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25条兼采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有关规定,从基本标准和约束性条件两个方面来规定根本违约制度,并将根本违约划分为预期根本违约、拒绝履行或履行不能、迟延履行和不适当履行等四种情形。《公约》对根本违约所规定的"约束性条件"并不排斥对违约后果严重性的要求,条款用语具有合理性,成功地兼顾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合同法定解除制度是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合同一旦被解除就发生相应的法律效力,对此国际法律文本和我国合同法都作出相应的规定,但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国际法律文本中的有关规定,以及结合我国合同法的具体规定,对我国合同法定解除的法律效力条款进行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3.
沈虹 《岭南学刊》2011,(3):75-79
越来越多的国内事项进入国际投资法领域。在投资者——国家之间的投资仲裁中,仲裁庭适用国内法并运用国际法来审核国内法,在解释投资条约时却因顾东道国国内法而全部适用国际条约的解释规则,导致不公平与荒谬。在坚持国际投资条约限制东道国不合理行为的同时,也应该确保东道国对外国投资管辖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张淑钿 《前沿》2005,(3):130-136
国际诉讼竞合是国际民商事诉讼中常见的现象。对其的解决主要依靠各国的国内法规定。本文详细分析了各国解决国际诉讼竞合的各种国内立法和重要判例, 提出了主要采用的四种国内法机制,并对这四种机制运用中的特点和缺陷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5.
6.
法律观念是某一时期人们对法律的认知、态度以及理念。宋代人的法律观念无论从普通百姓还是士大夫甚至到最高统治者都与以往不同,人们知法、讲法、用法,造就了宋代别样的法制,达到中国历史上法制的顶峰。就此现象,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是根本原因,国家政策的适时调整也起到重要作用,此外统治者重视、民众思想观念转变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论ECFA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乐 《岭南学刊》2011,(2):86-90
从中国的国家历史和主权角度以及从现有的法律制度出发,并对比CEPA,可知ECFA在两岸均为法律,其性质为国内法。因此,两岸共为中国主权的内容,中国的主权也需要两岸的平等参与,ECFA正是作为政治和经济的适配手段起到提高台湾对中国的国家认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先发制人”自卫论作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形成于布什。国际社会对其基本上是反对的。从法律角度看没有联合国的授权,先发制人的自卫虽然符合美国国内法但不符合国际法。  相似文献   

9.
立案调解,作为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法院处理纠纷的方式,在全国各地、各级法院的审判实务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它不仅有效地把很多争议解决在了审判程序之外,降低了法院的收案数量,有效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而且对于缓解当事人之间的激烈对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真正做到"息诉服判"、"案结事了"。然而,随着立案调解实践的发展,它的一个附加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即立案调解可以促进审判效率的提高。通过某法庭在实行立案调解程序前后各项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从实证角度可揭示出立案调解对审判效率的影响;立案调解能够促进审判效率提高的原因在于立案调解的四个附加功能的角度,即诉前送达程序、繁简分流功能、心理疏导功能、庭前准备功能。在立法中应对立案调解进行必要的确认和规制,以保证其运行的合法性,更好地发挥其功效,促进审判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国内学界对中世纪欧洲罗马法继受的性质讨论不够充分,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近代萨维尼等主张,德意志与罗马法的关系是内生的继承关系,是特定政治环境下的一种价值陈述而非事实陈述的结果,继承论的支持者忽略了罗马人与日耳曼人是不同的民族、罗马法的影响在日耳曼统治区消失整整6个世纪等基本事实.罗马法继受性质的正本清源,对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婧仪 《前沿》2011,(2):25-28
把世界看做是一个多元化的、有时候是相互竞争的世界,国际间的经济和文化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律层面的一些动态。因此,观察世界各国法律发展的交流模式,需要寻求一个关于世界法律的思维框架。"渗透的文化"这样的思维方式,强调了法律在塑造全球秩序中的作用,解释了各主体间彼此适应中被同化的过程,主张平等主体间和平的民主交互方式,符合建构一个多元文化、相互影响促进的全球秩序的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12.
13.
人类文明的发展证明,维持社会秩序的权力本身也需要秩序,而宪法则是维持权力秩序的根本,宪政秩序就是权力秩序.我国宪法文本中所规定权力秩序尚不能完全符合宪政精神,但自改革开放30年以来,它正试图走出政治权力与法律权力的分、合两难困境,开始走向渗透性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14.
论音乐教育与德育渗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处于首要地位。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的德育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音乐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受、美的鉴赏、美的创造的能力。它能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生活、学习情趣,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激动,思想上引起共鸣,使其逐渐变得健康、高尚,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5.
曹晓静 《前沿》2012,(21):156-15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依托手持式学习设备、移动互联技术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移动学习和移动教育为实现人类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诸多移动学习终端设备,小巧、轻便,具有文本显示、声音和音乐播放、图画和动画展示等功能,可以播放网络上下载的各个学科的教学资源,为在多媒体移动学习环境下开展学习及课外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些设备在方寸之间尽显丰富的多媒体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自主学习、移动学习的需要.同时,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介入了学习过程,对学习行为和绩效必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证据法律模式理论的研究和论证,在我国还处于萌芽阶段,几近空白.对这一新的证据理论的研究,既需要法哲学的指导与启迪,充分运用"法律模式论"的理论,又需要对诉讼模式和证据法律模式的关系的正确把握,同时,亦需要对各国证据法律模式进行充分的认识与深入的比较.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与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及实证分析的方法,剖析了英美法系国家证据法律模式和大陆法系国家证据法律模式的结构特点,以证据法律模式与诉讼模式的互动关系为基础,首次提出了证据法律模式的双重含义理论.即证据法律模式应包括宏观模式和微观模式这两层含义,证据法律的宏观模式与其诉讼模式相一致;而证据法律的微观模式则是指抽象意义上的证据法的结构样式和证据法的各个结构要素的相互关系.以此为出发点,将大陆法系国家的证据法律模式界定为宏观上的现代职权制模式和微观上的"原则-制度-程序--规则-概念"模式;而将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法律模式界定为宏观上的对抗制模式和微观上的"规则-概念"模式.以此为基础,通过对我国现行证据法律的分析和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目前证据法的模式,从宏观上看,应属中国式的时抗制模式;而从微观上看.则属"原则-制度-规则-科技-概念"模式.无疑,证据法律模式理论作为一种新的证据理论,对我国统一证据法的制定和理解及适用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伟静  郭华伟 《人民论坛》2011,(11):104-105
良法从本质上包括实质良善与形式良善两个维度,推动社会不断发展,与人权问题关系密切。法律价值是多种多样的,自由、正义、秩序是基于良法视角下的法律制度的三个最基本的价值。当前的法律价值有一个基本倾向,就是许多法律规范首先是以实用性、以获得最大效益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8.
刘高勇 《理论月刊》2008,(3):118-120
法律被一个社会所信仰的关键前提之一,在于它必须是一个民族传统的某种形式的延续.从这个角度看,自汉代初年的"引礼入律"就是将中国古代社会久远的传统注入到法家建构的法律体系之中,并统摄在儒家思想的灵魂之下,由此使法家的法律体系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儒家思想所具有的宗教及世俗的双重特征,官方意识形态的权威地位,自上而下的实践表达,使这种信仰极易为民众所接受,并持续近二千年之久.近代以来,对中国传统的人为割裂,是今日中国社会法律信仰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建设法治社会必须面对与反思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良法从本质上包括实质良善与形式良善两个维度,推动社会不断发展,与人权问题关系密切。法律价值是多种多样的,自由、正义、秩序是基于良法视角下的法律制度的三个最基本的价值。当前的法律价值有一个基本倾向,就是许多法律规范首先是以实用性、以获得最大效益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20.
回顾有关法律移植问题的研究,绝大多数论者试图努力建构一种移植法律时候的可行路径.然而,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却是大量的法律已经移植到本土并正充斥着社会建构的各个领域.因此,如何直面这些移植来的法律,如何对其作出合理的评价成为目前需要引起重视的重要问题.应该从法律实践的层面上积极地对移植法律在本土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完善法律制度建构.以中国艾滋病法律政策为例,借鉴医学人类学疾病研究中关于疾病的社会和象征方面的研究取向,强调从生活实践中进行诊断.通过社会接纳度、大众理念认知水平、本土现有制度环境等多方面来具体分析此项制度在目前中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以对其所存在的问题(病症)和问题发生的根源(诊断)作出初步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