本人愿意都可申请加入企业工会组织,入会手续由集团公司工会统一办理。二是组织关系代管。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较以往更加严峻,就业压力既来自突发疫情的冲击,也来自我国一直存在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尽管“新就业形态”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稳定和增加就业方面也被寄予厚望,但我国新就业形态的发展仍存在着相关的法律法规亟须完善、新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不足、适应新职业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亟待完善、平台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制度障碍等问题。为发挥好“新就业形态”的稳就业作用,本研究建议:以“鼓励创新、包容审慎”为原则,以制度创新为抓手,在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中为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创造更加成熟的市场环境和更加亲民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运》2007,(1):60-61
●广东深圳市建立“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联席会议制度深圳市“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联席会议由13家单位组成。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负责召集开展日常工作和检查督促。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问题,形成工作合力,为进一步促进全市“两新”组织和外资企业的党组织、工会组织建设,为建设和谐深圳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李红兵)●河南洛阳市开展以“工会维权在行动”为主题的“八个一”活动一是开展一次农民工入会突击月活动;二是选树一批优秀农民工典型;三是开展一次农民工维权集中宣传;四是掀起一次清理欠薪的监督…  相似文献   

14.
《劳动法》名词解释就业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取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依据国际劳工统计的通用标准和我国劳动统计办法,凡在用人单位从事劳动的劳动者,都是就业人口,或称就业者。就业实质是劳动者为谋取生活资料而与生产资料实现具体的直接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由于传统"孝老"文化的老龄观、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险体制的二元化、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强制退休制度的影响,我国立法和司法层面排斥高龄劳动者就业,否定他们的劳动者主体资格,存在就业年龄歧视,并违反劳动法的实质正义价值。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制定了高龄劳动者就业保障的法律法规,以促进高龄劳动者就业。但由于不同国家人口结构和雇佣体制的差异,导致规制路径和制度设计存在较大差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确立,中国对高龄劳动者就业规制应该由排斥向促进转型。研究认为,可以采取将高龄劳动者纳入劳动法保护的范围之内、通过立法允许雇主在劳动条件方面对高龄劳动者进行合理的差别对待、建立高龄劳动者基准就业比例、修改《失业保险条例》以覆盖高龄劳动者等措施来促进中国高龄劳动者就业。  相似文献   

16.
系统考察女性劳动者选择非正规就业的因素,不仅对揭示其非正规就业选择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其权益保护也具有深远影响。本研究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分析女性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因素,并考察影响非正规就业女性选择不同就业身份和职业类型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女性非农就业的主要途径;户籍等个体特征、家庭中子女数量等家庭因素以及所在地区等对女性劳动者非正规就业选择有显著影响,而人力资本不但对女性非正规就业的选择有显著影响,对其就业身份和职业类型的选择也有显著影响。研究建议:应完善非正规就业政策,结合影响女性非正规就业的因素制定措施保障其合法权益,提升女性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而提高女性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今年初,襄樊市总工会在对全市建筑企业调查时发现,襄樊共有各类建筑施工企业210家,从业人员最高曾达10万人。市区107家(其中今年歇业28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达60%以上,进城务工人员入会不足1000人;前期建立工会组织71家,但真正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不到30%。市总根据省总十届二次全委会上关于“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会组建和进城务工人员入会  相似文献   

18.
信息超市     
《工友》2024,(3):62-63
<正>市州县工会在行动全省工会开展春送岗位行动2月2日,宜都市总工会联合市人社局等部门在宜都万达广场开展2024年“春风行动”招聘会暨“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共有东阳光集团、华阳化工、长江汇丰等100家重点规模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500个,吸引了1500余人次到场参加,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85人。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运用北京市"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对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应对举措"专题调研数据(1),通过整合定性和定量要素的混合方法,分析了共享经济平台劳动者就业的特征以及劳动关系的现状与问题。结果表明,共享经济平台就业呈现出低门槛、高灵活性、去劳动关系化的特点。共享经济平台为劳动者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和新的工作模式,在帮助劳动者提升收入水平的同时,劳动者可以较为自由地安排工作时间。但同时,共享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劳动关系秩序产生了巨大挑战。传统劳动法律体系不适应共享经济的发展,劳动者与共享经济平台的法律关系不明确,平台从业者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灵活就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就业形式吸引了各个年龄的劳动者,同时随着"80后"和"90后"新生代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代际差异以及带来的管理问题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领域。利用微工网兼职平台灵活就业人员抽样调查数据资料,分析了代际差异对劳动者就业选择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代效应和年龄效应对于灵活就业劳动者的就业选择有着显著影响。"90后"的灵活就业劳动者更关注灵活就业中的时间自由与个人的发展;"80后"和"70后"的灵活就业则更加关注工作本身的回报,同时更愿意继续从事灵活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