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理性看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后悔权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斌 《法制与社会》2010,(23):33-34
实施了1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即将迎来颁布后的第一次重大修改,消费者后悔权制度的建立就是其中比较受关注和有争议的一项内容。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消费者后悔权制度虽然与合同精神有一定的抵触之处,但在消费领域对合同自由及意思自治原则进行一定的限制,能更好地保护目前中国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后悔权制度应该逐步推进,在考虑国情的情况下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消费者后悔权制度设计要严密,要平衡买卖双方的利益,不能被滥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广辉 《河北法学》2008,26(1):87-89
我国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变迁和创新的一种制度安排。"潜在利润"是制度变迁的内在原因,制度"企业家"、政府部门、消费者组织等是推动制度变迁的重要力量,从以政府为主维权向支持消费者投诉的转化应成为制度变迁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澳门消费者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行政当局保护消费者的责任、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以及消费者保护机制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内地消费者保护制度作了相应的比较,对两者的相互借鉴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消费者所面对的消费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将冷静期制度引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中也成为了新时期有效维护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的重要保障。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国外消费者冷静期制度安排的经验分析与总结,探讨了消费者冷静期制度建立的需求与原则,并分类给出了该项制度构建的内容建议。  相似文献   

5.
曾威 《法商研究》2023,(4):101-114
网络金融的兴起改变了原有的金融商品和服务消费环境,使得消费者更容易产生认知偏差;此外,网络金融消费的方便与快捷还会刺激消费者认知偏差的进一步放大,导致其做出非理性决策。在逐利性驱使下,网络金融机构对消费者认知偏差的利用会在无形之中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然而,现有金融信息披露、金融营销宣传监管、金融消费者教育等制度却无法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应对。科技融合金融的创新远快于自然人心智的进化速度,因此消费者保护制度需要进行回应性调整。一方面,要根据消费者心理认知特点建立网络金融产品标记制度,对金融产品属性进行标明以帮助消费者高效识别;另一方面,要通过明确网络金融机构的消费者教育义务与建立依托消费场景的教育机制来完善金融消费者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公益诉讼首次进入民诉法,为更好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我国消费者公益诉讼也应随之完善。本文皆在探讨现行法律规定中消费者公益诉讼存在的空白,并提出构建完整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徐瑛  侯坤 《法制与社会》2012,(16):47-48
由于消费争议行政调解中的行政性,直接表现为行政调解过程中调解人作为工商管理机构对于经营者有一定的约束能力。所以在效力上,消费争议的行政处罚效力和效果都大于普通的调解。但是行政调解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这点来说行政调解与一般的消费者协会的调解并无区别。行政调解书仅仅作为一个合同意义的存在,如果当事人对消费争议的行政调解进行反悔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对争议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8.
刘梅繁  张永昌 《法制与社会》2011,(30):173+177-173,177
消费者的权利是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的核心,由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台时间已经较长,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消费者”概念不清,行政保护制度与措施的不足,诉讼程序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殷璇 《法制与社会》2012,(15):98-99
金融发展的今天,放松金融管制和市场化的金融制度改革必然促进个人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参与金融活动,而该领域金融消费者受害问题正日益突出,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银行作为与金融消费者联系最为密切的金融机构,在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上有重要地位,而现今银行业金融保护的制度构建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相关的比较法考察,对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的制度构建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起步较晚,实践中存在大量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冷静期制度的规定,结合我国立法现状,阐明消费者冷静期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建立消费者冷静期制度提出了立法建议,以期能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发展和完善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谢甜甜 《法学论坛》2015,(2):138-144
作为先进的法律制度,公益诉讼制度被各国接受并不断完善。针对我国消费者面临的跨国公司"双重标准"、隐性消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以及消费者人数多、群体化的属性,应尽快构建我国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弥补市场监管之不足,约束经营者的不法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   

12.
我国2009年2月28日新颁布的《保险法》重在对保险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尤其体现在对保险合同制度有关内容的修订,包括对保险合同缔约制度的完善,规范保险合同的内容及格式条款,强化保险合同履行中保险人的义务,完善保险合同的转让、变更和终止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近期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引发了学界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密切关注。然而,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却面临着诸多的困境。显然,构建相对完备的互联网账户安全保障制度、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制度及互联网金融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机制等正是克服这些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网络购物迅速兴起,并且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但由于网络购物缺少法律的规范,以及采用电子方式所具有的非面对面性,使得目前网络购物安全问题堪忧,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维护.本文通过对网络购物过程中存在的危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进行分析,寻求促进网络交易安全的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15.
“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绝大部分国家的商标法都规定了商标权人使用商标的义务以及不使用撤销制度,然而商标使用义务中"使用"一词含义不甚明确,常导致分歧。"使用"含义的不确定和模糊性在一波三折的澳大利亚Barefoot案中得以充分体现。该案也体现了对商标"使用"含义传统理解的重大突破:一般认为"使用"必须是商标权人或经其授权、同意情况下的使用,但该案最终判决却认定不被商标权人控制或知情的他人使用也构成使用。这一突破及其背后的法理值得我们深思,并应引起我国司法实务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期出台了《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草案)》,相对以往的法律规范而言,此条例有了较大的进步。本文在对产品召回制度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该草案的亮点与不足,并以消费者保护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完善现行产品召回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消费潜规则的日益横行,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规制消费潜规则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不利于消费者维权,对此应进一步完善该法,铲除消费潜规则存在的"土壤"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制度规范人们的经济活动,我国应当借鉴英美在保护信用消费者隐私权方面积累的经验。结合我国现状构建信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框架和具体制度。我国信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框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立法保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当通过修改现行相关法律和制定新法的双向途径来建立并完善信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9.
程萍 《经济与法》2003,(12):139-141
现在的短信越来越红火,据最新统计,去年中国短信量达到900亿条,然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各种消费陷阱以及短信的滥发侵害消费者的利益,让人简直防不胜防。  相似文献   

20.
张芳芳 《政法学刊》2009,26(3):79-83
目前,我国严重损害消费者公益事件时有发生,但消费者公益得到司法救济的情况极少。其主要原因在于,现行诉讼制度设计不合理,司法救济渠道不通畅。我国消费者公益诉讼救济存在制度障碍和司法不利因素,应完善我国消费者公益司法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