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官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魂。在古代社会,治理国家和天下被看作是最重要的职业,所以,“官德”也被看作最重要的道德。一个社会官德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民众的祸福。因此,官德也就成了传统文化中闪耀着先哲深睿智慧,包含着往昔成败经验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古为今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官德,并与时俱进,加强当前的官德建设,使以德治国方略更有效地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2.
论官德     
郭永平 《今日浙江》2012,(18):44-44
为官之道,德在其首、“官德”不仅是检验领导干部素质高低的“试金石”,更是党风政风的“风向标”,是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导向仪”。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加强“官德”修养,时时刻刻以德修身、以德立信、以德立威、以德服众。  相似文献   

3.
在贯彻以德治国方略中,“官德”处于领先地位 ,它是整个社会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中的关键 ,它直接影响民德 ,关系到国家性质、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保证。因此 ,各级领导要树“官德”加强道德修养 ,自觉的立德、养德、扬德 ,做好人民公仆。  相似文献   

4.
近日,我国首部以“官德”为主题的《中国古今官德研究》丛书面世,该丛书列举了大量的古代格言和案例,又根据社会形态之差别,厘清了古代官德和现代官德的概念。此外,丛书还将贪官分为:贪渎、权奸、酷吏几大类。据悉,这套丛书将成为我国官员反腐倡廉教材的读本。  相似文献   

5.
官德建设论     
张卫国 《新东方》2002,11(5):40-41
为官者在组织中处于关键地位,官德在道德结构中最为重要。官德差,对社会危害大;官德好,人民就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因此,“以德治国”必先“以德治官”。加强官德建设是促进党风、民风、学风、作风等根本好转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官德问题直接影响着民心向背,从人性角度探讨官德建设的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性思考体现了官德建设的本质诉求。人性视阈下的官德建设,要以对人性的真实理解为前提,尊重道德主体"个性、集团性和共性的统一",运用"尊人性"的方法手段,对官员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道德行为等进行培养、塑造和评估。启发官员的道德意识、净化官德的生成环境、上行下效、因材施教、完善官德考评体系等等,是人性视阈下官德建设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7.
林海平 《前沿》2004,(12):188-189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 ,重视和加强官德建设尤为重要。因为 ,官员的道德行为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 ,关系到能否公正履行社会职责 ;关系到党如何保持先进性和在中国社会主义的领导地位。因此 ,在新的历史时期 ,加强官德建设要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8.
重塑官德     
李培科 《创造》2002,(1):29-29
古今中外任何国家的治理都是法制和德治两手兼用,所不同的只是因为时代局限和阶级观点的不同,而有不同标准的法和德。因而法治、德治的方式、强度和效果都有很大差别。中国古代的儒家强调主张“德治”而否定法的作用,法家则强调法治,但实际上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是在实行人治的前提下,法治、德治两手并用。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要搞好以德治国的工作,必须加强治国者即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为官重德”,认为治国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为官者的道德水平。以德治国,是通过以德治省、以…  相似文献   

9.
国家机器运转的中坚力量就是官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就是官员的道德建设.作为官员道德核心的官德,其水准的高低影响和决定着国家政权的稳定、执政党执政的能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道德的方向等重要方面,因此,官德建设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也谈官德     
《新东方》2015,(5)
加强新时期领导干部官德建设,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官德建设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官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将权力主体的道德自律与制度他律有机结合、内外兼修,通过学习实践和教育培训提升领导干部内在素质,通过制度完善、法制建设和监督机制强化领导干部的外在约束,才能真正实现官德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三言两语     
赵雪峰 《当代广西》2012,(16):60-60
好官、坏官,衡量标准不过良心二字。凭着良心为官,好官也;昧着良心为官,坏官也。——我国首部以“官德”为主题的《中国古今官德研究》丛书日前面世,书中将“贪官”分为三类:贪渎、权奸、酷吏  相似文献   

12.
从政重德,是我国政治文明的一大传统。自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历经各代贤哲们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官员职业道德和“官德”文化,这对于中国古代传统的官僚君主制度的有效运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一定会传承。所以对我国古代官德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对当今我国的政治现代化,对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道德底线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积极探索在青年官员官德建设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应主要包括: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强化人民利益首位规制教育;加强官员的事业观教育,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注重群众史观教育,提高官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坚持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定官员的理想信念;推进“四德”修养教育,全面提升官员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4.
高立 《长白学刊》2002,(6):20-21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道德观念和品质。比如,做“官”的应遵循“官德”,行医的应遵循“医德”,经商的应遵循“商德”,从教的应遵循“师德”,等等。职业道德建设对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丽红  伍妍 《湖湘论坛》2003,16(2):18-18
在实施“以德治国”方略过程中 ,应当准确把握官德建设优先于民德建设、制度道德优先于个人道德、道德他律优先于道德自律三个基本原则。一、官德建设优先于民德建设“以德治国”的首要问题是主体问题 ,就是“谁以德治国的问题”。它的主体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作为当政者的由上而下管理国家各级政府事务的官员 ,一是广大的普通公民。以德治国必须从这两个主体着手 ,尤其重要的当属官德问题 ,官员的道德修养是国治邦安的前提。中国传统儒家德治理论历来主张以德化民 ,强调为政者应具有优良道德品质。孔子认为“政者 ,正也 ,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  相似文献   

16.
“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原则。无数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德与才,德居首位,德为才之帅;有才无德,“才”亦可能误入歧途,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出在“德”上。如何考察评价干部的“德”,是一个重要而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世纪行》2012,(5):13-13
1、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首先从领导干部道德建设人手。一名好干部首先必须是一位好公民。领导干部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一方社会风气的好坏,官德建设是社会公德建设的核心。子日:“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和政府角色的特殊性,决定政府在公德建设中应该成为表率。《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强调“注重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指出“为确保执政党和政府有公信力,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所谓官德是指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领导干部严格遵守为官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就不会伸出贪污受贿的罪恶之手,也不会堕入违法乱纪的不归之路。所以,官德建设是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一条重要的道德防线。我们在为一些领导干部腐化变质而痛心,为他们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给党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而愤慨的同时,必须抓好官德建设,筑牢这条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  相似文献   

19.
孟永华 《新东方》2007,(3):17-1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强调,要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笔者以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把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官德”良则“官  相似文献   

20.
李瑞芳 《前沿》2007,3(9):129-13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了官德以新的时代内涵。本文从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官德的内容入手,论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官德内涵一致、背景相同以及要加强官德建设,领导干部必须要首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