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统计测度理论及社会政治理论分析,在公众评价政府工作中宜采用五级对称标度设计,而不宜采用连续区间标度法、赋值记分法、7级及以上标度及不平衡选项。公众评价政府是连续有机的过程,其系统性决定了作为环节之一的标度设计应采用的方法。群众满意度测评方案设计应以实用、科学、可操作为原则。  相似文献   

2.
随着上世纪70年代末“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英国作为行政改革的先行者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价的经验,先后经历了从以最佳价值绩效指标为基础的“综合绩效评价”到后期以国家指标体系为基础的“综合区域评价”的模式变迁,而其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其评价的重要板块也在此框架下经历了不断的完善与重塑。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在政府绩效管理改革中借鉴和吸收了不少国外先进经验,但根植于不同的行政文化与传统,此种学习与移植中的观念曲解、制度异构和行为偏移也使得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探索呈现出迥异于英国的本土特征。相较于英国实践对于评价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兼顾,我国评价探索的政府本位、目标导向和供给(过程)偏好则使得评价应然的平衡走向了对于工具理性的过度倚重,应需以价值理性实现再平衡,真正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发挥应有的“工具-价值”双导效应。  相似文献   

3.
评价指标是政府绩效评价的关键要素。咨询专家的选择、初始指标集的确定和咨询问卷的拟订以及进行多轮征询和数据处理是应用德尔菲法构建政府绩效指标体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应用德尔菲法构建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方法,如以乡镇政府为例,选取50位专家进行三轮征询,获得由37个指标构成的乡镇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政府绩效评价(或类似于绩效评价)活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法治政府绩效评价是绩效导向的法治政府评价,旨在追求政府法治建设的公信力,而评价指标体系是其中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境)外代表性法治指数评价内容及国内地方法治政府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以法律价值、法制功能与法治实践为内容纲领,采用层次分析法并经专家咨询论证,构建了包含法制建设、过程保障、目标实现、法治成本与公众满意五个维度共37项指标的法治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法治政府与绩效评价的内在要求,从法治政府评价向法治政府绩效评价过渡具有客观必然性,因为后者作为一种民主文化的技术工具,兼有了评价的技术功能与民主、法治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5.
政府组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管理和绩效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通过描述战略、衡量战略和管理战略,将组织的战略管理和绩效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根据平衡计分卡的基本理念,结合政府组织的主要特点,探讨了政府组织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模式,梳理了平衡计分卡在政府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思路,并指出了在准备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平衡计分卡理念对构建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平衡计分卡用于绩效评价所体现的丰富内涵和战略理念及在公共管理领域应用特点,并从平衡计分卡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所存在的种种问题,阐述了平衡计分卡理念对我国实施和谐社会战略的内在契合性,对构建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绩效评价的具体做法中,评价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评价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评价项目的选择和权数的确定,绩效评价与行政问责的关系,是带有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绩效评价的成效,成为直接阻碍绩效评价推广的难题。天津市东丽区开展政府行政评价活动三年来,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索,其具体做法对于构建适宜中国特有国情的政府行政评价体系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现状、趋势与指标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绩效评价是企业进行自我控制、实现目标管理的内部管理机制,是一种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目前国内主要是推广杜邦财务评价法、经济增加值评价法、平衡记分卡评价法等,并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绩效目标从一元向二元发展.评价手段从直接采用财政部绩效评价体系向借鉴国际先进评价体系发展.评价理念从直接向国外学习到融合不同企业文化方向发展.这说明国际化经营已成为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行业协会所具备的五大基本特征、探讨特质理论带来的五大启示、剖析政府政策导向的暗示、审视系统理论与全过程评价理论要求的基础上,构建行业协会绩效评价“五维度”模型。然后对行业协会“五维度”绩效现状进行剖析,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而实践教学改革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遗憾的是,现在我国教育管理有关部门只注重评价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的改革与实践,而缺乏对实践教学管理绩效的审视与评价。本文在吸收平衡计分法的平衡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对实践教学投入和产出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适合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