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黄大慧 《人民论坛》2020,(4):118-121
东亚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建设符合东亚各国的利益。尽管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与进展,但已经取得进展的贸易投资合作和金融货币合作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仍然面临机制和制度化建设明显没有赶上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发展与需求,加强机制整合是推进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2.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要通过教育引导、激励担当、党建引领,调动多元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平衡秩序与活力,释放共富动能,构建人人尽责的共同体;强调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推进全体人民精神和物质层面协同发展的共同富裕,构建人人共享的共同体。在新发展阶段,只有不断增强“人人”的履责意识、激活“人人”的尽责动力、提高“人人”的履责能力,才能更好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同责共享融合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持续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时代,学术研究的空间区隔逐渐被打通,学术资源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知识生产的过程和生产主体打破了在国家内部封闭循环的格局.东亚文化具有相异于西方文化的特殊智慧和价值体系,东亚人类学家有义务也有责任通过学术共同体探讨与发掘东亚文化中蕴含的学术资源,建构具有东亚特色的发现、解释与应答社会文化问题的学术范式.东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与社会联系的增强为东亚人类学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社会基础,东亚共同体的提出与推进为东亚人类学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制度的依据,东亚国家之间的教育和学术交流为东亚人类学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人才基础和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民族实体,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保证。长久以来,聚居于贵州省的各民族共同开发着共有的家园,书写着多彩贵州以及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多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赓续着热爱祖国的红色血脉,对维护祖国西南地区的稳定与国家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历史维度梳理和分析贵州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具体实践,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土社会治理的内生性需求与国家政策的外部性导向为乡贤回归乡村、参与乡村建设提供了可能空间,对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独特作用。如何理解和解释乡贤参与乡村建设,激活乡村共同体背后的机制逻辑成为当前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基于现实案例,从治理共同体激活、经济共同体复兴与文化共同体唤醒三个维度深度解析包含情感治理、资源整合与文化培育等行动策略在内的振兴机制,并将乡贤视为行动者网络的核心行动者,从问题聚焦、利益捆绑、征召与动员以及异议消除五个层面探讨乡贤兴村的内在逻辑。行动者网络的建立与运行是乡贤兴村的关键逻辑,而加强乡贤文化培育、加强政府资源支持和建构有效的“异议”消除机制是未来推进乡贤参与乡村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武汉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的战略思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应从社会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三个层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小循环”层面,以制造业为重点和先导,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量,实现污染物产生量的最小化;在“中循环”层面,推进东西湖、青山等产业园区建设生态产业园区,促使工业和农业产业体系向三级生态系统转换;在“大循环”层面,重点建设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和废弃资源综合处理系统,推进一、二、三产业间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逐步建立起循环经济型城市。  相似文献   

7.
多元教研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和重要的专业推动力量。构建多元教研共同体,要以推进一体化建设为引领,夯实基层教研共同体组织;以构建进阶性目标为导向,重塑教研共同体发展愿景;以完善“大思政”课程为延伸,助力教研共同体内核建设。多元教研共同体构建与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建立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有机整体,凝聚、形成、增进立德树人的“集体合力”的实践追求具有耦合性。  相似文献   

8.
警务共同体建设是"警务广场"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公安工作的力量源泉。警务共同体是共同体化与社会化的融合,要立足落实民意,解决具体的问题,要致力于唤醒社会各界群防群治、群策群力的意识,要致力于实现责任的归位,要致力于推动公安工作转型升级。可以运用"连横合纵"策略,从维稳、防控、管理等多领域入手,分层面进一步推进警务共同体建设,巩固社会稳定、治安平稳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9.
高士华 《前沿》2010,(23):F0002-F0002
中国,不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而且也是整个东亚文明的发祥地。 中华文明的曙光,跨过高山,超过大海,普照了东亚大地,催生了一个包括多个亚文明的文化共同体——东亚文明。  相似文献   

10.
推动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现实路径可以从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价值观层面来展开。在物质层面,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坚持"软硬结合",并努力引入高新技术支持;在制度层面,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可以从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主导地位的保障机制、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绩效评估机制及需求反馈机制三个方面来推进;在价值观层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进程必须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入手,切实转变公共文化服务态度,进一步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意识,努力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历史中始终把纪律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党的纪律文化就是在推进纪律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由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创造出的全部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包含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和执行层面三个不同层次。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从严治党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从精神、制度、行为等多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培育"不想违反""不能违反""不敢违反"的党内纪律文化。  相似文献   

12.
伦理首先应当是社会学意义的,而非哲学意义的。所以,研究伦理问题必须要关注社会所提供的相应条件。这些条件大致应当包括:(1)一个稳固的社会共同体;(2)一套为社会共同体成员所普遍且必须遵守的规范;(3)为落实共同体的规范而牢固建立于基层的教育。对此,有两个十分经典的例证:犹太社会的宗教伦理系统和中国宋以后社会的宗族伦理系统。前者由此提供了西亚和欧洲的伦理模式;后者则提供了东亚的伦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诉源治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之一,是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使各族人民群众之间关系和谐、和平共处、团结协作,其本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相耦合。黔东南州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推进诉源治理的特色是深度融入民族元素,现全州法院新收案件总数减幅较大,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成效显著,从中获得的启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推进诉源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动力源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保证;深度融入地方民族元素是重要举措;预防矛盾纠纷发生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4.
张颖 《岭南学刊》2012,(6):77-82
当代地方自治理念兴起,单一制国家推行地方分权自治的改革过程中,地方社会共同体独特的治理诉愿不断通过地方政权的特殊化发展获得表达,这种特殊化不断打破着单一制国家地方政权整齐划一的理论预设。从独立诉愿出发,地方社会共同体的差异化发展将持续推动着单一制国家地方政权的特殊化发展,但要改变单一制国家在这种客观发展趋势面前的被动局面,就要进行国家纵向权力配置原理的理论反思,推进权力结构在根本法层面的深度变革。  相似文献   

15.
刘菁 《前沿》2008,(3):139-141
“安全复合体理论”是著名安全研究专家、“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瑞·布赞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地区安全复合体是指:地理上接近的国家在安全事务上形成相互依存,于是各国在确定自己的安全利益时不能抛开其他国家,在制定本国的安全战略和安全政策时不得不对地区层面的因素有所考虑,在这种状况下,各国在互动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具有地区特征的安全联系。根据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地区安全合作是一个以安全复合体为起点,经由安全体制到安全共同体的渐次发展的过程。东亚安全合作经过军事同盟、合作安全机制后,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有希望形成一种多元型安全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社区共同体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关键步骤。以往研究聚焦从文化、地域、伦理、情感和利益等单一层面阐释乡村社区共同体建设,难以为当前乡村社会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乡村空心化、个体价值观念差异化等现实困境寻找出路。因此,应从生活视角来研究乡村社区共同体建设问题:在价值理念上,乡村社区共同体并非单一分散的共同体叙事,而是一个涵盖主体性的人、并以生活为目的的乡村社区共同体的诠释单元;在实践内容上,生活的实现是通过制度和空间两个要素,以此达成与乡村社区生产、生活、生态和治理四个维度的联结。生活视角下的乡村社区共同体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空间、制度和生活要素间并非彼此独立,而是协调统一、动态平衡的,从而达成系统秩序的统领性与共同体意义上的有机团结。  相似文献   

17.
东亚文化格局:演变与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文化在历史上是近似的文化共同体,近代以来文化体系的差异最终导致文化格局的变迁,各自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历史从来都是现实生活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站在全球化的高度,保护、修补东亚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巩固提高我们的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宣言》中的文化思想,在新语境中以其先进性和科学性引领民族文化发生着角色转变:由民族的走向世界的,实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在后疫情时代,宏观层面的文化政策、精神层面的文艺成果和物质层面的文化产品,所指向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发展,其理论脉络的走向为:一是在价值阐释上,重申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和现实价值,顺应文化全球化的思潮,构建文化层面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在精神层面上,通过民族文艺的内省,激活文化的民族性功能,进而向文化的世界性靠拢;三是在物质层面上,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民族文化的经济效益转化,以回应文化世界性的物质诉求。  相似文献   

19.
早在2011年1月,日本奈良第三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上,三方提出评选“东亚文化之都”倡议。根据行动计划,中日韩三国于2013年全面启动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各国选出一座城市共同当选2014年“东亚文化之都”。这是亚洲首次也是最高规格的…‘场区域文化评选交流活动,各国仅选出一个能够代表本国文化的城市。评选综合考核每个城市的文化综合性情况,是对参选城市历史文化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对外文化交流、城市文化建设、城市软硬件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各个层面的综合性评价。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本体话语体系、“人与自然是利益共同体”的生态价值话语体系和“人与自然是发展共同体”的生态实践话语体系揭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内涵要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话语体系深刻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坚持生态为民的价值取向、推进绿色发展的实践方向、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指向,有利于为传统现代化的生态转型提供话语指导、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话语助力,从而进一步在驳斥西方话语霸权中赢得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