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民党错过收回香港的机会1941年12月,香港被日本占领。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在东京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按照天皇的训令,所有的日本军队,都应就地向盟军所属的战区将领投降。中国战区盟军最高司令是蒋介石,他完全有责任派出军队赴港接受日军的投降。...  相似文献   

2.
<正>冤有头,债有主。上世纪30至4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是造就和支撑军国主义的天皇、政府、军队和财阀等主要势力形成合力的恶果。他们对中国、亚洲和世界人民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对侵略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罪责。日本天皇从明治维新到二战期间,权力达到巅峰。裕仁天皇在位时指挥策划日本相继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是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日本政府即内阁在侵略战争期间,扮演着军国主义意志代表的角色,直接策划了侵略战争战略,推动了战  相似文献   

3.
一、战后日本国会性质的变化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国会并没有实质的权力。战前的日本宪法规定,"天皇是国家的元首",总揽统治权,在天皇之下设立议会。因此,国家的一切大权都掌握在天皇手中,帝国议会只是天皇的"协赞机关",帝国议会通过的法律、条约等,必须经过由元老、重臣组成的天皇咨询机构枢密院审议,并经天皇批准后,才能成立。内阁也只对天皇负责,不对帝国议会负责。显然,议会并没有真正的立法权,也没有其他实质的权力。战后的日本国会,是根据1947年5月30日正式实施的《日本国宪法》建立的,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新宪法规定,天皇只是日本的"国  相似文献   

4.
二战结束后,盟国在日本的东京,中国的南京、上海、广州,菲律宾的马尼拉,苏联的伯力等地分别设立了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一些罪大恶极的战犯被判处死刑,还有一些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非常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也有一部分罪行累累的日本“顶级”战犯逃脱了历史正义的审判。未被列入战犯名单或被宣布无罪释放的:日本天皇裕仁、侵华日军中国派遗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天皇裕仁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是日本军队的最高统帅,是日本所有侵略战争的罪恶之源!不论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还是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对中国长达…  相似文献   

5.
《春秋》1995,(4)
在日本历史上反差最大的昭和时代(一九二六—一九八八年)结束了。这是一个血腥与和平相连接的时代,一个从继承侵略扩张衣钵、荼毒亚洲、发动太平洋战争到可耻惨败,最终接受和平与走向经济腾飞的时代。因此,这个时代留给历史的经验教训是深刻而值得人们认真思索的。本文拟就日本天皇裕仁在法律上的战争责任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从日本帝国宪法规定看天皇裕仁的战争责任诚如历史所证实的:明治以来,天皇在日本帝国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法律地位是不容争议,也是无可争议的。而这种权力和法律地位是通过《大日本帝国宪法》(明治宪法)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6.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步入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识大体、顾大局,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没有与天皇进行殊死搏斗的想法和行动,所以日本社会的转型没有引发大的社会动荡.新旧政权的交替基本上是和平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明治时代,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宪政制度的意识是日本精英的主流意识,存在宫中集体的"专制君主"与政府的"立宪君主"之间的对立,"立宪君主"占上风。近代日本建立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宪政制度,把天皇塑造为近代国家的象征,通过向民众灌输"忠君爱国"意识,培育出国家的奉献者,这一社会形态在日本迅速发展为世界强国的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也导致国民易于盲目服从,当国家出现方向性决策失误时,民众疯狂地为天皇所代表的国家献身,最终结局是国破家亡。  相似文献   

8.
王钦 《人民论坛》2012,(20):248-249
在世界历史上,王朝、王室的兴亡更替十分激烈。一个王室能够长时期地延续下来是极其罕见的。而日本的天皇制作为王室的典型代表,自建国以来延续至今,天皇对于日本国民来说更是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着眼于日本天皇制得以延续的原因,从天皇的象征性地位、日本的社会结构、日本人的精神构造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司马辽太郎的天皇观是其历史认识的起点和前提。他批判日本的战后马克思主义史学,流露出对天皇的敬意和积极拥护。他将天皇置于哲学上的虚空之位,因此无需承担法律以及政治上的任何责任,从而将战争责任推给参谋本部。司马辽太郎的天皇观与其对神道的认同、教育背景以及社会风潮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作者通过对天皇观的历时性考察,对近代天皇观建构过程中所遇到的民间的抵抗等问题进行了考析,阐明了近代转型期日本人的精神动态,提出了所谓近代天皇观是在幕末前后伪造出来的“传统”的结论。作者认为,幕末的内忧外患危机意识是近代天皇观形成的重要契机,“近代天皇制是在内外危机加重的情况下用来对应秩序崩溃的重建秩序的原理”,天皇观以及其权威性“属于广大民众的幻想过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日本公务员的工资调整及其程序柏良泽在日本,战前,官吏被认为是大皇的臣仆,并对天皇效忠,其薪俸是天皇赐予的奖赏。战后,官吏的概念被废除了,公务员被认为是全体国民的服务者。公务员作为国民一员,同样是以其劳动取得报酬。但是,由于公务员的性质不同于民间企业职...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5)
正李登辉在《余生》中表示,蒋经国看上他,是因为他有"日本人的特质",对工作有责任感、诚实做事、不说谎。真的如此吗?其实,李登辉完全没有武士道精神,也缺少日本文化中应有的忠诚,他一生都在背叛、欺骗。到了晚年,李登辉选择在日本而不是台湾的历史中留下定位。李登辉一生都不诚实,没有责任感。李登辉曾骄傲地说,他是用血书宣示加入日本皇军。他效忠过日本天皇,加入过共产党,后来又背叛同志,加入国民党,因缘际会担任台湾地区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在美军的占领下,根据《波茨坦公告》,进行了一系列民主化改革,制定了"和平宪法",确立了象征天皇制。战后日本虽转向象征天皇制,但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加之政府有意识的强化,而且日本精英保守阶层始终加强天皇的权威,所以天皇依然处于权威的顶端。这种权威被日本新民族主义视为不可替代的象征性存在,并且跟日本修宪等国内重大议程密切联系在一起,对日本政治、社会、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王正方 《台声》2006,(5):37-37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最近在福冈演讲时曾表示,台湾能有今日的高教育水平,受惠于日本殖民期推行的义务教育政策。而且有曾受过日本教育的台湾老年人,亲口告诉麻生,他们有多么怀念日本人的统治!如今在台湾受过日式教育的台湾人多数都是七旬以上的老人了,他们中有多少还在缅怀感念殖民统治,崇拜日本天皇,缺乏具体的统计数字佐证,但相信这种人不是没有,至于占多大的比例则很难说。麻生先生以个别老年台湾人的偏见得到台湾教育水平乃拜日本殖民统治之赐,未免过于武断,言辞之间也透露出帝国主义者的霸道和种族主义式的歧视,并且与事实相去甚远。1895…  相似文献   

15.
吴凯 《中州统战》2001,(9):18-19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56周年。56年前,日本天皇虽然向全世界宣告无条件投降,并且在投降书上签了字,但是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他们并没有从内心服输、认罪。在慰安妇问题上,在对待中国劳工赔偿问题上,在篡改历史教科书问题上,口是而心非。8月13日下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中国人民及亚洲近邻和日本国内各界人士的坚决反对,一意孤行,执意参拜供奉着二战日本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虽然小泉有意避开了“8·15”这个敏感日进行参拜,但其参拜的实质并没有丝毫改变,它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及亚洲各受害国人民的感情。 …  相似文献   

16.
黄幸 《台声》2011,(7):49-5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表投降诏书,宣布330万日军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这一天向全球发出的电文是:“最惨烈的死亡与毁灭的汇集,今天随着日本投降而告终。”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舰甲板上举行。  相似文献   

17.
盘点春天     
樱花缤纷,温家宝总理对日本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这是时隔7年中国总理对日本的首次访问,也是中日打破政治僵局之后的“融冰之旅”。在日本50多个小时近30场活动的旋风式访问中,温家宝会晤日本天皇、首相和各政党团体负责人,在日本国会发表情理交融的演讲,启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他还广泛接触日本民众,出席两国文化体育交流年开幕式,与普通农民一起栽西红柿苗,和日本大学生打棒球。  相似文献   

18.
代与代的差别代与代之间的不同特征,经常是通过给每一代以一个名称来描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本人的精神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致于造成了不同的新一代。这些代的名称有:战时的一代、战后的一代和没有战争经历的一代。每一个名称表示的是人们渡过青年时代的时期,这也有助于识识人他的态度和  相似文献   

19.
1883年8月8日,土肥原贤二出生在日本岗山的武士之家。他的父亲土肥原良永是日本陆军少佐。土肥原贤二自幼就受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熏陶和为天皇献身的教育。在土肥原贤二19岁时,他的父亲为了“让儿子继承父业”,把他送进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成为日本陆军  相似文献   

20.
日本公务员的任用与录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公务员制度 ,是依照战后日本国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定位 ,将公务员从过去的定位“天皇的官吏”(天皇的臣子 )转变为“全体的奉仕者”(为全体国民服务的人 )。在日本 ,凡是在政府机构和公共团体从事公务的职员均称“公务员”。日本政府于 1 947年 1 0月 2 1日公布《国家公务员法》草案 ,确定了日本公务员制度的各种根本标准 ,成为日本公务员制度的统一法规。 1 948年 ,日本政府又公布了《国家行政组织法》 ,明确政府各行政机关的关系以及职责权限。 1 95 0年又制定了《关于国家公务员职阶制的法律》 ,同时公布了《地方公务员法》 ,从而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